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2007文坛这些事儿:倒于事件 争论孔子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7-12-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7年的文坛,与2006年相比,平静多了。

      2006年,从新年伊始的韩白之争到拔牙事件,从学术娱乐化到郭敬明的抄袭事件,从梨花体事件到中国文坛的现状问题,直至2006年年末出炉的“作家富豪榜”事件,中国文坛整整一年话题不断。有意思的是,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以文字为武器、以网络为阵地、以媒体为催化剂、以言论自由做掩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的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中国传统话语的结构:一直以来掌握着话语权的精英们开始让位于网民。

      而到了2007年,除了“‘80后’入作协”和“‘倒于’事件”是新鲜事之外,其他的都是由来已久或者悬而未决的问题了:关于王朔的争论从1990年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除非他“消停”的时候;关于孔子是圣人还是凡人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五四”时代就开始争辩了;教材改革从解放后至今也有八九茬了,每一次都成为全民话题;如果说去年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有话题性,那么今年多个文坛榜单就让人觉得有些“无聊”了,何况制榜人自己都承认“与文学无关,与精神价值无关”,那更与文坛无关了;最后是当代文学“死亡论”和“垃圾论”,大半年里就发生过三次大讨论,至于一些小讨论,在媒体就从来没断过。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2007年的文坛,还真不好说,这些事只是文坛的这些事儿,只是文坛在这一年行进当中的少许痕迹。如此而已。

      王朔复出

      作秀还是直率,痞子行为还是赤子心态

      事件描述:2007年,发生在文坛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王朔归来――骂声一如既往地尖刻,作品一反常态地“玄”“晕”。

      从2000年出版《看上去很美》以后,王朔除了间或骂过几个人之外,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蛰隐了6年。直到2006年12 月26 日,王朔出现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为 19岁的新演员王子文合同纠纷案充当代理人,力挺王子文和中国国际总公司中视影视制作公司解除“不公平合约”。王朔自己解释是为朋友打抱不平,而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的目的会如此简单。于是,揣测王朔帮人的背后动机成了一个热门事件,那些对文坛运作了解的人猜测 “王朔要再度发表作品了”,那些文坛外的人却纷纷揣测王朔此举“到底唱的是哪一出”。不管怎么样,网络上已经制作出“王朔归来”的标题,2007年文坛的第一件“大事”正式拉开序幕。

      1月17日,《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以《王朔的思想武器》为题,对王朔进行了长篇专访,1月18日,南方周末发表了《王朔:张艺谋是第一个买我剧本的人》一文,于是全国的媒体先后加入到“解读王朔”的行列中。王朔归来不管有什么目的,但对于媒体而言,就像《三联》说的:“最早利用商业传媒和读者舆论的作家当属王朔,所以这种动机猜测也不算是空穴来风或小人之心,从他的小说和电视剧作为最早的大众文化作品广为传播开始,无论他的写作如何真诚严肃,如何表达他的感受和理念,解读他这个人却永远是一种事件。”

      解读王朔之余,王朔自己也在干着两件事,“尽力”地为媒体提供新闻素材:首先,以“无知者无畏”为旗的王朔,依然用他那种具有攻击性的恣意畅言对当下的文化现象及热点人物进行了猛烈批评,涉及的范围涵盖文坛名人(如余秋雨、舒乙、刘心武、北村、邱华栋、张承志等)、电影导演(张艺谋、冯小刚、贾樟柯等)、“80后”(郭敬明等)、相声演员(常宽的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等等。总之,不管是娱乐事件还是社会事件,王朔都充当着文化评论人的角色。

      另外,不管王朔高调地帮助朋友与新书出版是否有关联,不出人们所料的是,3月中旬,他的新作《我的千岁寒》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王朔在该书序言中强调“这部作品让汉语有时态”、“这是给高级知识分子看的”,并宣扬“世界一切都是物质造成的”高深理念,遗憾的是,读者似乎并不买账,纷纷表示“看不懂”,因此与365万元的高额版税相比,销量要落后很多。与《我的千岁寒》天壤之别的是,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致女儿书》销量出奇地好,读者在这本书里看不到尖酸刻薄的王朔,而只有一个温情流露、不断忏悔的普通父亲形象,“很多心思对你说才说得清,比自言自语更流畅,几次停下来想把这本书变成给你的长信。坦白也需要一个对象,只有你可以使我掏心掏肝。如果我还希望一个读者读到我的心声,那也只是你”。

