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无知到纠结难平:对张纯如的负疚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1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1997年用英文写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她的写作经历与部分书中内容,如今被加拿大华裔女作家陈以珏搬上话剧舞台。根据张纯如生平故事及70年前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史实创作的话剧《南京的冬天》(A Nanking Winter),2月26日至3月16日在加拿大上演。 

        去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而该历史事件也成为全球集体关注的热点题材,中国导演陆川的《南京!南京!》、唐季礼的《日记》,以及德国导演雷蒙德?莱(Raymond Ley)的《拉贝日记》、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BillGuttentag)的《南京》(Nanking)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个历史事件。一名华侨在博客上说,观看《南京》一片时能感受到“美国人的热情与好奇心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美国《侨报》记者看到的是“礼堂座无虚席,走廊都站满了人”,“在洛杉矶与加州湾区,好几个白人连看数场,包括他们完全听不懂的中文版”。

        这股热潮在2008年继续延续。西蒙?韦斯特(Simon West)导演的剧情片《南京浩劫》相传仍在拍摄中,该片剧本正是以张纯如1997年的同名作品为蓝本改编的。如今,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华裔女作家、戏剧家陈以珏(Marjorie Chan)根据张纯如生平改编的话剧《南京的冬天》,又在加拿大多伦多等大城市上演。

        分两幕反思历史

        《南京的冬天》分为两幕。第一幕发生在现实中,华裔女作家Irene Wu在其《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过程中,与出版商之间在措辞上发生争执,直到最后精神世界崩溃。第二幕则把观众带回1937年12月日军侵占的南京,再现一对躲过屠杀与强奸暴行的姐妹大梅、小梅,在当地“金陵女子学院”避难的经历。

        Irene Wu正是以张纯如为原型。2004年的张纯如,正在撰写关于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新作。多年来调查日军二战时期的暴行,接触到的尽是无比残忍和血腥的悲惨故事,使得她陷入痛苦的深渊,再加上采访和写作的艰苦,严重的抑郁症病发,最终导致她崩溃。据说早在撰写《南京暴行》时,她就常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脱落”。

        陈以珏承认,话剧《南京的冬天》的结构受到了许多非议,“但这正是我看待历史问题的观点,对我来说,张纯如角色的存在是首要的。这部话剧或许并非真实准确地再现史实,但却是对历史的思考”。在她的心目中,“张纯如以及那些灾难的幸存者是真正的英雄”。

        话剧排练的时候,陈以珏站上台大声地诵念大屠杀的死亡人数,不仅仅包括南京大屠杀,还有在纳粹大屠杀中被杀害的600万犹太人,以及在卢旺达大屠杀中受害的80万人。陈以珏说“:我并不是要给大屠杀排名次,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记住他们。”

        参与该剧演出的孔令怡,父母都来自台湾。她表示,自己在接触本剧前从来不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但自己的祖父辈却是亲身见证那段历史的人。当父亲听说她要参演此剧时,对她说:“如果你爷爷活到今天,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另一位演员陈明欣,父母则是来自香港。她同样对那段历史感到震惊,但她希望这部话剧能表达出“在空前的灾难面前,人类所表现的悲悯、同情、生的勇气等人性的光辉”。

      从一无所知到纠结难平

        事实上,对西方世界来说,张纯如历时3年调查,在世界各地访问许多幸存者并参阅大量历史文献写就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翔实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论是:对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顾,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该书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出版,曾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销量近100万册。而在此之前,在欧美的教科书中,关于二次大战的劫难,仅仅局限于欧洲战场,他们对发生在犹太人身上的惨剧知之甚详,却对日军侵华的罪行闻所未闻。

        2004年11月9日,年仅37岁的张纯如在美国加州自己的车内用手枪自杀身亡。此后,她的名字迅速为国人所知。陈以珏与张纯如素昧平生,但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张纯如的去世,她的眼中充满了泪水。“我没法对此发表谈论。”陈以珏一边擦拭脸上的泪水一边说。作为华裔移民的第二代,陈以珏显然与张纯如有着十分相似的文化身份。陈以珏的父母来自香港,在多伦多出生并长大的她,毕业于乔治布朗学院戏剧系,1996年起成为职业演员,曾参与过多部电影,以及电视、电台的工作。陈以珏自我认同是华人,但是她的中文程度仅仅局限于会用广东话打招呼。1998年,她首次读到张纯如的书,并在电视上看到对她的采访。在此之前,她同样对这一历史事件一无所知。

        2005年,陈以珏受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启发所写的处女作《中国玩偶》,曾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奖“总督文学奖”的提名。该剧受其自身双重文化背景的启发,借“女性解放”之题,反映了处于现代化边缘的帝国,新旧事物间的对抗与挣扎。当时她对媒体说:“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作为移民,一旦到了新的地方,就会一路努力前行,而他们身后那道(通往故国的)门就渐渐关闭了。这就是移民的文化。”然而,在读到《南京浩劫》之后,陈以珏的心纠结起来,无法平复所受的震动。2004年张纯如自杀的悲剧发生后,陈以珏下定决心要将她的故事搬上舞台。

      她的声音强烈要求被听到

        张纯如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国民党抗日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父母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

        1994年,从小就听父亲讲述日本侵华事件的张纯如,第一次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充满愤怒的她毅然决定动笔写作,“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她的资料整理工作相当缜密,不仅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等原始材料,还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甚至通过书信联系日本二战老兵。她在写作中投入了大量情感,读过她书的人都会对那些暴行之残酷感同身受。

        陈以珏感慨地说:“读她的书,我就已经被她的人格所感动??我从她的书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杀,但没有机会检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真正感受。她死后,我重读了那本书,更深、更细腻地体察和感受她的世界。我非常难过,感觉对她很负疚。作为华人,我们这么多年来让她一个人孤军奋战,没有给她任何援手。”陈以珏表示,在写作话剧《南京的冬天》时,她起初对于创作一个以张纯如为原型的女作家形象有所顾忌,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并不了解张纯如的个人生活。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这一形象反复在她心中出现,她的声音强烈地要求被人们听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