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收藏品的考古文物材料,入藏英国博物馆的东方古物部,文献材料则入藏东方印本与写本部,1973年,英国图书馆从博物馆中独立出来,东方印本与写本部并入英国图书馆。流散到英国的敦煌藏经洞文物经历了这样的分配变迁后,收藏状况变得复杂,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经卷文书包裹,被当成丝织品和文书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历经了几次重新编号整理之后,入藏英国博物馆的美术品和入藏印度图书馆的非汉文文献仍保留了以Ch(千佛洞)为首的编号,而入藏英国博物馆的汉文卷子包裹上的原始编号,却在编目时被废弃,代之以S.(斯坦因)的编号。
继续探险的斯坦因在第二年的3月到达策勒村,派遣他从英属印度第一地雷坑道兵团借来的军官奈克·拉姆·辛格和维族仆人伊卜拉辛·伯克一同东去米兰遗址,将他1907年初埋入沙中的米兰五号庙室遗址壁画仔细摄影,然后全部剥离带回,而他自己西去和田附近考察。但拉姆·辛格在去往米兰的途中,在卡克里克突然患上了青光眼,一只眼睛失明。到达米兰后,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只好在米兰遗址附近的一条小溪旁躺了几天,在伊卜拉辛的搀扶下,返回卡克里克住了一周,之后启程去往和田,与斯坦因会合。 1908年3月26日,独自西行的斯坦因先到达和田,照旧住在巴德鲁丁·汗的家里,这个阿富汗人在和田一带的身份,相当于英国人在当地的侨领,途经此处的外国探险者们,几乎都住在他家里。但拉姆·辛格的失明归来实在是个意外。斯坦因派人用大车将拉姆送往叶尔羌,请当地的传教士医生拉奎特治疗,青光眼在那时属于不治之症,拉姆于是被送回印度,1909年病死在印度老家。 6月9日,由蒋师爷负责运送的文物,用铁皮箱子装着,陆续从喀什到达和田,同来的还有许多用于包装的马口铁皮和锡片,这些是马继业在新疆跑遍了许多市场,好不容易才买到的。斯坦因在这里花了整整6个星期,重新打包整理收集品。蒋孝琬帮助整理敦煌文书编目。但令人疑惑的是,斯坦因放弃了让蒋孝琬编织汉文写本目录的计划,在斯坦因后来出版的《西域考古图记》中,有长达150页的“千佛洞所获绘画、木刻品、丝织品及其他古物登记目录”和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梵文、龟兹文的登记目录,唯独缺少了汉文写本目录。 8月1日,运送文物的50峰骆驼从和田启程,前往印度。斯坦因再次和他的收集品分开,两天后,他在山普拉和故友们告别,斯坦因沿玉陇喀什南下西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脉,继续他的地图测量工作。9月23日,斯坦因的双脚被冻伤,只能放弃考察返回,越过中印边境上的喀喇昆仑山口,回到英属印度一侧。10月14日,斯坦因在拉达克首府列城的教会医院里接受手术,将右脚指头全部截去,半个月后出院,11月13日抵达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
1909年1月21日,斯坦因到达伦敦,铺天盖地的荣誉已经在等待着斯坦因。1月22日,路透社记者福雷德里克采访了斯坦因,随后英国几乎所有报纸都于1月23日采用了这篇采访稿。1月30日,《插图版伦敦新闻报》评选出15大探险家,并且刊登画像,斯坦因荣登榜首,斯文赫定位列15。 回到英国后,斯坦因在牛津和伦敦之间往返,文物不久后到达,他有大量的重新整理工作需要完成。1910年6月,在斯坦因的安排下,英国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敦煌文物展,主要是为了在欧洲范围内征集整理考释方面的合作者,参观这次展览的人也只限于学者圈子。巧的是,在1910年3月到1911年1月间,中国出版家张元济正在进行环球旅行,成为最早在海外得见斯坦因收藏品的中国人。 张元济是清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章京,因参与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继而在上海致力于文化事业,毕生主持商务印书馆。1910年5月4日,张元济到达行程的第一站伦敦,但此前他根本不知道斯坦因的中亚考察,也失去了参观第一次敦煌文物展的机会。幸运的是,10月26日,张元济在法国参观了伯希和的收集品,在与伯希和交谈中,得知了斯坦因事情,于是重新返回伦敦。11月4日,他在伦敦致信斯坦因,请求查阅他的收集品并商量堪布四部书事。张元济发现斯坦因收集品中的书籍不如法国多,而佛经和其他文物远多于法国。
