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金庸小说武林人才地理学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1-0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金庸十五部小说有不下两千个人物,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不乏国外来的异族高手),以天下为自己活动的舞台,这种开阔的地理背景及其包含的多元性,无疑也是金庸小说引人入胜的要诀之一。但武林人才的地理分布颇不均匀,且常与地方性特色结合在一起,细究下来可知金庸也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在虚构想像时所带的刻板印象。

      西域

      “西域”一词如同“南洋”、“西洋”一样,含义颇为宽泛,在此以现在新疆为限。西域由于其自然环境、历史、人物民族的独特,很容易激发作者和读者的想象,因此在武侠小说中向来是一个极重要的舞台[1]。金庸也很偏爱这个地区,西域是其好几部书里的武林重镇,高手辈出。

      按年代来说,最早的是天山童姥及其灵鹫宫。童姥自己所属的逍遥派也是一个地域跨度极辽阔的门派——童姥在天山;无涯子曾居住大理,终老于河南;李秋水在西夏;丁春秋则开宗立派于青海。童姥也是属于中原出走到西域的人。

      在《天龙八部》中,总部设在西域缥缈峰的灵鹫宫毫无疑问是武林中势力最大的跨国非政府组织,控制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属下分布全国,涵括各个民族,“或西域、或西夏、或吐蕃、或高丽”。不过看来灵鹫宫的首脑人物全是汉族——不管是童姥、虚竹,还是余婆、符敏仪、梅兰竹菊四姝等;而没有提到什么本地土著出生的高手,看来全是外来人才。

      这种情况到南宋看来有了改变:西域有了一个数一数二的大高手欧阳锋。西毒的武功在“天下五绝”中其实仅次于王重阳[2]。欧阳锋的行为言语书似与汉人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西域人,身材极是高大,比常人要高出一个头”(《射雕英雄传》31回)、“高鼻深目,满脸雪白短须,根根似铁”(《神雕侠侣》第2回),显然有高加索人种特征。欧阳锋的武功体系别具一格,善于使毒,练《九阴真经》颠倒之后,他实际上误打误撞,已经成为武林第一大高手。

      西域高手最多的时代则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元末时代。明教首脑诸人均可称当时一流高手。谢逊本来是西域猎户,而韦一笑则是“绝足不到中原”。当中原六大门派在万安寺遭遇惨重损失后,武林中主要高手几乎一半来自西域。当时明教也同样呈现出多元混合的特征,四大护法中至少龙王和狮王均系非汉族血统——谢逊的人种颇为可疑,从外貌看完全不象汉族:“那人身材魁伟异常,满头黄发,散披肩头,眼睛碧油油的发光”(《倚天屠龙记》第6回)。但金庸似乎不愿承认他是异族:“谢逊所练内功与众不同,兼之生具异禀,中年以后,一头长发转为淡黄,但这颜色和西域色目人的金发却截然有异”(第34回),不知哪派内功竟能将黄种人生生练成白种人,黑发变黄发也罢了,黑眼珠也能变成“碧油油”?

      《倚天屠龙记》开头就写到西域少林一派的故事,以及来中原挑战的昆仑派开创者何足道,后来张无忌在西域还遇到中原避难去的朱武两家——在张无忌的年代,西域已经成为武林人士最好的避难所,而且高手辈出,有明教,也有昆仑派,俨然成为中原之外最大的人才产地,武功之高可以挑战中原武林。

      到后来几部以清朝为背景的书里面,西域被称为“回疆”,仍为武林重镇。在《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里面,此地高手众多,常在关键时候出手。这些人里,除了红花会群雄,天山的双鹰夫妇及袁士霄,还有老是出手搅局的袁紫衣——以上这些关键人物都是汉族。本地的高手里面有两个维吾尔族的:霍青桐和阿凡提,还有一个哈萨克族的:瓦耳拉齐(华辉)。但其实霍青桐和瓦耳拉齐的武功都完全出自汉人,后者连文化上也已经相当汉化,本地人才只有一个莫名其妙的怪侠阿凡提。可见世异时移,光景大不相同了。

      蒙古

      蒙古这个地方好象一般很少出武功高手,倒是出摔跤手——郭靖在蒙古学到的蒙古武功,主要就是摔跤和弓箭。加上蒙古又没有天山那样足够让作家和读者发挥想象力的地方,所以也总是没出现类似“灵鹫宫”、“天山派”这样足够称道的门派,总不能来个“草原派”吧?

