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趣问中国文化:“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2-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本书是《问吧———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之姊妹篇,继续探讨了101个趣味文化问题,如“额前的头发为什么叫刘海?”“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为什么把乱涂乱画称为涂鸦”等,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打开了一扇小窗。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呢?

    人们常把额前垂留的头发叫做“刘海”,各式各样的刘海是千变万化的发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说,额前的头发之所以被称为“刘海”,与神仙刘海有关。

    相传古时有位仙童叫刘海,在民间传说中,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显得童稚、可爱。后代画师所画的仙童肖像常以刘海为样。在著名的民俗画《刘海戏金蟾》中,他额前垂发,骑在蟾背上,手舞一串铜钱,显得天真活泼。此后,小孩或妇女额前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古时的刘海一般只有孩童和妇女才留,男子是通常没有刘海的。

    当然,关于“刘海”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刘海原本是“留孩”,即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古代女孩15岁时便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举行表示成年的冠礼。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髫年”代指儿童或童年。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指的就是老人(黄发)小孩(垂髫)都非常快乐。不过男女孩童所留头发是有区别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女孩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发型更好看,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保持着留孩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刘海。到了唐代,民间产生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基本相同,而“留孩”又本为口语俗称不太雅观,故书面文字就常把它写作“刘海”。

    “弹指一挥间”究竟是多长时间?

    我们形容时光短暂时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其实这里的“指”就是手指,“弹指”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意思。佛家常用“弹指”来比喻时光的短暂。

    “弹指”也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的梵语。《僧祗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照这样计算,24小时是30须臾,那么1须臾就是48分钟;48分钟是20罗预,1罗预就是24分钟;24分钟是20弹指,1弹指就是72秒。我们当然还可以继续换算,72秒是20瞬,一瞬间是0.36秒;20念为1瞬,一念间就应该是0.018秒。一转念竟然是如此短暂的时间,佛家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更让人感慨了。这样看来,一昼夜就有12万个“弹指”,时常所说的“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将几十年比喻为一弹指的时间,真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另外,“弹指”,也就是捻弹手指作声的动作,还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招唤、敬礼、祝咒等含义。如智文句:“弹指者,随喜也。”《吉藏义疏》则说:“弹指者,表觉悟众生。”这个手势后来也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南史•王敬则传》就记载:“顺帝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难怪武侠小说里也有“弹指神功”的武林绝学,现在看来,这门功夫还颇有些禅意。

    “感冒”一词出自官场,这是怎么回事?

    “感冒”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医学专用名词,可最早它却出自官场,这是怎么回事?

    感冒也叫伤风,是现代人很熟悉的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可你也许没想到,“感冒”这个现代流行词,最早却出自官场。

    这事儿还得从宋代说起。宋代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学习经典。太学有严格的考核、升等制度和管理规定,凡是太学生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宿的,都要在请假簿上登记。这个请假簿的封皮上,常按惯例写上“感风”二字,因此被称为感风簿。

    感风一词与医学理论有关。宋代医理学家陈无择首先把引致百病的原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大类,其中“外因”又分为“六淫”。“六淫”也称“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反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感风的意思就是感受到了风寒,意思是说受到了六淫之首的“风”的侵袭,身体不适,故需要外宿。

    太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成为学者或者官员,因此“感风”这个请假的理由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官场。例如,宋时馆阁有规定要求每天晚上安排一名官员值宿,也就是上夜班,这是个辛苦的差事,因此官员们常常以“肠肚不安”为借口逃避。经过“感风”的启发之后,不值宿的理由很快五花八门起来,其中尤以写“感风”、“感冒”、“伤风”的居多。

    到了清代,“感冒”更受官员们青睐,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辞。再后来,“感冒”被大众广泛认可,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为什么将乱写乱画称为“涂鸦”?