藏经洞出土的这些绢纸绘画,也被认为是斯坦因收集品中的精华之一。早在1921年,斯坦因本人就选取其中的精美绢画48幅,用彩色和黑白照片影印,辑成《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古代佛教绘画》一书,在伦敦出版。书前附导言,概述了这批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在1918年英国博物馆和印度中亚古物博物馆瓜分这批美术品之前,任职英国博物馆的魏礼开始编撰《斯坦因敦煌所获绘画作品目录》,本书编成时,这批绘画品的分配方案已经出笼,所以,该目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英国博物馆藏品目录,第二部分为德里古物博物馆藏品目录,共著录绢纸绘画、板画、刺绣等500余件,对每一件绘画品的内容都做了详细描述,抄录上面的汉文题记并译成英文,还简记其颜色、质地、大小以及研究文献。书后附录的是两件纸本绘画背面所抄的《甲戌年四月沙州邓庆莲状》和《乾德四年曹元忠夫妇修北大像功德记》的英译文。此书于1931年出版,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为研究敦煌写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此后,留存在英国博物馆的部分美术品由韦陀做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编成《西域美术:英国博物馆斯坦因收集品》,共3卷,第1卷为敦煌绢画,第2卷为敦煌10世纪的大幅绢绘,以及纸画和木板画。第3卷为染织品、雕塑、壁画等,除开敦煌文物,还有新疆各地的收集品。 这些绢画上的题记、纸画旁边或背面所写的文字,往往有重要的文献材料,与莫高窟内的题记和敦煌其他写本文书的价值等量齐观。而在所谓的织染品中,有一些绢质的经帙,原本是和藏经洞的写经放在一起的,同样是研究敦煌写经时不容忽视的一组材料。根据研究者荣新江的考证,斯坦因的收集品进入英国博物馆后,因为东西太多存放条件欠佳,斯坦因建议将部分文物存放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产权仍归英国博物馆。1991年荣新江辞官去往考察,那里保存有绢画、经帙和许多丝织品的残片,有些还比较完整,但未受到艺术史家们的重视。 斯坦因3次中亚考察所获的文献部分,也经过了复杂的编目,尤其是其中的汉文写本部分,这工作最初由伯希和负责,由于“一战”爆发而停止。英国博物馆的翟礼思接下来进行了藏经洞汉文文献的初步系统编目,废掉斯坦因原先的Ch号,而以S号取代,S编号的写本最初只有8000多号,1953年到1954年英国博物馆制作缩微胶卷的时候,编号只到S.6890。近年来,已经归属到英国图书馆的写本,经由修复部整理,陆续从敦煌绢画、写本、经帙等已经编号的文物或者文献上,揭出许多残片,S编号已经增加到1万多号。荣新江比较后认为,S.6890以前的写本较为完整,有不少长达10米以上,而此后的写本较残,大多数为一两尺长,许多只有巴掌大小,最后百余件实际只有一个或半个字。所以他认为,有些学者总想统计出敦煌写本究竟有多少,或者想比较哪一处藏家藏品最多,这其实都是无法做到的,从斯坦因编号的文书来看,有的1件长卷,比100件碎片的分量还要大,它们是无法用编号多少来比较的。
时任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的宁可教授,在文献编撰过程中承担的任务,是查阅英藏所有敦煌卷子,筛选出其中的非佛经汉文文献以供拍摄。他也被称为“阅尽英藏敦煌文献的第一人”。《英藏敦煌文献》中,佛经写本占到了绝大多数,宁可估计是95%,但剩下的5%非佛经的整理同样是庞大的工作,这个庞大的筛选工作基本集中在半年完成,其间宁可每天的任务就是在英国图书馆的恒温恒湿书库里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展开那些古老的写本卷子,大致阅读,并做出相应的记录和判断,然后将卷子重新卷上,并用白纸再包裹一次,放回原处。这是英国方面提出的一项保护写本的附加工作。宁可说,一开始还试图将每个卷子通读上一遍,记下主要内容,后来发现工作量太大了,时间又紧,根本不可能完成,只能将阅读变成粗线条,对有疑问的卷子留下简要记录,所有记录只能用铅笔写,防止任何意外的溅墨损害到写本。即使这样,每天最多也只能翻阅100个卷子左右。大量的阅读翻检中难免存在遗漏,成书后的筛选和校对工作后来又耗费了许多时间。 敦煌文献中的世俗文书,被认为是最有史料研究价值的部分。翟礼思的目录中曾经分为22类,宁可亲见的这些卷子也印证了敦煌在吐蕃占领之后,切断了和中原的联系纸张供应紧张的史实。许多卷子上正面反面甚至页面空白处记载了不同内容的文字,能够印证史实的,包括废弃的大量唐朝官文书被用于抄经,甚至裱糊经帙或者残破的经卷和绢画。于是许多佛经等书籍的背面、裱纸和各种备用纸上,留存下数量丰富的公私文书。有一些甚至是传世文书中所佚失的典籍断片。 1988年,第一次展开古老的敦煌藏经洞写本,宁可完全被震撼住了,此前他在香港地区也看到过被称为敦煌写本的佛经卷子,但总疑心是假的。现在,亲手触摸到这些历史的遗迹,是难以描述的幸福,“有的写本纸张非常好,展开时哗啦啦作响”,“还有一种卷子压了金箔,也很精美”,他记忆很深刻的一卷北朝经卷,“有12张纸,各种颜色,蓝、粉红、黄、藕色……纸张很硬很结实,厚度像现在的打印纸”,不过这种卷子不多,他只看到了两三个。还有一些卷子“的确很烂”,或者在展开的过程中就出现残破,或者展开后发现,里面夹杂着小草根、沙粒等杂物,“只是原因不明,不知是存放于藏经洞时的原始状态,还是后来斯坦因辗转运送这些文物途中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