      世人对蒙古人的弓箭摔跤的刻板印象实在太深刻,弄得作家很难有虚构的余地,所以写到蒙古地方的高手,几乎全是汉人。江湖门派大多都坐落在名山,或寺庙道观,又或是水面帮派。在草原和沙漠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想要成立什么门派,留住什么人才实在是太难了!偶尔出现的,大多是在艰苦环境下出来的穷凶极恶之徒,比如练“九阴白骨爪”的“黑风双煞”、吃人肉的“漠北双熊”、阴狠毒辣的“塞北明驼”木高峰 ……在《飞狐外传》里还有一个善使雷震挡、闪电锥的塞北白家堡 ,虽然没那么可怕,但也是官府走狗。

      以上人物,都是汉人,蒙古人在《射雕英雄传》中,是标准的骑射精良的武士,还谈不上武功的问题,更不是江湖中人。到《神雕侠侣》里的霍都王子,才算江湖中人,但他武功出自西藏;而《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除了“想说就说”像蒙古女子以外,无论哪一点都已汉化,她实在只能按照她的出生地算个河南人了。

      唯一能算真正本地人才的应该是萧远山——能以一人之力杀退所有中原高手(其中还包括少林寺方丈和丐帮帮主),武功之高实在可怕。萧远山作为契丹人,应该算是今天内蒙古东部一带人物(辽朝上京就在此处),不过传授他武功的师父却也是汉人。

      《天龙八部》第42回提到慕容复与段誉决战,最后一招十分厉害,乃是北海拓拔氏的“渔叟钩法”,而且是“从深海钩鱼的钩法之中变化而来”。看来这“北海拓拔氏”创立的“渔叟钩法”大概是蒙古地区本地人才对中国武林的唯一贡献了。因为北海即贝加尔湖的古称,古代鲜卑族的拓拔氏正是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生活,这倒是货真价实的当地武功。慕容家本来也出自鲜卑族,大概因此才得到这贝加尔湖边来的功夫。

      青海西藏

      严格来说,青海西藏只是地理上接近,在金庸的人才地理学里面,却是很不相同的两个地域。

      青海各门派人物一般都是汉人,武功也和中原联系较多。在《倚天屠龙记》里面,青海派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从几处细节来看,乃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门派。《倚天屠龙记》第6回,谢逊谈到当世武功胜过他的人,举出了少林派空闻、空智、空性,武当派张三丰,峨嵋、昆仑两派掌门人,明教左右光明使者、白眉鹰王殷天正九个高手,此外却特意指出:“青海派僻处西疆,武功却实有独到之秘”。足见当时青海派之强。当然这也许是因为他领教过,吃了青海派大亏 ,但是以他的见识,也必定决不是信口胡说。

      青海派后来决心夺取谢逊的屠龙刀,派高手到少林寺。开始出现的“青海三剑”倒只是二三流的高手 ,但其后在暴雨之夜围攻松树下的渡厄的青海派三个前辈,却的确是一流高手 。《倚天屠龙记》里,青海派是出自青海玉真观,都是道人,几个人名也显然是汉人,实际上是一个道人剑派,和《侠客行》里的上清观类似。

      另外一个出自青海的门派就是《天龙八部》里丁春秋的星宿派了。这个门派充满邪气,最主要的功夫是马屁功,而且有吸人内力的“化功大法”、收集毒虫的神木王鼎、甚至阴毒武功“腐尸毒”……萧峰助阿紫夺得大师姐那段,更可见各种歹毒武功。星宿派由丁春秋开创(他自称是“山东曲阜人氏,生于圣人之邦” ),里面的人物除阿紫外看来是各族都有——虽然拍马屁的时候都是丝竹声声,不但用汉语,而且是汉人的乐器。但是既然地处青海,当然就地取材,所以像阿紫的二师兄:“双耳上各垂着一只亮晃晃的黄大环,狮鼻阔口,形貌颇为凶狠诡异,显然不是中土人物。”

