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文化名人之李零、钱理群讲述的2007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2-2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李零

      作品主题:国学

      2007年主要成就:《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引发了一场关于儒学的大讨论。

      2007年感言:我自己的事,用不着总结。中国还有人在。

      我出了本书,《丧家狗》,老老实实读《论语》,认真而费力。承读者不弃,居然有很多人支持。我发现,凡是有口正气的人、脑子明白的人,都说这是好书,我感谢,真的非常感谢。有人乱骂。骂人不叫辩论。我忙我的,没工夫搭理,也不值得搭理。我压根儿就没想让他们高兴。 我的书,最近加印,前面加了幅图。我希望,大家好好读读《史记》,好好看看《圣迹图》,别再没事起哄,连孔子的话都骂。 采访、上电视,有些活动跟耍猴似的,没必要参加。比如某报,有一男的和一女的,几次要采访,我都拒绝。我不回答,他们自己答。比如最近登出的文化大事记,涉及我的那段,完全是一面之辞,哪有一点客观性、公正性,通篇都是骂人话。我什么时候一直在回击?他们骂我一年,我说什么了?幸亏我拒绝了他们的采访。 又是年终,说什么好?

      20世纪,只发生过两件事,前50年,两次战争逼出两次革命。要告别革命的,别忘了革命打哪里来。革命是战争的继续,世界被撕成两半,双方,冷枪顶着热脑门,一顶就是50年。我们还没回过味儿,新世纪就来临了。小时候,我们都盼21世纪。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世界,依然灾难深重。镇邪的东西没有了,一切恶势力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回来了。我不是一个动不动就能自我感动的人。我已经过了那个年龄。7年过去了,每年都一样,没什么令人感动的事。过去的就过去了,没什么好收藏。

      这两年的“国学热”,我感觉是虚火中烧,早该吃泻药。中国最最天人合一最最人人和谐说,东方(中国)之道德(比如孝)将大行于天下说,枢轴时代即孔子时代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共选孔子为世界第一思想家说,五四运动造成中国文化断裂说,全世界人民等待孔子解救说,传统文化独存港台说,四小龙靠儒家文化发财说(以及日本靠《孙子兵法》发财说),还有文化主体说,立教立宪说,重整道德说,制礼作乐说,文艺复兴说(不是回归古典,而是重返中世纪),传统文化产业化说,拿来主义变送去主义说,太多的假传圣旨,太多的假托民意,骨子里虚伪透顶。打什么金字招牌?我一眼就看穿了。别糟蹋孔子了。

      现在的大众,心里没着没落。各种热乘虚而入。这个世界,我也茫然。但我坚守的一点是,绝不能欺骗群众。现在的饭馆,就卖三道菜,第一道谁都知道。现在添俩菜,也不是什么新菜。一道是上帝或其他救世主,一道是传统文化。聪明的知识分子告你说,咱们中国人的胃,还是吃中餐最好。 “国学热”不是自发功,传统文化也没溶化在人民群众的血液中(当年的“气功热”也不是群众搞起来的)。群众只是传“热”的导体而已。群众当然要吃饭,但精神食粮靠知识分子发。历史上,君蒙民,民蒙君,是常有的事。内圣外王型的知识分子夹当间儿,欺上瞒下,罗圈骗。但愚民者必为民愚。30年前的事,我还记着。

      国学除了受到大众的追捧,其实在学术层面的东西极少。热的意思是发烧,不读书,光发烧。我参加过一些会,热《论语》的不读《论语》,弘扬传统的不讲传统,哪怕听点宋明理学、冯友兰,啥都没有,光剩振臂呼口号了。他们热衷的是假传统,伪道德。

      2008年,要问我有什么写作计划的话,出了再说吧。

      钱理群

      作品主题:思想

      2007年主要成就:在钱理群的学术著作中,《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2007年感言:我存在着,我努力着,我们又互相搀扶着。

      2007年,我开心和不开心的事都与书有关,今年出了不少书,但有些书出来,让我觉得不是很满意。

      《我的精神自传》是对自己的回顾,另外是关注20世纪精神史,讨论19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问题。很多人都意识到了,“知识分子”这个形象已经有些模糊了,不像过去那么特征明显,这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今天需要鲁迅的原因。鲁迅作为知识分子在今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拒绝收编:不被体制收编,也不企图收编读者,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我的精神自传》属于思想学术类图书,这本书整体带有很强的自我反省、反思性,都是自我追问、自我假设,也充满了困惑。但是我觉得这些问题也是今天年轻一代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反省。把这些问题都提出来,希望和读者一起重新直面这些问题,探索这些问题。这是所有学术思想类图书希望提供给读者的阅读收获。我想读者并不需要一个真理的宣示者,更需要一个真理的探索者,我也不是真理的占有者。我把生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启发读者思考,他们再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就像鲁迅所做的,不企图去收编读者,不做真理的占有者,有些问题或许永远不可能有答案,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在探索和行走的过程中实现的。我们不能后退,不能埋怨,而是永远往前走,眼睛往前看,往下看。

      对于今年的“国学热”,我认为背景很复杂,有意识形态的推动,也有知识分子的助力,有商业的操作,还有国人的心理渴求,是多方因素综合形成的现象。我并不反对学传统文化,但我认为学之前得把心态放平,把孔子还原成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孔子,反对把孔子意识形态化、宗教化、商业化,我们要追随的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而不是一个“治国平天下”的圣人。

      国学热应该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主张读者去读原著,否则很容易被误导,不会带来正面的结果,现在《论语》解读类图书很多,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是个悲剧,他被捧得很高,却没有人认真读他的书。对于文学创作,简单地来说,存在着两个大的问题: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匮乏,文学批判力的削弱。

      2007年,我一直在做民间思想史的研究,2008年也还会继续这项工作。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