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五人联名抵制春晚遭媒体质疑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消息刊出,立即引起媒体的广泛注意。连续几天来,在少数网友对此低调“支持”的同时,一些网络及媒体的“时评”却对此纷纷高调质疑,认为春节无须保卫,春晚又何必抵制?由此引发出一场热闹的“春晚前奏曲”。

  “抵制春晚”无疑是痴人说梦

  上海东方网发表钱夙伟的评论说,春晚只不过是让人们多了一种过年的形式,晚会说到底只是一台晚会。看春晚不是过春节。五学者声称“当春节晚会承担了很多教化、吹捧和歌功颂德的五花八门的职能之后,‘春节’就在被庸俗化之后,又被工具化、舞台化、政治功能化了”,这显然是太抬举了春晚。当然,也唯有如此,“抵制春晚”才有理由。然而,这也愈加显出这些学者“抵制春晚”,并非出于无知,而明知是痴人说梦,却还要故意抛出惊世骇俗之论,其用心,当然不过是不甘于自己尊为学者,却少有关注,因此想掠取一点眼球效应罢了。

  抵制春晚是另一种文化暴力

  《海峡都市报》刊登徐刚 “学者,你拿什么抵制春晚”的文章说,走过24个年头的春晚,已成为老百姓除夕夜不可或缺的“大餐”。放眼世界,有哪个节目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如此广泛的受众?说“抵制春晚”是很容易的事,可拿什么抵制,又拿什么作春晚的替代品?“多元化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但也不能为了一时的轰动效应而说不靠谱的话,这样只会导致口水战,于生活的改进无益处。”文章颇为尖锐地批评说,从北大清华10名博士联名反对圣诞节到5名学者联名抵制春晚,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本该以宽容面目示人的学者,如今变得这般热衷炒作?

  同时,东方网转发沙水清的评论认为:抵制“春晚”是另一种文化暴力。文章说,“春晚”作为主流文化的重要艺术样式,强调体现核心价值的主旋律,甚至较多地蕴涵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本属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所需,也是社会大众能够接受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在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环境里,动辄以‘抵制’的方式反对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其实是另一种文化暴力。”

  别让春晚成春节负担

  《鲁中晨报》发表高金国的评论说,认为春晚是“陋习”,有点耸人听闻。玩乐,本就是春节的题中应有之义,看赵本山乐呵呵地,没什么大不了。对于春节文化,首先不能一本正经;倡导抵制春晚的这几位学者,恰恰有点正襟危坐了。“我的理解,所谓‘抵制春晚’,是要抵制积极文化中的消极影响,还春节‘玩乐’的本来面目;别让春节成为生活的负担,更不要让春晚成为春节的负担。”

  折射文化人的浮躁心态

  电视创造了春晚,春晚改变了春节。还春节的本来面目,核心就是让生活更生活一些,而不是更虚幻;让生活更多现实的体验和交流,而不是单一平面。同时,众多网友对学者抵制春节的看法也不买账。不少网友质问:“难道有了春晚就没有自由精神了吗?就没有文化多元了吗?”更有网友直接指责:“不爱看,你换个频道不就行了,有必要在网络上这样喊吗?”也有网友戏评:去年清华博士抵制圣诞,今年五学者抵制春节晚会, “知识分子不专心学问,劲儿都用在哗众取宠的噱头上了。”其实,这也反映出目前一些文化人的浮躁心态,这倒是值得注意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