      在《天龙八部》第41回里,丁春秋要做中原武林盟主,玄慈等人反对,理由是“星宿派乃西域 门派,非我大宋武林同道。” 丁春秋则反驳说:“星宿派乃老夫一手创建,怎能说是西域番邦的门派?星宿派虽居处西域,那只不过是老夫暂时隐居之地。”玄慈他们其实是觉得星宿派是邪派,和少林派有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不料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说出来,却偏偏找借口说因为星宿派是“外来人才”,而且有少数民族背景,结果被丁春秋抓住把柄,指责玄慈地域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按玄慈的标准,他自己儿子虚竹其实也是这么个“番邦门派”,而且后来还做了番邦的驸马。

      西藏在金庸小说里从来没有正面写到过——金庸小说以全国为舞台,但其情节从未以西藏为背景展开,但是这个地方出来的高手倒是常备不缺。这个地方的高手基本有如下的鲜明特征:武功很高甚至极高、是僧人、是反派人物。

      在这列人中,武功最差的是《射雕英雄传》里的灵智上人。此人是“西藏密宗大手印”,完颜洪烈的门客,但在书中属于郭靖等人的陪练角色,老是和鬼门龙王这样武功二三流的人物混在一起。他的真实武功大概和王处一等人同一档次(他暗算王处一,自己也遭受重伤),但和一流高手差了十万八千里,从第22回他被欧阳锋、周伯通、黄药师三大高手接连戏弄就可见一斑。在书中他还只是反角里的配角,虽无大恶,但显然也不是好人,又因为“素在藏边”,不知武林里的高手,吃了不少亏。

      到了射雕三部曲里的《神雕侠侣》,西藏出的人物就大大不同了,俨然出现了一个武林群体。领军人物是金轮法王,“西藏圣僧,……当今大蒙古国皇后封为第一护国大师。”他不但骄傲地自称“珠穆朗玛”,表示自己天下第一[3],而且书中金庸也毫不吝惜地把他写得强大无比:“那金轮法王实是个不世的奇才,潜修苦学,进境奇速,竟尔冲破第九层难关,此时已到第十层的境界,当真是震古烁今,虽不能说后无来者,却确已前无古人。据那《龙象般若经》言道,此时每一掌击出,均具十龙十象的大力。”(《神雕侠侣》第37回)

      金轮法王是《神雕侠侣》中最厉害的反角,文武双全(对汉文化很熟悉)不但如此,他的徒弟霍都和达尔巴,以及达尔巴的徒弟“藏边五丑”在武林中也都算是排得上号的人物——只不过,他们也都是反派。在《天龙八部》中,鸠摩智 的形象和金轮法王有几分类似:都是绝顶聪明,都是得道高僧,都是国师,连称号都有几分像:鸠摩智是大轮明王。《鹿鼎记》描述了许多西藏喇嘛,其中桑结乃是第一流的高手,他也被描绘成一个陷身贪求的人物(希望得到《四十二章经》、活佛地位,以及与吴三桂和蒙古联合以谋求更大利益)。

      上述这些都可算反派人物,但还不是“大恶人”,到《连城诀》里,则整个藏边血刀门都是无恶不作之辈。其中血刀老祖更是首恶,这不同于上面金轮法王是为敌国,或鸠摩智、桑结是贪求宝物,他是道德上的恶。甚至汉人到西藏的,也不是什么好人物:比如《碧血剑》里的铁剑门的败类玉真子(他的名字和青海派的玉真观应该没有关系,虽然他也是道人,而且可能路过青海)。西藏倒是盛产自己的高手,可是金庸在这里却没有逃开刻板印象,关于西藏的高手总带着一点“邪派高手”的味道。

