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余光中徐州喜庆80大寿 称诺奖也是"死亡之吻"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建议应设华人自己的文学奖     一湾浅浅海峡水,几多浓浓思乡情。曾打动了亿万华人的诗歌《乡愁》的作者、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连日来在徐州师范大学开讲座、诵诗歌、谈文学,忙得不亦乐乎。期间,徐州师范大学还专门鸣放礼炮,为余光中庆祝其80大寿,让老人激动不已。在活动之余,余光中接受了记者采访。     要一直写诗写到90岁     3月23日上午,“余光中与20世纪华文文学研讨会”在徐州师范大学敬文图书馆举行。1928年出生在南京的余光中,今年适逢80大寿。当天上午9时许,当余光中携夫人范我存女士出现时,现场鸣放起五颜六色的礼炮,全场掌声雷动,为这位文学大师献上诚挚祝福,能在祖国大陆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情,让余光中夫妇感动不已。当天晚上,余光中还登台领着观众一起诵读了他的诗歌《民歌》,随着铿锵的节奏和清新凝重的意象,诗人的爱国情怀也自然流露出来。     余光中说,自己以后还要写诗,写到90岁。他透露了自己“幸福的烦恼”,就是因为曾经写了太多的东西,几乎天天都能收到信件要他同意将其作品收入课本或是选集,签同意书,“几无宁日”。“因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是余光中的秘书》,我请不起秘书,我只好做自己的秘书,我的时间大部分消耗在我做秘书的工作上,因此能真正坐在书桌前好好写文章和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诗运”现在不是很畅     余光中告诉记者,南京大学是自己的母校,今年5月南大出版社将给自己出版一本新诗选,也是怀古和乡愁为主题的。     余光中认为,现在诗歌被边缘化,变成了“小众”的东西,“诗运”不是很畅,“诗歌的黄金时代目前来说没有可能,或者说还很难指望。现在整个文化界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因为网络开辟了另外的一个阅读空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作品,也不需要编辑的取舍等等,你说这个诗歌的标准在哪?”余光中说。     他说,诗人本身也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接受诗的人不多,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诗写得更雅俗共赏一点?如果能够写得更雅俗共赏,让一般读者更容易接受,那也许为诗运会打开一点局面。     “诺奖”也是“死亡之吻”     去年,曾有一名德国汉学家抨击中国当代文学没有思想,缺乏好作品,在国内曾引起轩然大波。提及此事,余光中说,一个真正的作家不是为了让外国人垂青而写作,至于说中国没有散文没有什么好的文学简直是胡说八道!我觉得中国人要自信一点,不能因为外国人说你不好就不好了。     余光中认为,中国的作家对诺贝尔奖也不要那么看重,“文学奖既是幸运之星,又是死亡之吻”。西方有些作家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就江郎才尽,最有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川端康成,一个就是海明威,两个人都是得了奖之后自杀。     “不要把诺贝尔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作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就是给西方语系的。”他认为,世界有十几亿华人,华人作家遍布世界各地,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个大奖,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评奖标准,“而不一定要靠18个瑞典老头在那里指指点点。”   与妻子恩爱携手50多年     今年80高龄的余光中已是三代同堂,他共有四个女儿,其中两个已成家。余光中说,现在的女性都很独立,经济独立,知识也很独立,认为人生的归宿未必借由婚姻来实现,有时候结婚也未必比单身就幸福。     他说自己也没有刻意地把她们推向文学,但家中文学艺术的书很多,来往的客人也都是文人学者比较多,从小就把她们影响了。大女儿是学艺术史的,她帮一些画家写序言,也翻译了好些艺术方面的书;二女儿是学英国文学的,在大学里和他是同事;三女儿则拿到了市场学的博士学位;小女儿学的则是美术设计。     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女士已经一同走过了50多年的婚姻历程,夫妻俩感情甚笃,现在,夫妻俩还是讲四川话,“在抗战的时代我在重庆读中学,我夫人在乐山读小学,当然没有见面,因为交通不方便,可是后来我们见面之后一开口就讲四川话。所以一直讲到现在,就没有改口讲普通话。”     余光中透露,现在全家很喜欢旅行,今年夏天三代同堂要到挪威去看冰川,“因为全世界的冰都在化了,不看要没有机会了。”     余光中虽然今年已年满8旬,但仍步履矫健、精神矍铄,昨天上午,在徐师大学术报告厅,余光中站着为数百名师生做了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题目是《当中文遇到英文》。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