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展示古籍再生性保护成果 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明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3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也备受重视。近日,国家图书馆举办“文明的传承——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印出版成果展”,展出了主要使用国家图书馆底本的影印图书15000余册,形象、立体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古籍影印出版的大部分成果。周和平、阎晓宏、杨牧之、周慧林等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领导,任继愈、汤一介、傅熹年、冯其庸、白化文、陈祖武、钟肇鹏、傅璇琮、王天有、陈其泰、柴剑虹、杨忠、李致忠、张国刚、杨成凯、吴书荫、张忱石、左东岭等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销售单位的嘉宾、观众,在观展后都极为兴奋,他们纷纷赞誉展览“壮观”、“震撼”,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专家们认为,展览全面展示了国家图书馆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丰硕成果,其影印古籍规模之大、种类之完备、工艺之高超,都是过去各种古籍影印成果展无法比拟的。对观众而言,既受教育也赏心悦目,是一次高档次的文化享受。?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形式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但藏书机构在解决古籍藏与用的关系上,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善本书每使用一次,寿命就有所减损,保护任务异常艰巨。另一方面,要研究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享受历代先贤创造的文明成果,对古籍的研究和使用又是必不可少的。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古籍的影印。冯其庸先生在展览期间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以自身经历赞誉了古籍影印工作带来的便利。他说,许多历史问题离开珍贵的古籍,根本没办法解决。《红楼梦》的版本研究,就离不开国家图书馆所藏己卯本这一保持原底本款式的最早的抄本。以前写文章,由于看不到必要的善本书,写完后心里打鼓;现在正在写的一篇文章,因为看到了《中华再造善本》里面黄善夫的本子,心里就踏实多了。广大读者也可以用影印本来检验所发现的这些问题。杨忠、张忱石等先生认为,影印古籍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存和拯救古籍的最佳选择,应该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它对国家的古籍整理研究事业是有力的支持与促进,提倡推广。?

      第一展区展示的是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中华再造善本》,这套书规模宏大,编印精良,配以古色古香的书架、几案,翰墨书香,古意盎然,在偌大的展厅里显得颇为醒目,因而受到观展人士的极大关注。盛世修书,从《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到今天的《中华再造善本》,大型图书的出版彰显着国力的强盛。“中华再造善本工程”自2002年5月正式启动,到2007年8月一期(唐宋编、金元编)完成,共出版图书787种9129册。展览期间,专家们对这套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不仅编校严格、印刷精良,而且从编纂体例、选录范围上均达到当今学术研究的新高度。他们表示,“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惠及子孙的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对文化界、学术界甚至人类文化都是极大贡献。陈其泰等先生在座谈会发言中指出,应该在每部图书前配以可靠的前言,朴实地介绍版本源流,让买书的人知道来龙去脉。张国刚、杨忠等先生鉴于《中华再造善本》的学术价值,建议选择其中学术价值高、流通性强的部分古籍,出版一些简装、面向广大读者的影印本,以便更大范围内流通。?

      第二展区囊括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自建社以来编辑影印的古籍专题资料丛书105种(涵盖古籍9100种),以及其他出版社历年编印的以国家图书馆珍藏古籍为底本的优秀影印图书数十种,其中许多重要图书都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的项目。古籍专题资料丛书的影印出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一个时代的出版成果和学术成就。如民国时期《二十五史补编》、《诸子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等书的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的至今仍是学者的必备参考文献。改革开放以来,《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大型古籍丛书,也一度成为出版界的浓墨重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则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依托国家图书馆的丰厚资源支持和各藏书机构的襄助,影印出版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古籍近万种。第二展区的图书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这些成果,共分八个区:一、传记文献:包括年谱、家谱、日记和人物传记、生卒、行实。重要的有《北京图书馆藏年谱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二、史籍史料:包括史部典籍和史料实录。重要的有:《二十四史订补》、《清代方略全书》等。三、书目版本:包括古籍书目题跋和版本书影。重要的有:《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地方志•书目文献丛刊》等。四、文学艺术:包括诗词文赋、传奇小说和书画琴棋、书法篆刻。重要的有:“红学书系”、《宋蜀刻本唐人集丛刊》、《赋话广聚》等。五、哲学宗教:包括诸子、理学文献和佛道史料。重要的有:《墨子大全》、《丛书佛教文献类编》等。六、地方志与边事资料:包括地理、方志和历朝边事。重要的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及续编、“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系列”等。七、金石文献:包括甲骨、金文、石刻、陶文和简帛、钱币、玉石。重要的有:《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等。八、综合文献:包括珍本秘笈、四部荟萃和丛书辑佚、记纂渊海。重要的有:《古逸丛书三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续修四库全书》等。

      对这一展区所集中展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古籍影印成果,专家们感触颇多。杨忠先生认为,这些古籍专题资料丛书,以其珍贵逼真、方便实用,彰显了巨大的学术价值。张国刚、张忱石等先生认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影印上成绩显著,尤其是新编的丛书和类书,或以馆藏、或以时代、或以学术分类,书不光出得多,而且印制和装帧精美,成绩有目共睹。他们希望古籍出版社认真总结这方面经验,开拓未来,在彰显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繁荣出版事业上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展区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影印出版及特装珍藏本图书”。国家图书馆所藏古籍文献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推被誉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的“四大专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四大专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版本稀见、资料珍贵,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而且往往是那个时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难以估量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文献资料价值。柴剑虹先生对其中的《敦煌遗书》尤为关注,他认为国家图书馆的敦煌卷子设有专门的修复机构,有专职的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有自己的出版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古籍整理保护利用的模式。同时,这一套《敦煌遗书》在出版上又好又快,图版清晰,资料完备。另外,定名准确,且有条记目录。这一点国外没做到,国家图书馆做到了。?

      与“四大专藏”同时展出的还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根据国家图书馆珍藏,融会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术,并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复制出版的几十种古籍特装图书,其中《食物本草》、《唐女郎鱼玄机诗》、《耕织图》、《庆赏平》等在收藏群体中口碑极佳。这些特装图书不仅内容珍贵,其制作工艺与载体形态也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既深刻继承传统,又勇于推陈出新,既展示文化精髓,又体现时代气息,赋予了传统古籍以新的生命。许多专家和观众表示,特装书的出版在古籍整理出版上带有创新性。这些工艺精美、独特的古籍特装图书,在形式与内容上完美统一,使人爱不释手。?

      对展览只持续一周,观展的领导、专家及部分观众颇感遗憾。他们认为,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希望工作能持续下去,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杨牧之同志看完展览后表示很受鼓舞,他认为,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这就必须看中国的文献,应该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典籍原原本本地介绍给读者,让中外人民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白化文先生认为,有关领导人应该亲眼看看这个展览,亲耳听听专家的呼吁。影印出版古籍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为文化服务,国家应该大力扶持这样的出版事业。?

      【原载】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年 第12期 总第442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