      东北

      东北地区在金庸小说里一般称作“关东”、“关外”,其实常常只意味着两个地方:长白山和辽东。其他的地方,比如韦小宝去的黑龙江一带,最多只有地理描述,却没有人才的概念。

      长白山在金庸小说里主要与盛产人参联系在一起。比如《连城诀》里,丁典就是从关外运人参到汉口去倒卖;《天龙八部》里,萧峰更是只因听说长白山人参好,才抱着病弱的阿紫不远千里前去。到《侠客行》的时代,高三娘子家都已经是“马场参场、山林不计其数”,已经实现规模化经营了。

      另外长白山也是武林高手避难的地方之一。在《射雕英雄传》里的参仙老怪梁子翁,本来是个采参的参客 ,就是因为害死了一名受重伤到长白山避难的前辈,得到武功秘笈,才算成了武林中的高手(也许他采一辈子参对他还更好,练武后他好象老是很倒霉)。《天龙八部》里的“剑神”卓不凡,也是“逃到长白山中荒僻极寒之地苦研剑法,无意中得了前辈高手遗下来的一部剑经”。在《雪山飞狐》长白山则是埋宝藏的地方,看来这里除了人参以外还老有武功秘笈、财宝之类的东西。

      至于“辽东”一词就比较模糊了,大致是相当于现在的辽宁,可是常常也和“关东”、“关外”混用,似乎意思差不多。关外地方给人的印象主要就是林海雪原、人参健马,还有马贼。但在武林中,这片地方算是开发较晚的地方,北宋时萧峰去长白山,遇到的只有处于生番状态的女真人,元代张无忌、谢逊等路过,除了林海雪原,几个采参客,什么都没遇到。到清朝为背景的各书中,这片地方就突然大大地热闹起来了。不但有“辽东大侠胡一刀”,还有“雪山飞狐”胡斐(他的外号中的雪山就是长白山),以及辽东蛇岛高手众多的神龙教。《侠客行》里面更是有了“关东四大门派”,既然号称“四大门派”,那必定还有好多小门派。可见当时已到了汉人大规模开发东北的时代了,这样,辽东才发展成武林中的一个新的人才增长点。

      [1]梁羽生尤其喜欢以西域为背景,如《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女帝奇英传》等名作均如此,但梁的小说中西域所出的侠客大多是汉族,包括象《龙凤宝钗缘》里楚平原那样驻西域外交官的子弟(其女友宇文虹霓是当地人,但类似霍青桐一样,有些汉化),很少描写本土人才。相对来说,古龙则比较少涉及西域,而多写到东瀛:来自日本列岛的武功和武林人物。

      [2]《射雕英雄传》第12回:洪七公语:“那位‘南帝’功夫之强,你爹爹和我都忌他三分,南火克西金,他更是老毒物欧阳锋的克星。”南帝和西毒并无直接交手,但从第30回欧阳锋击伤一灯弟子,使他们师徒避祸桃源来判断,欧阳锋的武功要高一些;同一回中也说到王重阳远赴大理传先天功是为了他死后能有人克制西毒,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西毒武功仅次于他本人。

      [3]此处当然是金庸虚构,实际上珠穆朗玛峰古代在藏人心中并无天下第一的崇高地位,藏人心中的神山是岗仁波齐。而且,珠穆朗玛有圣母、女神的意思(实际上藏族现在常用此名作女子名,即卓玛,和珠穆是同音之转),法王更不可能用它来称呼自己。

      华北

      这里的华北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京津、山西、河南、山东等地。这片地域自古民风强悍,所谓燕赵悲歌之士,沧州尚武之乡,都是坐落在此。金庸小说里常常写到这里,但主角却往往是这里人的却很少,只有萧峰(勉强可以算河南人)、石破天(河南),还有基本以山西为背景的《鸳鸯刀》里的袁冠南。

