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溯源”专版第一期于2月4日刊登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春节民俗知识三讲”中谈到春联过了正月十五就得摘下,这引起了门头沟区85岁老读者李枢的疑问。“我贴了一辈子春联了,都是贴一整年或者春联褪色才摘下。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呢?” 春联不全是吉祥话 针对读者疑问,我们专门请教了民俗专家。原来,人们大多认为春联上的吉祥话代表一年的好兆头,所以愿意把春联贴一整年,让吉利话一直相伴。其实,春联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极富个性和时代烙印。并不一定所有的春联写的都是吉祥话。民俗专家王作楫记得,他小时候看穷苦人家贴的是“看人吃肉我真馋,破衣破被过新年”,横批“一无所有”。他的老师那年是独自过年的,就贴了一副“百烛灯泡与我做伴,五香瓜子与我谈心”,横批“孤独寂寞”。您想,若是春联贴一整年,岂不是预兆一整年都孤独穷困? 民俗专家崔普权说,春联是为过年而用,一直贴着它,一家人就一直处于过年状态中,过年时要遵守的礼仪和禁忌也要一直保持下去,其实是一种束缚。所以,年过完了,就一定要摘联。所以,贴春联要在大年三十当天,24时之前贴好,用以除旧迎新。春联最好在正月十五摘掉,最晚不要超过二月二。 从周代“桃符”到宋代“春联” 现在,我们讲讲春联的起源。春联也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从周代开始,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宅门两旁悬挂桃木板(桃符)来震慑“年”这个怪物的习俗。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上书“神荼”“郁垒”二神名字,保全家平安。后来桃符简化为在方形红纸上画个桃形,再写上二神名字。到唐代以后,在这红纸上写些吉祥话,再修饰对仗。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蜀后主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副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开始流行,不过,它仍被叫做“桃符”。同时从桃符中演化而来的还有门神。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倡导过年时用红纸写春联、贴春联,“春联”一词也被广泛叫开。清代以后,春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春联还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根据使用的场所,又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几种。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春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春联中的时代印记 春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创作春联是一项全民皆可参与的文艺活动,因此,春联也带有强烈的个性和时代烙印。 传统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新中国诞生: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同心同德干四化,群策群力战三春 市场经济时代:心想事成财源进,家和运转福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