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似乎从来就与酒有着不解的渊源,文人们在高兴时悲伤时写作时甚至于半醒半醉时走上刑场时都第一时间会想到酒,饮酒成名饮酒误事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的大有人在。我国唐代的杜甫无庸置疑是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伟大诗人,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出了名的豪饮者,曾狂书《醉中歌》,大劝特劝友人“生前相逢且衔杯”,衔杯当然无外乎就是饮酒,由此可见其沉于酒醉于酒的豪气。大抵是惺惺惜惺惺的缘故,杜甫就极为推崇酒中醉客,并为自己最为推崇的八位可谓是酒仙级的文人作了《饮中八仙歌》,细细描画了此八仙酒后之有悖于常人的醉态,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既敬仰他们又羡慕他们的复杂心情。 八仙中首当其冲的要数鬓毛摧的贺知章,他论年龄和资格都是最老的一个,曾经“解金龟换酒为乐”,杜甫说他“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醉后尚能摇摇晃晃地骑马已经了得,然跌落水井竟能在里面熟睡不醒就更是常人难及的了,其内在的一种旷达纵逸的性格活然纸上,怎能叫人不拍手叫绝呢。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的“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就说明了他当时有多得宠,故而此老兄敢饮酒三斗后才上朝拜见天子。可是贪杯的他竟如此不争气,“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在路上看到运酒的车子竟然口水外流,甚至想将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去,此君嗜酒,无人能极。 下面出场的人叫李适之,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老杜说他“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可以说是达到了狂饮的程度,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只可惜是好景不长,其天宝五年遭李林甫排挤,罢相归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免不了是满腹的牢骚,哀叹“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紧接着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出场了,崔宗之是位风流倜傥的角色,“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豪饮时必高举酒杯,翻着白眼对着青天,藐视一切,旁若无人,醉后竟也如玉树临风,可见是潇洒至极;苏晋本来已经一心向佛,甚至也煞有介事地开始了参禅生涯,但“醉中往往爱逃禅”,可见这酒佛还是胜过神佛啊。 老杜所推崇地,自然少不了他的好朋友太白君了,这个在他眼中“诗无敌”和“思不群”的人物是杜甫的偶像,老杜钦佩的不仅是他的文采,更有就是他醉卧酒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妄不羁的豪情以及傲视封建王侯的胆识。 和李白有一比的是张旭,这老兄“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这和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这位兄台也是三杯下肚,便“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潇洒之气堪叹,而且和老李一样是胆大妄为之辈,要知道古代脱帽露顶是对人的大不敬,老张竟敢如此对待王公贵族,就不单单是酒后的装疯卖傻这么简单了。 老杜推崇的垫底人物叫焦遂,这个人实际上是个无名之辈,也就是一介布衣草民,普通老百姓一个,之所以受到诗圣的青睐,是因为他“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这家伙平时很嘴拙,没想到五斗酒下肚,那话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当然会惊动四座,难怪连老杜这样伟大的人物也望之兴叹,推崇有加了啊。 古之文人之饮酒醉酒,多是借酒浇愁,排解心中对现状和时局的不满,真正为了逞英雄花钱买醉的几乎是少的可怜了,老杜和他崇拜的八位豪饮者自然也不例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