      这里主要产人才的还得数河南,这和少林寺的关系当然密不可分。少林派乃是武林中最老的老字号,人才辈出,在《倚天屠龙记》里,天下豪杰知道谢逊被关在少林,都前去图谋,但没人能讨得什么好处。金庸书中凡提到少林,少林方丈都是众望所归的武林领袖。

      当然,河南还有招揽了众多豪杰的嵩山剑派,有武功极高的逍遥派掌门无涯子,有摩天崖的高手谢烟客,有绝情谷、甚至可能有独孤求败[1]……不经意的还会出现石破天这样的大高手。它还有一项重要人才资源,就是神医[2]:薛神医住在豫西山中,而“杀人神医”平一指则住在豫东开封。

      河北当然也很多高手,但好象是邪派居多,主要是黑木崖的朋友。日月神教的大高手如东方不败、任我行父女、向问天大多籍贯不明,如果勉强按他们教派所在地算做河北人才,那该地可一下多出许多一流高手。另外《倚天屠龙记》里提到的河间双煞也是邪派的大高手,《碧血剑》中则有程青竹为首的河北大盗,《雪山飞狐》中有天龙门,《笑傲江湖》有横行冀北,又投入嵩山派参与在龙泉谷围攻恒山派的司马、赵、张三名高手……说来真是正面人物不多。

      另外,还有比如太行山冲霄洞的谭公谭婆、《飞狐外传》里广平府北派太极门的孙刚峰,以及其他一些配角类的正派武林好汉。总的来说,河北一地出的似乎是草莽英雄居多。

      与河北相邻的京师,倒一向是武林高手聚会之地,比如《飞狐外传》里的北京武官和天下掌门人大会,《倚天屠龙记》群雄围绕着大都的万安寺斗争也极为剧烈,《射雕英雄传》中也有中都赵王府之战,《书剑恩仇录》有红花会大闹京城,《鹿鼎记》里写北京的地方更是占到全书的一半左右篇幅。然而,北京似乎向来是一个聚集之地,却不见有什么本地人才为武林贡献什么,这一点上来说实在乏善可陈。作为宫廷所在,北京倒是出产太后高手(假太后)、公主高手(九难)、王子高手(杨康),甚至大王高手(萧峰南院大王驻扎在北京),不过考察他们的武功渊源,都不是出自本地。

      山西除了《鸳鸯刀》里的晋阳大侠萧半和等人物外,可称道的就是《笑傲江湖》里的恒山派众人了,总算拜恒山地处山西所赐,有个了名门剑派。其他的人物就基本都是些小角色了,比如《白马啸西风》里的开镖局的吕梁三杰(严格来说其中的陈达海是辽东马贼,不算本地人才,只算引进的外援)、《天龙八部》里到少林寺挑衅的五台山清凉寺主持神山上人 、《鹿鼎记》里的五台山众僧人等等。基本上由于恒山和五台山是山西最能留住武林人物的地方,所以山西的高手总是僧尼居多。

      山东自古也是好汉特别多的地方,可是在金庸小说里,这里基本属于人才低密度地区,在华北几个地方里面,跟河南这样的老牌人才基地当然没的比,与河北、山西这样各有特色的高手隐伏的地方也不能比,甚至比不上北京这样只管引进人才的地方。

      山东比较称得上高手的,大概要数武定商家堡的商剑鸣一家,不过商剑鸣本人在一夜之间就被一个辽宁人胡一刀杀了,固然是因为没防备,但也足见不是第一流高手。《天龙八部》里的泰山 面判官单正及其五个儿子也算武林的知名人物,但在萧峰面前显然也不堪一击。固然《笑傲江湖》里是有泰山派,但该派武功似乎是五岳剑派中最差的,也不见有什么杰出人物。

      说起来,也有一批高手是山东籍的,就是周伯通和全真七子[3],但是金庸在小说中从不提起,既然他们主要是在终南山修习,事实上也只能算作陕西省的代表了。

      华北总的来说是人才辈出的地区,以《天龙八部》中乱石谷之战为例,袭击萧远山的21名高手都是全国选拔的,其中的少林方丈玄慈、丐帮帮主汪剑通、赵钱孙(河北人?)、山西的铁塔方大雄等都是出自华北,其他书中列出的人里面,还有浙江的智光和尚、江西杜二、安徽的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看上去好象南方的华东地区也出了不少人,可是华北的却明显武功高得多,最后活下来的四人,三人都出自华北。

