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说,会议并未作出“将5000个常用标准字以繁体字为主进行统一”的决定,我国推行使用简体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不可能轻易改变。 方兴未艾的“繁简之争”,因此再度受到专家和大众的关注:被简体字日趋替代的繁体字究竟何去何从,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汉字又该如何确立? 简体字要推广 繁体字应传承 从1956年起,我国先后公布了4批简化汉字,经过几年的实践,于1964年又总结归纳成《简化字总结表》,基本确定了使用简体字取代繁体字的方向。2001年通过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简体汉字,并提倡妥善处理繁体字使用问题。 尽管条文明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矛盾重重。 苏州复兴私塾的创办者傅奇对笔者说,他曾有过邮局不允许领取繁体字签发汇款的遭遇,邮政系统在使用繁简体时“一刀切”的规定使他深感不便。“文字改革把我的姓‘傅’改成了‘付’,我经常吃亏。别人在汇款单写"傅",与身份证上不符,就造成我无法签收。” 类似的情况在目前许多领域都有发生——银行工作人员严亭说:“银行涉及的业务都不允许使用繁体字,因为个人业务是凭身份证开户,公司是要用营业执照、税证开户。这些证件一般都不能用繁体字。” 有人因此提出质疑:这样的规定是否意味着繁体字被禁止使用了? “繁体字仍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所所长张普教授说,“但没必要向全民推广。”例如,浙江省政府自今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9种情形下允许使用繁体字的规定,保留文物古迹、历史名人手迹、特殊姓氏、书法篆刻、涉及港澳台与华侨事务等情形中的繁体字。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文字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一样,是不可逆的。文字简化有充分的道理,再恢复使用繁体是不可能的。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每一个符号体系都承载不同的含义,繁体字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但历史证明,并没有因为我们使用简体字,而使文化丧失。”
基础教育不适宜教学繁体字 在普遍认可繁体字是“中华文化”中重要部分的前提下,一些国学爱好者提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使用繁体字的建议。 “小时候有一些港台的电视剧、画报,让我接触了繁体字,才知道这是种民族文化。我觉得繁体字的生命依托于幼儿时期的教育。像我奶奶一辈子只会写繁体字,不会写简体字,到我父母和我这代虽然能看懂繁体字,但几乎不使用,那么再往下呢?繁体字是不是就慢慢消亡了?”媒体从业人员方芳这样说道。 对于这种担忧, 日前,宋庆龄基金会面向社会招募熟悉繁体字的资料校对人员,据工作人员李雪英介绍,这次招募获得的热烈反响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第一周就有500多名志愿者报名。看来,繁体字的生命力远没有像大家担心的那样脆弱。 小学校长王春荣认为,从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书写速度本来就比较慢,作业又多,使用繁体字教学恐怕会使大多数学生不适应。中小学教师课程评价中也有明确规定,“书写规范字、讲规范话”,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不会出现繁体字。但如果学生课下提出繁体字的有关问题,教师当然有义务解答。 “假使学生在答题时偶尔出现繁体字,我想不会判错,大陆教师相对还是比较通融的。甚至可以给予表扬,因为这学生很钻研,学习能力强。但也要告诉他这种书写方式不规范,尤其是经常书写繁体字的,一定要提醒。于丹带来了"《论语》热",但也不是用《论语》的语言说话,否则当年就不必花大力气推行白话文了。教学的关键是一种思想。”王春荣说。 在以弘扬国学、传承经典为主题的汉网论坛上,网名为儒释道的一位版主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推行简体还是繁体,我都没有特别大的意见,重要的是,我们对文字教学应该有正确的引导。繁体字的意义在于它比简体字更能表达文字的含义,很好地运用了象形和引申。比如:汉,中土之人也;听,入于耳,记于心。而简体字都没有这样一层意思。即便日常不书写繁体字,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些东西。” 曾经提出“筹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博物馆”建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弥松颐认为,简化字改进得很好,只有少数需要继续改良。他说:“目前比较合理的办法是提倡"识繁写简",年轻人应该懂得"六书"、"训诂",同时坚持书写规范简体字。” 汉语国际化就应该简体化 目前中国大陆对简体字的使用已经驾轻就熟,但仍有使用繁体字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汉字究竟应该如何确立? 根据联合国有关一个国家使用的语言文字相关条例的规定,所有社区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来源国所使用的现代语言应保持一致。 然而由于所谓的“中华民国”未退出联合国前,联合国所有的中文文件,都是使用繁体字,而1971年中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后,在推动简体字过程中遇到许多阻力和障碍,造成长久以来,联合国一直是繁、简体字并行。尽管近年来,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中文文件都呈现“废繁就简”的趋势,但国际上对于通用汉字标准的分歧始终不断。 对此,马相武表示:“经过多年比较成功的改革,中国大陆不会把已经规范化的简体字再改回繁体。我们周边的国家、地区,有的使用简体字,也有使用繁体字,这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我们要尊重历史和现实。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汉语要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就应该简体化,其他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也会受到简体的冲击。” 喻国明说:“我们不会因为要与韩国等国家交流,就放弃已经很规范的简体字,而且繁体字笔画复杂,不利于实现汉语的国际化。” 弥松颐也认为,即便是出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要统一汉字,也应该以中国的标准来统一。因为汉字的发源地是中国。既然我们现在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使用规范的简体汉字,那么就应该遵守。 实在无法统一,“可以考虑发行繁简通用字小册子,就像上海世博会的"中英日常对话一百句",市民学习起来不是也很热闹吗?”王春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