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一耽学堂七年“教化”影响数十万人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3-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出北京大学西门再往西,有一大片老式低层楼房和古建筑混杂的居民小区,这里属于燕园街道的"蔚秀园"和"承泽园",是北大老一代教职员工的宿舍区。废池乔木间,曾有多少中国优秀的读书人在此徜徉。而承泽园一隅几间出租的平房内,有个年轻书生发大愿心,创办了一个"学习、体认、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在此默默坚守,一干就是7年多,这便是逄飞和他的"一耽学堂"。 

        耕耘草根7年多,"教化"影响数十万人 

        "7年多来,学堂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基层教化工作。"在远离城市喧闹的承泽园17号平房内,生于1973年的逄飞表情平静地总结自己7年来的工作。 

        "教化",乍听起来似乎有些居高临下的意味。但逄飞解释说,这里的教化不是指谁有权力教育、感化别人,而是指"自我教化",即发动普通民众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和普及工作。之所以使用教化这个崇高的词汇,是因为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正蕴藏着宏伟的目标,那就是"一耽学堂"的成立宗旨: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社会道德、提升国民素质、普及基础汉语、推介中文思想。 

        名正则言顺。作为读书人,逄飞很重视"正名",他也善于咬文嚼字地阐述一耽学堂的各种"大道理"。比如学堂的名字"一耽"就很有讲头,其典出中国古籍《礼记》,大意是"自我的和谐"。但他绝非一个食古不化、不通世务的学究,恰恰相反,他是致力于"做事"的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一线投身公益实践;承泽园的平房也不是什么隐居之所,而是一耽学堂开展日常活动的办公场地和联系各地公益小组的"中枢神经"。 

        2000年12月,逄飞联合北大、清华等首都6所高校的3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共同发起成立一耽学堂,并专职担任总干事,那时他从北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不到半年。他们首先组织义工,在高校周围中小学和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之后又拓展到城市公园和农村。现在,他们开展的项目已经相当丰富,有青年晨读、蒙学义教、拜老(老人、老话、老地方)、风雅颂唱诗社、礼仪实践、中医义诊等等,每个项目都有清晰的定位和相应的内容,如"蒙学义教"项目内容为《三字经》、《千字文》、"四书"、唐诗宋词等;"语文教改"着重在语文教育定位、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方面;而"社区义塾项目"则立足生活、突出社区教化。 

        据介绍,截至2007年6月,一耽学堂已经累计发展义工2500人以上,35万多人直接参加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普及活动,足迹及于全国20个省份。一耽学堂所到之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普及活动蔚然成风,自身也得以发展壮大:学堂下面设立了理论部、农村工作部、讲学部等多个项目管理部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公益小组,还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两家现代连锁义塾──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和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义务讲授传统文化经典。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切从学习中文开始 

        既然是搞传统文化,一耽学堂的工作就绕不开一个人们常说的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自清末以来人们争议、研究了上百年,但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对于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而言,我们的"消化能力"还远远不够。那么,一耽学堂要普及什么样的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就是很多专家自己都没消化好就急着到处推广,想凭自己一家拯救世界,这个不好。"逄飞认为,当务之急是让传统文化走出书斋,回到生活,重新扎下根去。只有当传统文化恢复了现实生命力,我们才能谈如何区分和传承。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构建有着成熟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所迫切需要的,故而从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重建入手,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重新扎根,也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一耽学堂选用大量《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蒙学经典",正是看重其中对"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日常生活伦理的成熟表述。事实证明,一耽学堂对"孝道"、"修养"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普及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强烈共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逄飞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认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先从公民自身的道德素质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汉语激活战略",以此作为一耽学堂当前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各种传统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育活动等等。他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密码和载体,汉语又是一种最经典的文化载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从学好汉语开始,恢复传统文化生命力也要从汉语的激活开始。 

        一耽学堂的努力正在与政府部门的工作走向合拍。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表示,2008年将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4个法定传统文化节日里,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在春节举行诵读总决赛。王登峰说,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不光是推广普通话,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 

        "这是一项200年的事业,需要生命去投入" 

        虽然一耽学堂推崇"做事第一,静默为主",但他们并不寂寞,来自社会各方的踊跃参与、激赏好评就是明证。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具有文化理想的人们站起来,走出来,不计名利,埋头苦干,从乡村、社区、家庭即从社会最底层做起,以自己的行为去感召大众,教化大众,这是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7年多致力于非营利的公益事业,让逄飞远离了崇尚物质财富的时代潮流。和所有民间公益组织一样,一耽学堂主要靠社会捐赠生存,房租和工作人员工资已经压到很低,每个月仍需要数千元支出。但逄飞不担心钱的问题,他甚至宣称"学堂的事情就是没有钱也能干"。在没有创办学堂之前,多年求学的逄飞经常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而苦恼,"脑子里经常打架"。但是现在他活得快乐而清明,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理想实现的路径,并且经过7年多的实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文人不能做事是个耻辱。"专心"做事"的逄飞对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中华文化实际上在明末已经走向衰落。而从现在起要恢复它的生命力,则至少需要200年。200年的事业,不是靠个人的兴趣和职业活动就能支撑的,而是要靠生命去投入。"山高水长,一路同行",他愿以"行者"自勉!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