      西北

      这里的西北仅指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地区。金庸小说的背景是北宋至清朝,这段时间中,西北都是全国相对贫苦的地方,但换个角度来看,倒是出产武林人才很丰富的地带。

      其中宁夏一带是较少高手的——除了《天龙八部》里的李秋水等以外,这一带就贡献了“西夏回人的弹腿”以及著名麻药“悲酥清风”。

      关于甘肃,金庸一般都偏重河西走廊,称“甘凉道”。而“甘凉道”是金庸小说一个重要舞台,只是唱戏的都不是本地人:比如赵敏与明教的绿柳山庄之战,红花会、霍青桐等各派势力在甘凉道的大小战斗,《白马啸西风》的甘凉道追杀,《天龙八部》全冠清派人在甘凉道截杀易大彪等。甘肃本地值得称道的人才产地只有东部的崆峒派,在《倚天屠龙记》中,该派杰出人物也不少,名列六大门派之一。

      但西北关键性的人才产地还是陕西。在射雕三部曲里,陕西都有武功极高的人才,如王重阳、周伯通、全真七子;林朝英、小龙女、杨过 ;以及杨过后人黄衫少女。陕西的人才集中主要得益于它的地理环境好——上面射雕三部曲中的高手都和终南山联系在一起,而华山也是出产高手极多,金庸书中有四个截然不同、彼此毫无瓜葛的华山派:

      1, 华山剑派的风清扬、令狐冲,主要研究剑法;

      2, 《碧血剑》里以袁承志为代表的华山派简直是天下最强的门派,即使到《鹿鼎记》的时代,归辛树一家也是顶尖高手,这一派剑法、拳法都有造诣;

      3, 《倚天屠龙记》里的华山派稍微差一点,但也是六大派之一,该派以刀法著称;

      4, 《飞狐外传》里还有“西岳华拳门”。

      西北有高手产出,就像矿藏一样,一般都非常集中于终南山、华山这两个富矿带,此外基本乏善可陈。

      华东

      华东即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浙江等地。其中的安徽、江西两地,除了神医胡青牛以外,实在没贡献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量级人物。福建也是闹“人才荒”的地方之一,虽然有莆田少林寺 和辟邪剑法,偶尔还出个福建建阳一字慧剑门的“剑神”卓不凡(《天龙八部》),或武功不怎么样的武夷派高手施琅,总的来说也没什么大人物。台湾虽然有陈近南和冯锡范这两大高手,但他们实际都是福建人,而且冯是昆仑派的,说到底还是出自中原武林一脉。

      当然,福建不是没高手,《笑傲江湖》中,创立“辟邪剑法”的林远图即是威震一时的大高手。他的师父——莆田少林寺的红叶禅师,也是武功修为一流的人物。更厉害的是《射雕英雄传》中写下《九阴真经》、天下无敌的大高手黄裳[4]。只可惜,他们往往都是后辈追叙的故事人物,从来没机会成为主角。

      江苏地处平原鱼米之乡,不要说山,连丘陵都不多,实在难得吸引武林高手来隐居或者开山立派 ,出的人才也是故苏慕容世家这样,讲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儒雅而不霸气。不过,如果要经营发财倒是个好地方,所以,长乐帮会在南北要冲镇江设立总舵。此外,就是韦小宝这样市井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无赖“高手”,或者茅十八(江北泰州五虎断门刀 门下)这样跑龙套的小角色。

