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4月开始举办的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主体纪念活动已圆满结束。纪念活动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获“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国话剧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重温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大家认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论述,为今后的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会代表在回顾和总结中国话剧百年光辉历程的同时,围绕话剧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作用、话剧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进行研讨,对于当代话剧艺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话剧艺术院团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话剧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传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发言摘登于此,以飨读者。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百年话剧传统的坚守与弘扬 文化部艺术司司 长于平 今年年初,我曾以《思想的雷电精神的光》为题,论及了“百年话剧的几点启示”。其中谈到,中国在20世纪早春出现的这种演剧样式,是比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早出十余年的“新文化活动”。后来,在对中国现代演剧活动演进历程的考察思索中,我注意到,话剧是第一次对现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这种演剧文化之所以能对中国旧剧(戏曲)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不在于其构成形态而在于其思想倾向。也就是说,中国旧剧无法解决女性叛逆和解放的课题,而现代中国话剧的奠基者,是为着解决上述课题来认同这一外来的“新演剧”的。他们追随“娜拉”的出走,实现了自己成为“中国易卜生”的人生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歌剧、交响乐和芭蕾舞成为第二次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这次影响的着眼点,不在于“新思想”冲决“旧观念”,而在于“高品位”引导“浅层次”。这或许是我们由革命战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内在需求,是经济建设对相应文化建设的必然召唤。记得在建国10周年(1959年)之际,担任过我国戏剧界领导工作的吴雪同志,曾惊异于芭蕾舞以及中国民族舞剧的惊人业绩,认为很值得话剧同行学习。我不知道这时的话剧界是否会为“易卜生还是莎士比亚”的选择所困扰,但失去“社会问题”关注的话剧似乎有点迷茫——尽管我们在话剧民族化方面开始取得骄人的业绩。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之后,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来演剧文化是音乐剧。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工业文明、都市文明乃至当代科技文明所衍生的演剧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文化市场”和“文化工业”理念而至的演剧文化的挑战。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话剧艺术仍然赓续着“民族化”的使命之时——比如时空的虚拟性和假定性、叙述的方言化和肢体化,我们事实上又同时面对着“市场化”和“科技化”的挑战,而这一挑战的本质是要我们在强化娱乐之功能的同时弱化表演之本体。特别是电影、电视乃至电脑网络等视频演艺的发达,使话剧在回望百年传统之时,需要从功能到结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恒定的坚守。 在我看来,我们对百年话剧传统的坚守和弘扬,特别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我们要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有的艺术史家认为,舞台表演艺术可以粗分为两大类,即音乐的和非音乐的。非音乐的即指话剧,也即其表现手段更贴近日常生活形态。可以说,坚守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不仅为话剧百年传统所印证,更是话剧艺术本体手段的“用武之地”。坚守这个原则,不是一般地关注现实,而是要关注普适性的、前沿性的“社会问题”;不是一般地认识现实,而是要为着改造现实去认识、去揭示现实。其二,我们要坚守英雄主义的理想人格建构。所谓英雄主义,在此要强调的是对世俗人性的超越和理想人格的建构。既然我们认识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现实,我们就要有来自现实又能引领现实的理想人格建构。事实上,我们当下许多优秀的话剧作品,无论是轰轰烈烈的还是平平淡淡的,无论是忧忧怨怨的还是坦坦荡荡的,无论是真真切切的还是迷迷朦朦的,都建构起了某种理想人格。即便是依托历史人物的衣钵,也仍然是为着对现实加以引领。这种英雄主义的理想人格建构是中国话剧无法摆脱、当然更是无必要摆脱的“情结”。其三,我们要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但考量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知道它已然是我们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它还将成为维系我们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指引我们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事实上,中国话剧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华民族启蒙和救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在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就在传播和维护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方面面。对于当下的中国话剧,提出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传承百年话剧革命传统的需要。可以说,坚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是我们话剧艺术创作原则和理想人格建构的要求使然。此次总结话剧百年活动的全国话剧工作会,正值十七大落幕之际召开,我们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守与弘扬我们百年话剧传统,正是对这一号召的积极响应。我们将欣喜地看到:祖国发展潮平岸阔,话剧建设风正帆悬。 以人为本是话剧生命力的所在 国家话剧院院长 赵有亮 中国当代社会正在经历着极其深刻的变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理念,成为我们的国家与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标志。