      影响指数:★★★★★

      点评:王朔的一切行为,有人认为是作秀、炒作,是自大狷狂,因此总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因此有人骂王朔是“痞子”;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批评一种大众文化的保守和庸俗的风气,是真性情和直率的体现。但是,要总结王朔的2007年,《新周刊》“出了两本书,说了N吨话”的评价最是恰当不过了。

      评价孔子

      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

      事件描述:近几年,重解经典、重读经典蔚然成风,传统经典成了民间到学界到政府各阶层都很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直被奉为“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为万世而不悖”的儒家经典――《论语》及其创造者孔子的地位也到了让人顶礼膜拜的地步,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更是被称为了“圣人”。而在5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作者李零引用《史记》等典藉上评价孔子是“丧家狗”的说法,彻底颠覆了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形象,他在序言中写道:“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首先有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凄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这种对孔子的评价,使得新儒学一些代表在国内知名的儒家网站儒学联合论坛、木铎论坛等网站上,特别开辟专集,对李零《丧家狗》进行批评,其中《原道》主编陈明的批评极为激烈并具有代表性。陈明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纪录被转载到网络上后,引来儒家阵营的一片叫好声。继之,陈明又发表了题为《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的长文,对李零新著《丧家狗》用这样一个等式来加以概括描述:“作家的文采加训诂学家的眼界加愤青的心态”。陈明说,李零将孔子描述为丧家狗,则是把自己的心态和心量当成了孔子的精神和事业。

      一时间,围绕“如何评价孔子”的问题争论不休,并分成两个阵营:一派是以陈明、蒋庆、康晓光为代表,针对孔子现在是“人造孔子”的说法,他们认为,“人造孔子”不仅不是“特没劲”,反而是极富价值:历史为什么不造墨子韩非,而选择孔子?如果不造孔子,历史社会又会呈现怎样一种图景?近代为什么不造了?今天,现代性深入全球化扩展的语境里怎么又有人(如费孝通等)重提再造孔子?海外教汉语的学校为什么以孔子命名?而以李零、钱理群、黄坚等人为代表的认为,孔子全盘圣化的结果,是孔子从一个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变身为言谈举止、心理、思想、实践无不合道、毫无瑕疵,只有光辉照人的超凡入圣者。

      影响指数:★★★★☆

      点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也应有一千个孔子。别人如何评价也都只是代表他个人的观点,热爱孔子热爱《论语》的人最应该做的,就是自己去读原著,获得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倒于”事件

      为了普及经典

      事件描述:在凭借着《百家讲坛》和《〈论语〉心得》于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媒体红人后,一场声势浩大的“倒于”行动也即将上演。

      3月2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生徐晋如联合其他8位博士生在网上发表了《吁请媒体停止对于丹之流的过分吹捧》的文章:“当有人抱着‘尼姑的光头,别人摸得我摸不得’这种心态,把手伸向《论语》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只能涌现出孔夫子的谆谆教诲‘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就是沸沸扬扬的“十博士‘倒于’事件”。

      4月,“倒于”事件已经不局限在网络与媒体的争论了,并且演变成了出书批判于丹的高潮:一本由徐晋如、杨吴鸥主编的《解“毒”于丹》由中国物资出版社推出不久,科技文献出版社也推出了两本批判《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书:《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此外还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当〈论语〉遭遇于丹》。每本书中都逐条批驳于丹的“错误”,声称要还原经典的原貌。

      《当〈论语〉遭遇于丹》的作者马千里表示:“于丹对《论语》的理解差之万里,《论语》是一部反映孔学政治伦理哲学的著作,属于哲学范畴,当然可以给人在很多方面的启示,但要说孔子是‘教人们如何快乐的’,《论语》是‘快乐读本’,就不着边际了。” 不过“倒于”事件也被一些评论者理解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哗众取宠,借指正于丹的纰漏,制造一点轰动效应”。

      当外界在质疑和反驳声中吵得热火朝天时,当事人于丹却表现得非常大度,在回应“倒于”事件时,于丹首先表示了对这些博士的尊重,她说觉得他们很可爱,都是对文化有使命感的人。但文化本就分精英的塔尖文化与底层大众文化。大众也有分享经典的权利,所谓“论语心得”,即心有所得,不管是大妈还是小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心得。自己所讲的内容不一定每句都正确,而目的在于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度。对于一直所存在的质疑声音,于丹称自己从未生气,因为有人和她一样为文化认真。