      华东唯一的人才大产地是金庸的故乡——浙江。这里不但有名震天下的桃花岛东邪黄药师、黄蓉父女,还有江南七怪、有天鹰教的高手、有石梁派,甚至苗人凤还在浙南隐居过十年之久 。相对于华东的其他各地,浙江也是最重要的舞台。《射雕英雄传》自不必说,争夺屠龙刀的王盘山岛之战惊心动魄,囚禁乾隆于杭州六合塔、恒山派遭遇围攻的浙南龙泉谷之战、西湖地底梅庄之战、衢州破石梁派之战……这里发生的故事几乎比华东其他各地加起来还多。金庸对故乡的偏爱于此可见一斑。

      中南

      中南(湖北、湖南、两广、海南)地区和西北、华东的一个类似之处就是只有一个地方一枝独秀。在西北是陕西,在华东是浙江,在中南则是湖北。

      湖北之所以强在于武当派的威力。《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和武当七侠的武功在武林中达到的高度,还要胜过当年王重阳及全真七子。此外如《笑傲江湖》的冲虚道长、《侠客行》里的愚茶道长、《书剑恩仇录》里的张召重,均属当时的第一流高手。

      湖南没有那么好的自然条件,可称道的名山只有衡山。所以只有一个衡山剑派,但莫大先生也并非一流高手。倒是铁掌帮(崛起时还灭了同乡衡阳帮)的裘千仞,可称天下第六高手(前面是“天下五绝”),另外便是因为奇遇而练成正邪两派武功的狄云。

      两广地区的武林人才十分稀少[5],其中广西竟然没有一个可称道的高手。《鹿鼎记》中广西柳州赌场和柳江边的激战,其中也没有一个当地高手。广东稍微好一点,倒是有两个主角是广东人:袁承志(籍贯东莞)、袁紫衣(籍贯佛山),但他们两个都是从小离乡在外,也不见他们回乡做过什么贡献,属于外流人才。引进高手一名:吴六奇——但他其实只是在广东做官,籍贯和武功都和广东无关。此外也就只有恶霸凤天南等寥寥几人了。《侠客行》中武功极高的木岛主口音是“闽广一带人氏”,但也难确定,如果是广东人,那广东倒是能多一个大高手。

      至于海南,因为孤悬海外,只有在《天龙八部》灵鹫宫属下的洞主、岛主中,出了几个小配角,比如“海南岛五指山赤焰洞端木洞主”、珠崖双怪之类。

      西南

      西南(云贵川)各地中,贵州没什么高手 ,但贵州是古代所称“苗疆”(一般指湘西、桂北、滇东及贵州)的主要地带。苗疆的使毒倒是天下闻名,几乎每个武侠作家都会写到的。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提到的“金蚕蛊毒”的苗疆,或许便是贵州一带。在《鸳鸯刀》里,还隐约提到一个并未出场的“贵州安香堡出名的女魔头”五毒圣姑,是天下知名的使毒高手。在古龙和温瑞安小说中,蜀中唐门则是天下暗器和用毒的泰斗。

      但总的看来,用毒人才集中的地方还是云南,有五毒教(何惕守)、五仙教 (蓝凤凰),还有神农帮。在《飞狐外传》第2回,还出现过一个人物蒋调侯,他并非主要角色,但书中苗人凤却承认:“云南蒋氏毒针天下闻名。”

      《飞狐外传》中,程灵素等隐居洞庭湖边,离开云南当然有一段距离,但是传统上来说也离苗疆不远,何况也是小说情节需要,否则苗人凤决无可救。而且该书中谈到的许多厉害毒药也是来自西南一带,如慕容景岳搜集云贵的“桃花瘴”之毒、还有贵州苗人的“碧蚕毒蛊”(俱见第20回)。

      金庸的小说中,关于使毒的高手,还有一个特点,即他们大多是女子——无论是五毒圣姑、何惕守、蓝凤凰、程灵素,还是王难姑,男高手似乎除了程灵素的师父无嗔及石万嗔,很少有人。这些女子甚至还多半带一点西南少数民族的背景,这可能和历史上西南的瘴毒传说有关。

      云南除了使毒之外,赫赫有名的便是大理段氏,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冠绝天下。段誉靠着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便能挤身于第一流高手的行列;段延庆能成天下第一大恶人,没有一阳指绝对不行;而一灯大师也是同样靠家传一阳指成为“天下五绝”中的南帝(还蝉联了一届,只是称号改为“南僧”了)。