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工作报告中,强调文艺要更多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崭新的词语就是以人为本在文艺领域的深刻体现。这也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当代话剧的本质。 话剧百年的历史道路已经显示出这样一条规律,以人为本是话剧生命力的所在。早期中国话剧对“人”的发现酝酿了二十多年,之后终于出现了标志着中国话剧成熟的作品《雷雨》。《雷雨》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真正发现了“人”,也就是中国话剧真正发现了“人”———在人的各种不同的命运轨迹里,包含着深刻的、丰富的、社会的、本性的底蕴。《雷雨》自身蕴涵着超越不同时代的生命力,与《俄狄浦斯王》一样,这个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对人的诡异命运的深层追索。这正是话剧的本体功能,话剧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文化的意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对戏剧文化而言,“以人为本”是戏剧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因为人是历史的、社会的、情感的、思想的、本性的载体,只有在戏剧舞台上深刻而又精彩地表现了人,才能使戏剧真正成为时代的画卷。 令人兴奋的是,在中国话剧就要开始第二个一百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了,这些作品无不闪烁着以人为本的光辉。在《立秋》里,从马洪翰失败的黑色背景里,我们却看到了诚信的灿烂光辉;在《黄土谣》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平凡死亡所引发出来的非凡活力;在《马蹄声碎》里,五个女战士把阴柔的美好与阳刚的壮烈交织在一起,绘制出长征中的女性这样一幅绝美画卷,揭示了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战士;《郭双印连他乡党》中,创作者以陕西农民特有的情感表达,从一个像黄土一样普通的村干部的奋斗与死亡里,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必然复兴的巨大力量;在《矸子山》中,主人公老秦的谎言显示了最高的善良,最高的真诚,最高的责任,最高的使命;在《天籁》里,主人公田富贵对革命胜利的追求与对爱情的追求、对文化的追求是同步的,显示了革命战争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为了文明,显示了革命与文化的深刻内蕴……所有这些优秀的话剧新作无不倾注了全部力量,去挖掘人的独特命运,去描绘独特命运的变化轨迹,去呈现独特的情感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如今,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深刻的变革为话剧发挥其本体功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走向新型社会的过程中,人的命运、人的品格、人的内心世界,必将发生重大甚至是激烈的变化,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出现巨大的调整,在趋向大和谐的总过程中,必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心灵冲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命运将更为丰富多彩,这就为话剧舞台提供了更丰厚、更深刻、更异彩纷呈的内容。这是话剧艺术发展的空前巨大的机遇。 为了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努力继承和发展中国话剧的光荣传统,让话剧艺术成为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话剧艺术家应当深入观察社会各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努力发现蕴涵着时代特殊内容的人,把人民放在话剧创作和话剧表现的主体地位。(二)精心培育话剧创作队伍,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去发现和培育优秀的话剧艺术家,特别是优秀的剧作家。这是国家话剧院今后重大的战略任务。(三)在努力关注现实生活,进行现实题材原创创作的同时,应当继续鼓励话剧舞台上经典作品的上演,给我们的话剧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也有益于广大观众提高对话剧艺术的鉴赏能力。国家话剧院今年上演了一批国内外经典话剧,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应,获得了同行和广大观众的赞赏。(四)我们应当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容许不同流派、不同样式的戏剧艺术进行平等的竞争,真正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竞争的获益者是话剧艺术本身和广大人民群众,不要害怕艺术上的离经叛道,时间和观众是最好的裁判。(五)话剧生产的体制和机制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深入改革,只有认真理解并且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才能把话剧的改革引向繁荣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话剧舞台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尽情发挥其本体功能,和观众一起探索生命状态和生命价值,在丰富多彩的命运中追索高尚与文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当代话剧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当代话剧把以人为本作为总主题(广义),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任鸣 2007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盛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年内安排公演了22部保留剧目和新创剧目,并成功举办了各项纪念活动。 (一)为配合“中国话剧百年”纪念活动,先后创排、复排、演出了《我这一辈子》、《蔡文姬》、《全家福》、《骆驼祥子》、《哗变》、《有一种毒药》、《我爱桃花》等大小剧目,并顺利完成了《茶馆》赴港澳、《北京人》赴新加坡等文化交流演出任务,凸现了“中国话剧百年”的喜庆气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话剧百年展”,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向参观者展现了中国话剧艺术从1907年至2007年的百年发展历程。(三)配合纪念活动,先后编辑出版了《〈蔡文姬〉的舞台艺术》等六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图书,受到业内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称赞。(四)摄制了《欧阳山尊》等多部以展现老一代戏剧工作者艺术人生和崇高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电视专题片。(五)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如6月份和10月份先后举行的《〈蔡文姬〉的舞台艺术》等三部学术性图书出版座谈会、戏剧博物馆开馆仪式、“中国话剧百年展”开幕式及《北京人艺舞台美术集》出版座谈研讨会等,将纪念活动步步推向高潮。 