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将举行,目前,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尾声,黄帝“身高”长到了9米。记者还了解到,在百家姓广场的中华姓氏墙上,将刻3000个姓氏。
黄帝宝鼎移到百家姓广场 昨日,在黄帝故里改扩建施工现场,偌大的广场上原来的各种建筑早已拆除,地面瓷砖已基本铺设完毕,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虽然到处都在施工,但为保证民间拜祖活动照常进行,新郑市还是专门开辟了一条专用通道,以便人们能够到达黄帝祠拜祖。
走进新郑黄帝故里景区,刚进门,迎面就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黄帝宝鼎坛。“宝鼎是从拜祖大典的主会场上移过来的,因为要想使黄帝故里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公认的民族圣地,就必须解决好拜祖场地狭小的问题。将宝鼎移出来,是为了扩大主拜场的容纳量。”新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郑灏东说。
黄帝宝鼎坛上刻有百家姓,以姓氏渊源划分,黄帝宝鼎坛共分三层。 风姓是一个最古老的姓氏,因而刻在鼎坛最上层,共25个姓氏;鼎坛刻的是45个女系下传姓氏,也就是带有女字旁的姓氏;宋代排的百家姓刻在鼎坛下层。 郑灏东说,鼎坛上刻百家姓,是让所有来拜祖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祖先,寓意“落叶归根”。 黄帝宝鼎所处的广场是新扩建的“百姓广场”,也叫“中华姓氏广场”。 中华姓氏广场以百家姓为基础,以姓氏的文字版本和文化底蕴构筑成亚洲最大的姓氏广场。中华姓氏广场分两部分,除黄帝宝鼎外,另一部分就是中华姓氏墙。 据介绍,中国姓氏大概有2万个,但有文字可查的只有3000个,这3000个姓氏将刻在中华姓氏墙上,属国内首创。
由中华姓氏广场北行,原来的牌坊也进行了改造,新牌坊建成后具有河南特色。 再向北行,便是拜祖广场。广场中,整个改扩建工程最令人关注的黄帝像升高工程已结束,原高5.19米、重120多吨的黄帝像及基座,在10个起重能力达50吨的千斤顶的作用下,升高了3.81米,达到9米。 “黄帝像升高后,成了整个拜祖广场的最高点,市民无论站在广场的哪个角度,都要对黄帝仰视。”郑灏东说,黄帝故里景区修建完工后,由北到南将形成“天、地、人”浑然一体的文化旅游景观链条,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今年起每年都有明确主题 与往年不同,今年拜祖确认了活动主题词,共八个字:共拜祖先,同筑和谐。而且从今年开始,每年的拜祖大典都会提炼出一句主题词。主题词不同,凸显拜祖主题的变化。 今年的主题词中,“共拜祖先”是相对全球华人而言的,“共筑和谐”则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共拜祖先,同筑和谐”是力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方面有创新、有贡献,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今年拜祖大典依然按照去年全场肃立、敬献花篮、致拜祖文、进香、点燃圣火、礼乐歌舞、黄帝颂、水火交融等9项仪式进行。
今年,除继续邀请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嘉宾2000多人到主场参加拜祖外,在新建成的中华姓氏广场也将举行盛大的民拜活动。 届时在中华姓氏广场上,将组织一个由999人组成的方阵——“百家姓方阵”,他们穿的服装和道具都和百家姓有关,直接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姓氏文化、根文化的族谱呈现出来,代表着999个姓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参加拜祖大典的各类人员预计超过3万人,而去年的人数是3000多。
郑灏东透露,今年的拜祖大典新增了圣火台,经久不息的中华民族圣火将在大典仪式上点燃。 “在这次大典中有一项仪式就是以黄帝的名义引燃文明的圣火。在黄帝像前面原来是没有火的,根据海外华人的要求增加了火坛。”郑灏东说,火坛中有13个火头,中间一个火头一旦引燃将永不会熄灭。“之所以是13个火头,是因为13这个数是黄帝所用的数字,但从外观看,13个火头是合一的。” 郑灏东表示,火种取自始祖山,将来,圣火台将以黄帝故里——中华文明创始地的身份迎接奥运火炬传递、亚运火炬传递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火炬传递。
拜祖当天,如果你无法到现场,可以在家里观看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将从“三月三”(4月19日)9时正式开始直播,根据计划,文化名人于丹和余秋雨将在中华姓氏广场的透明直播间解说直播大典。 上午9时30分,主要领导和嘉宾开始进入现场,9时50分拜祖大典正式开始。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分为四个部分,除大典以外,其余三项是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庆典、炎黄文化高层论坛和黄河音乐晚会,时间拟定于农历三月初二。
为更好地整合河南省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除播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外,还将把周口淮阳的拜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等有关场景插播进去。 为通过拜祖大典增强全球华人的凝聚力,今年河南省在举办拜祖大典的同时,还将把全国各地有影响的拜祭活动以及全球华人聚居区、唐人街的省亲祭祖大典等的活动场景,也穿插在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中,形成环绕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九九归一”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