      当然,云南还有众多的其他人才——尽管或许不是一流高手,比如枯荣大师、高升泰、段正淳、大理四大护卫、渔樵耕读四大弟子、无量剑派、沐王府众人、吴三桂手下的杨溢之等人(其中一些人武功出自辽东金顶门)……还有华赫艮这样人才难得的地道挖掘高手,实在是不胜枚举。此外,金庸还在《碧血剑》中稍稍提到了点苍剑派,虽然没作铺陈,却推许为天下四大剑派之一 。

      四川同样是人才相当之多的地区,原因之一是峨眉、青城两大门派高手辈出。《倚天屠龙记》中灭绝师太和周芷若领导下的峨眉派在六大派中仅次于少林、武当,而明显高于昆仑、华山、崆峒三派。但在《笑傲江湖》中,峨眉派却与佛家武功无关,更无尼姑,却变成一个道家流派,虽然“洁身自好,不理江湖上的闲事,声名极佳”(第18回),但显然不是一流的门派——其派中的好手松纹道人被向问天讥讽为不屑于一骗的“小脚色”。

      在金庸小说里,有竟然有四个截然不同的青城派。一个是《天龙八部》中使用独门兵器“雷公轰”的青城派,但这一派名声不响,而且选拔弟子有狭隘地域观念,只招收四川人,想必后来渐渐衰落;第二个是余沧海为掌门的青城剑派,在《笑傲江湖》里,青城剑派武功、人才都堪与五岳剑派并列;第三个是《书剑恩仇录》中的常赫志、常伯志兄弟,他们是“青城派慧侣道人”的徒弟,但主要武功却既不是雷公轰,也不是剑法,而是黑沙掌。第四个是《鹿鼎记》中偶尔提到一笔的一个门派,却以刀法见称 。

      金庸笔下的四川武林人物,和古龙完全不同,基本上金庸是偏向传统的川西峨眉、青城两派,而古龙却是常提到川东的两个门派:蜀中唐门和“巴山回风舞柳剑法”的顾道人一派。

      结语

      金庸著作基本以全中国为舞台(西藏可能是其中唯一一个没作为舞台背景的地方),书中武林人物也出自各地,杂彩纷呈。但总体上看,偏重北方(例如《倚天屠龙记》中作为白道中坚、围攻明教的中原六大门派,全在长江以北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则其故乡浙江是最重要的舞台和人才产地,南方两广、福建很受忽视。后来温瑞安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其《神州奇侠》系列便以“两广豪杰”开篇。

      [1]《神雕侠侣》第26回,独孤求败“剑冢”中第一把剑旁写“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则其未成年时在河朔一带活动,看来也可能是河北人。但这里暂且还是按他的隐居地算做河南高手。

      [2]金庸笔下的神医大多有邪魔外道的背景,平一指和胡青牛不必说都是属于“邪教”,而薛慕华所属的逍遥派实际上也不在当时名门正派者眼中。另外,《侠客行》中的贝海石也是黑帮的首脑,与白道判然两途。

      [3]参见金庸自撰的《关于“全真教”》(《射雕英雄传》附录二),据此,周伯通和马钰、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都是同乡,即山东宁海州人,剩下的丘处机是登州栖霞人,刘处玄是东莱人。因此,周伯通和全真七子都是山东胶东半岛一带的人。

      [4]《射雕英雄传》第16回叙述到黄裳的故事的时候并未提到他的籍贯。但历史上黄裳实有其人,他是福建延平(今福建南平)人,活了86岁(1044-1130),倒也符合书中说的他长寿的说法。只是故事中说他政和年间(1111-1117)才练武,此时他已70岁,当然不可能,遑论此后又在荒山研究武功四十多年了。

      [5]梁羽生和古龙的书中也很少提到两广地区的人物,直到温瑞安写《神州奇侠》系列才开始写到“两广十虎”、南海派也写得较多一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