当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乘党的十七大的东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以迎接奥运会和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认真抓好若干部反映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的优秀话剧作品,为建设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繁荣文化市场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进行艺术生产和艺术建设。以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为契机,通过上演一批经典保留剧目和新创剧目,起到对内锻炼艺术人才队伍、对外展示话剧艺术成果的重要作用,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将加强艺术委员会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剧院的艺术管理职能,促进艺术生产、艺术建设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二)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剧院演职人员队伍状况,大力进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采用新的用人机制,改善演职人员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演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认真抓好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2004级话剧表演本科的教学管理工作和毕业生招收工作,重点做好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2007级舞美专业本科班、共同培养舞美专业人才的工作,为建设一支国内一流的话剧队伍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继续抓好艺术理论建设。近年内将继续编辑出版十余部涉及我院艺术生产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图书,抓好《于是之》、《郑榕》等多部反映老一代艺术工作者艺术人生的电视专题片的摄制工作;在戏剧博物馆建设方面,将继续做好馆藏品的征集、研究、展览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专业话剧博物馆,成为探究和挖掘民族话剧艺术宝贵资源、传播和普及话剧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平台。 以体制改革推动内容创新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 马海玲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改制的基础上于 改革是为了发展。检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准就是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北京儿艺改制前,两年出一部新戏;改制后,两年排演四部大戏,三年六部大戏。我们在组织剧目生产时,确立了以观众为本的观念,2004年我们创排首部大戏《迷宫》时,专门邀请孩子和家长观看剧目片断,同主创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把观众变成“戏剧的设计者”。这一思路贯穿了儿艺改制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在不断“出戏”的同时,我们感到,仅仅靠演出场次只能维持一般的竞争优势,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此,我们确定了北京儿艺发展方向:以内容创新为基础,一是创作儿童剧精品,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精神食粮;二是制作开发课本剧,将其作为一项提高国民素质、塑造民族精神的系列工程长期延续下去;三是打造文化产业链,开发儿童剧衍生产品。具体说来,一是开发剧目的衍生产品,二是开设儿童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内容的培训班,三是进入影视制作和动漫领域,四是开发课本剧,除传统舞台剧形式外,也采用了动漫来推出课本剧精品,五是重新细分受众群体,瞄准市场潜在需求,开辟了一条高端商业性演出路线。 树立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观众意识 山西省话剧院院长 贾茂盛 我院演出的大型话剧《立秋》从 总结《立秋》取得成功的几个因素,其一,主题立意上,《立秋》始终坚持了“山西特色、民族风格、世界气派”的创作思路,贯穿了宣扬真善美,批判伪恶丑的基本道德取向;同时,打破了以往涉及晋商的影视戏剧作品仅仅歌颂创业辉煌的主旨,具有了明显的反思性、批判性。其二,《立秋》反映的“纤毫必偿,诚信为本”的理念,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是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它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至今仍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丰厚资源。这正是《立秋》引起社会、观众共鸣的关键所在。其三,《立秋》是在新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产生的,是借着山西省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东风,乘着挖掘和开发晋商文化资源的浪潮应运而生的,是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成果。 从《立秋》立项伊始,我院就把它定位在冲刺精品的高度上,从抓剧本到选导演及主创人员,以至于排练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这一目标和要求。2002年9月,《立秋》剧本已经写成,而在一年半后才最终定稿,其间九易其稿,请来天津编剧卫中同志加盟修改,最后经由陈颙导演定稿和亲自执导。在她去世后,她的研究生 在营销过程中,我们注意树立品牌意识,把《立秋》定位在文化产品的位置上,和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开创了把本地话剧推向全国市场的道路。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开放办院、艺术岗位的社会化管理方面做探索,既要培养和留住尖子人才,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文化经营人才,逐步树立剧院的文化形象,进行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我们还要试行股份制公司运作,尽快实现“制作人”负责制,完全以公司化模式对外交流演出。 实践告诉我们,不仅要摸准市场的脉搏,更应该注重在产品销路上“以销定产”的原则。我们不仅重视专家领导的意见,更要重视普通观众的反映。“观众是上帝”,把每一场演出都当作第一场来演已成为山西省话剧院的宗旨。 把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观众意识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也注重商业价值。这就是《立秋》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经验,也是山西省话剧院今后发展的立院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