    “涂鸦”的说法来自唐代卢仝《示添丁》中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很好理解,古人写字用墨汁,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是黑色的,与乌鸦的颜色一样。卢仝说自己的作品“如老鸦”,真是既生动又风趣。后人便由此沿用“涂鸦”来比喻书画或文字的稚劣,这种说法多有谦称的意味。

    现代意义上的“涂鸦”则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凡是街头建筑物的墙壁上所出现的各类色彩鲜艳的图案,或奇形怪状的文字,均可被称作“涂鸦”。这些被一些人视为艺术却令管理人员头痛的街头文化,是一种结合了“嘻哈”文化的涂写艺术,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纽约。纽约市立大学的学者爱德华在《世界百科全书》中写道:“‘涂鸦’经常写在公共厕所、公共建筑的墙上,或公园的石头上;有些单字和词组不甚健康;有时只是写人的名字,也有关于性的,还有许多是政治口号。”

    部分文化研究的学者则认为:“涂鸦”作品是某些阶层人士进行心理宣泄的一种衍生品,尤其是时代压抑下的族群和阶层群众的心理宣泄,它具有较强烈的反叛色彩、发泄的倾向和随意的风格,甚至有些反传统、反社会的精神。

    为什么是“吹牛”而不是“吹马”或“吹猪”呢?

    牛在中华文化中是有勤恳、诚实等美德的动物,人们常称老实勤恳的人为“老黄牛”,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也被称为“俯首甘为孺子牛”。可是这样一个忠厚老实的动物怎么进入了“吹牛”这个贬义词呢?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有意思的是,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在云南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夫妻为什么也叫“两口子”?

    夫妻常被人叫做两口子,带有些许亲昵的色彩。不少人认为所谓“两口子”,就是说夫妻一家是两张嘴在一起吃饭,这样理解未免显得简单了些。其实,这“两口子”之说,还有段小故事,而且不止一个版本。

    比较流行的版本是说,在明朝洪武年间,南方某地书生高文敬,一日外出,在河中救出一名唤作路春花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谁知春花被恶少罗大公子抢走纳为小妾。后借丫环小玉相助,高、路二人出逃,但却被罗大公子追上,相互撕扯中罗坠崖身亡。罗家势力强大,高、路二人被打入死牢候斩。洪武帝朱元璋得知此事,亲自审问,终于真相大白。于是朱元璋便免除高、路二人的死刑,将二人分别发配到湖北的桃园口和安徽的金山口。虽远隔千里,但二人两情如旧,当地人都很敬重他们,称他们为“两口子”。

    另外一个版本则是清朝时候的事儿。说的是乾降年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偶识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二人一见钟情,遂私下往来。石万仓是个嗜酒成性的人,一次因酗酒过度而一命呜呼。石家人怀疑他是被曾素箴害死的,就告到县衙,说曾素箴因奸杀死亲夫。县官便将张继贤和曾素箴两人判为死罪。乾隆皇帝在阅案时,无意中看到张继贤的供状文笔不凡,十分惊讶,有心救他。因此,乾隆御批将张继贤和曾素箴分别发配到微山湖的卧虎口和黑风口。免于一死,况且发配的两地相距不远,可以互相往来,张、曾二人喜出望外。此后,他们经常来往于“两口”之间,渐渐地就被人们称为“两口子”。

    后来,人们就用“两口子”泛指“夫妻俩”了。

    “吃豆腐”为什么是占女孩便宜的意思?

    据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炼造仙丹时的无意发明,后来被当作食物,可用以制作多种菜肴。豆腐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易于消化,因此深受国人喜爱。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经常吃豆腐,有益中和气、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消渴解酒等功效,还可以防治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所以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

    可是,现在经常使用的“吃豆腐”一词,可就不是食用豆腐这么简单的意思了。这里所说的“吃豆腐”,是占女孩子便宜的意思,有时候甚至可以视为“性骚扰”的含蓄说法,被使用于多种场合。虽说意思不同,但“吃豆腐”却跟食用豆腐暗有关联。有人认为,“吃豆腐”的说法与民间常有“豆腐西施”的戏称有关: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便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当然,另外一种说法可信度更高:旧时丧俗有“吃豆腐”的习惯。丧家准备的饭菜中必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不少人为填饱肚皮,只好厚着脸皮去蹭饭,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