      影响指数:★★★★★

      点评:其实不管是于丹,还是“倒于”派,他们的出发点都一样:都希望传统经典普及。不过前者照顾的是大众,而后者从纯学术的立场出发的,追求的是学理性。

      炮轰文坛

      死亡论和垃圾厂

      事件描述:去年12月,德国汉学家顾彬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特别小……”等过激言辞炮轰中国文学之后,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汉学大会上,他又将中国当代文学比作廉价的“二锅头”,而把中国现代文学比作“五粮液”,并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不专业”的问题出在不懂外语上。此语一出,立即遭到了了中国学者和作家的强烈抗议。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当场批顾彬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是哗众取宠,凭感觉说话,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柠则反唇相讥:“中国的评论家和理论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五粮液,外国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二锅头。就像我们对德国文学的了解一样,顾彬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也不过是皮毛。”而顾彬所否定的莫言,则对他的批评不置可否,他表示“随他去吧”。但文学界也有一些学者表示了肯定意见,如肖鹰撰文《顾彬不值得认真对待吗》,他认为应该下决心静气地分析顾彬的批评意见,当前中国文学确实存在低俗化趋向,而且当代作家无疑有轻视语言和滥用语言之嫌,更重要的是,作家对语言轻视的背后深藏的是对文学本身的轻浮心态。

      本以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争论要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在7月,著名文化评论家朱大可再把矛头对准当代文学,他认为中国文坛空心化,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的垃圾厂。早在1988年,他就提出了“文学的死亡”,在他看来,空心化是当时文坛的弊病,而垃圾化在当时已有预兆。当年,人们对他的观点置若罔闻,但现在,这篇20年前的文章,似乎成为对目前中国文坛的准确预言。

      影响指数:★★★★

      点评:在半年多时间里,关于当代文学命运的争论就上演了三次,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绝对是有问题的,至于到没到“死了”或者成为“垃圾”的程度又另说。

      “80后”入作协

      考量人品还是考量市场

      事件描述:7月10日,《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以《“80后”纷纷加入作协:是求认同还是被“招安”?》为题率先报道了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蒋峰等10位“80后”作家加入作协这一事件。尽管中国作协每年都会吸收新会员,但因为今年是接纳了一批屡受争议的“80后”作家,许多媒体把它作为一个大新闻而纷纷加入到报道行列中来,制造了“‘80后’作家入作协”事件。“80后”被称为“赢得了市场,失去了文坛”的一代,他们在取得了市场成功的同时,一直在文坛主流之外,因此得到作协的认可,成了“80后”在文学路上的一个追求。

      正因为“80后”饱受争议,所以很多人对作协此举表示了抗议,争议最大的当属郭敬明。作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没有人怀疑他的才华,也没有人去质疑他的市场号召力,但他的抄袭行为却让人反感,影响恶劣。

      著名作家陆天明对郭敬明入作协就表示强烈反对:“中国作协不是一个俱乐部,如果不管此人道德怎样,只要能发表作品就吸收,那中国作协就连俱乐部都不如了。中国作协不能是小偷的天下,郭敬明抄袭了,如果他愿意改正,那么还可以考虑,但他没有认错,这个小偷的认错态度不好。不能因为他是‘80后’,作品有市场,就将他吸收进来,这是对中国作协的一种侮辱。我希望作协能从爱护作家,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但更多的人对郭敬明表示了宽容,郭敬明的“重量级推荐人”王蒙在承认郭敬明有污点的同时,对此事持赞成态度:“大家别把推荐进作协看得多重,不用把什么事情都掺和到一起考虑。写作是一个行业,你从事这个行业,出了书,还有人看,就可以入作协。” 作为郭敬明加入作协的另一介绍人,陈晓明承认今年6月初在郭敬明申请加入作协的表格中,给予郑重推荐。陈晓明认为,“郭敬明是80后作家中最突出的代表,在青少年读者群中极具影响力,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相当多的少年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郭敬明的作品写出了这个时代文学所具有的新的品质和感染力,其影响力和文学水准都足以使他具备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资格。”对于郭敬明“抄袭”的品格争议,陈晓明宽容地说:“年轻人做事总有疏漏的地方,我们应该以关怀、教育、培养、帮助为主,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一棍子打死。”

      影响指数:★★★★

      点评: 正像评论分析:“80后”进入市场而没进入文坛,此次中国作家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他们,标志着“80后”不但进入了文坛,而且还进入了主流阵地。从某种角度来说,无论对中国作协还是对“80后”群体,这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教改事件

      是新版教材不合理,还是观念不开放

      事件描述:2007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关于新版教科书引发的争议不断。首先是北京一套全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引起了各方关注,在这套教材里,没有了阿Q和陈焕生;“孔雀”不再南飞;许多传统的文言文名篇被删除;金庸的《雪山飞狐》代替了鲁迅的《阿Q正传》,更是引发一场有关“金庸是否代替鲁迅”口水战;在许多老师都抱怨看不懂学生作文里的网络语言时,在这套教材中,一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进入了课本。其实历次语文教材改革都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论:如《狼牙山五壮士》、《出师表》是否被删除;周杰伦的歌词、刘翔等明星是否应被收入教材;作家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了入选教材的当代长篇小说,然而由于小说中有一些关于性的描写,因此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担忧……

      此外,关于历史课本的争议也很大。在北京地区新投入使用的岳麓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因为“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内容的变化被媒体报道以后,引发了广泛的争论。被称为“酝酿了八年的进步”的上海“二期课改”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因为2006年9月1日《纽约时报》的报道――《毛去哪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在国内引发的风波,试用3年后、正式使用不到一年,被上海市教委决定从今年9月起停止使用,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短命的教科书。

      纵观这种种争论,不管是认为新教材“适应了时代需要”的支持派,还是认为“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的反对派,首先都承认了教材的意义和作用。至于这分歧背后是因为变动后的教材本身不合理也好,亦或是众口难调使然也好。

      影响指数:★★★★

      点评: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教育领域的传统审美观已然悄悄转变,虽然这一转变姿态还称不上多么开放,步子迈得也并不算大,伴随而来的还有种种非议,但观念已经在更新了。

      文坛榜单

      无聊炒作惹人厌,入榜作家不买账

      事件描述:以前,跟文坛相关的排行榜,也就一个“图书排行榜”,但继去年年末“作家富豪榜”出炉之后,就开始流行给作家打榜。今年跟作家有关的排行榜就出了三个:“中国作家富豪榜”、“中国作家实力榜”和“中国最具商业价值作家榜”。尽管每个榜单出炉,总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使得文坛榜单成为本年度的一大文化事件,但其权威性、公正性实在值得商榷。

      首先是9月份“中国作家实力榜”出炉,由包括朱大可在内的10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朱大可说,进行这个评选首先不能混淆概念,作家的实力、影响力和赚钱的能力是三个不同概念,有实力的作家在今天未必最有影响力,他认为制作这样一个榜单,要比之前的富豪榜有很大飞跃。尽管如此,但 “实力榜”还是被人看作无厘头:“写作不是打擂台,那么‘实力’二字从何谈起?又有什么量化的指标吗?如果不量化,又怎么排座次呢?”

      接下来说说11月发布的“2007中国作家富豪榜”,“80后”作家郭敬明以1100万元版税位居榜首,于丹以1060万元版税居次席。这些数据虽然吸引了一点儿眼球,不过进榜人一点都不兴奋,要么是置之不理,要么是矢口否认,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财不外露”的想法使然,委实是榜上的数字和自己的实际收入差距太大,对于自己以380万进榜,韩寒说:“我一年的收入也就200万元多点。”陆天明惊闻自己250万元收入入榜,更是震惊,因为实际收入与榜上数字相差上百倍。

      最后来看看11月底公布的“中国最具商业价值作家榜”,根据由10位出版人组成的提名团投票,安妮宝贝、郭敬明、余秋雨、王朔、当年明月、易中天等人位列“中国最具商业价值作家”前十位,此榜单一出,几乎无人关注。获得8票的余华说:“千万别把这种榜当回事儿,现在各种无聊的榜单层出不穷,我觉得跟我毫无关系。如今拿作家的收入说事儿的榜单多的是,以前也许一两年出一个,现在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出来这么一个,我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炒作价值。”

      影响指数:★★★

      点评:文坛榜单之所以入选本年度文化事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实在是因为太“无聊”而入选。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