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时,路人总会投来异样的眼光,但李里泰然自若 一袭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虽然生活在现代却有一副古典心肠。李里何许人也? 李里13岁始着长衫、穿布鞋、执毛笔,有人骂他是阿Q,他一弹长衫,淡淡地说:“我只是身体力行,传承中国文化。” 他15岁便开始身体力行学习国学,遍访各地名师高人,曾提十块老腊肉,奇迹般地敲开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家的大门。他初中就辍学,却被四川师大特聘为国学讲师,并任四川大学、广西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被团中央光华基金会聘为教授兼顾问。 李里自2000年来坚持义务向民众宣讲国学,时间已长达8年之久。近日,他终于决定以出书的形式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论语〉讲义》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李里草堂国学”系列的第一本书。此书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书出版之际,长衫先生李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本专题采写: 四季穿长衫圆口布鞋,书房挂孔子像,不用电脑但用手机 长衫先生的“复古”生活 提腊肉拜访季羡林 李里出身重庆解放碑一带,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家学渊源深厚。李里幼年即有神童之誉。3岁开始读《论语》、《孟子》,9岁根据《西游记》所画的长卷在美国五大城市巡展,根据《三字经》所画的儿童画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他说他小时候是个淘气鬼,一刻也停不下来。成绩不好,喜欢捣乱,老师们不喜欢他,连父母都怀疑他有多动症。 唯有一个地方能让他静下来,那就是外祖父的书房,里边有大量的线装古书。小学五年级时,李里就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 15岁时,李里辍学,然后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曾提十块腊肉拜访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季老说:“你是孔子荐来的,我焉能不见。”18岁放弃工作,到农村务农一年,体察稼蔷之艰、农事之苦。后到寺庙抄经书,还曾拜八旬老尼仁学法师为师学医。 仅初中毕业进川师大任教 13岁时,李里拿着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到戏剧服装店请师傅做了第一件长衫。当他穿着长衫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看到他的长衫后,勒令他第二天不许再穿。回到家里,家人也大吃一惊,说这不成体统,要他立即换下来。可没几天他又换上了,周而复始,别人也懒得再管。 如今,他除了长衫不穿别的。家里有各种面料各种颜色适合各种季节的长衫20多件,配圆口布鞋。李里称:“国人有一种从众的心,认为你跟人不一样总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觉得我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呀等。我觉得长衫本身有美感,这是形式之美。第二,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伟大民族,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民族的服装。保存一个真正的、我们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看到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国人的生活还存在,这是一种民族自信的体现。” 2002年,对李里赏识有加的恩师林木做了川师大视觉艺术学院院长,推荐只读到初中毕业的李里进了川师大任教,从此李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长衫先生”。 李里在校园外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洪河乡租了一个农家小院居住,院子不大,有房大小六间,正堂是书房,墙上挂着孔子画像,屋内所有用具摆设一应古典做派,卧室雕花木床年龄已有100多年,小院里挂着皮影、葫芦、瓜瓤、蓑衣等饰物。院中养有兔子、小鸟,两只土狗与主人形影不离。 有人质疑李里的生活是非常刻意的。李里则觉得这是把正常当非常,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中国人的生活。 李里说自己不懂用电脑。除了写字、画画、看书、教学生,闲时就是游览名胜、喝茶、看戏。不过,手机他也用,家里电视等现代电器也齐备。看来,他对古典的追求也是有选择的。 对话李里 “我13岁就宣讲国学,他们是赶我的潮流” 广州日报:怎么突然想到要出一系列的草堂国学这样的书籍? 李里:2000年以来,我一直在各地义务给民众讲国学。虽然到处讲,但是毕竟范围有限。后来,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采访时说自己正在写《国学通观》及《国学史》这样的大部头的书,很多出版社找到我,表达了出版的意愿。 我出版这样一系列的书是想更广泛地普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 广州日报:通过讲论语,你想表达国人所关心的哪些方面? 李里:我想,国人所有关心的方面在论语里都有所涉及。其中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先贤圣人的生活,一个是当代人的生活。 我们读《论语》是为了什么?主要是要找到《论语》的当代意义。从当代人看圣人之道,让当代人认识圣人之道,让当代人拿《论语》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人生各方面的启迪。比如穿衣、吃饭、走路、养生之道、夫妻之道、家庭之道等等。论语其实就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 广州日报:这本《<论语>讲义》有何特色?与目前币面上讲论语的书有何区别? 李里:说到这本书的特色,第一个就是我根据论语亲手画了21副插图,每一例一画。用文字和图画配合的方式,希望当代人能以论语来诠释我们的生活,让当代人看到圣贤是无所不在的。 第二个特色就是102岁的国学大家刘克生老先生给我写序,他在几天内看完了这本书,将一些错误的地方指出来,并工工整整地在书上手写出勘误表格,令我感动。 《<论语>讲义》是我在向学生和社会各界听众长达八年的《论语》讲课底稿上经反复锤炼增删,精心整理而成,我从《论语》的字、音、词入手,逐句讲解,发掘《论语》所蕴涵的微言大义,既有别于那些冰冷研究和一般注解,又不同于其他人讲《论语》那样“大胆”发挥,引喻失义。 现在讲《论语》的书籍有很多,就我而言,主要是承袭朱熹的笔记来讲,将前人用古文讲的圣人之道,结合我的实践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我做到了让那些即使只有初中文化的人也可以看懂,让那些有一定国学功底的人可以看后有很大启迪。同时,我也做到了把朱子以前没有讲到的进一步阐述清楚。 我一直是一个真正践行国学的人,说到与其他人的不同,那就是:其他人讲论语之道是就《论语》而讲《论语》,但论语与他们的人生是否有关系就不知道了,而我是在《论语》之道中讲《论语》,因为我是真正把圣贤之道身体力行,可以说这本书是用我的生命来诠释圣人之道的,与现实生活有活生生的关联。 于丹“引喻失义”可以理解 广州日报:在国学如此火爆的今年,你出这本书是不是赶潮流?有人说你比于丹更适合讲《论语》,是因为你是以一个纯然儒者的身份践履儒学,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里:如果说我赶潮流的话肯定有问题,我13岁就开始学习和宣讲国学,现在国学火爆,说他们赶我的潮流可能还有点谱。你不知道,当初我身体力行学习国学受到了多少的白眼和冷嘲热讽? 当然,每个人讲《论语》都有自己的风格,于丹讲论语的贡献是掀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虽然有人在攻击她讲论语也有“引喻失义”,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一直宣讲国学,只有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些反响,她能让国人对国学有了再认识,这也是功不可没的。目前,我也在做这样的事,但我不愿意和谁去比较,我一直以来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和实践国学,只希望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开拓国学。 广州日报:你关注、研究国学的理由是什么? 李里:我从小就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长大后就从自发到自觉,研究、学习、弘扬、捍卫。 从历史上来看,重庆这个地方一直是远离战争的地方,传统文化和国学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要我说为什么去关注和研究国学,首先是因为学习国学让我懂了好多道理,是国学对我的影响力太大,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 其次是爱国。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有这种“家、国、天下”的情结。我想,这是我与生俱来的。 广州日报:草堂国学系列还要出多少本书? 李里:《<论语>讲义》是“草堂国学系列”中的第一本,随后还将推出《国学精义》、《蒙书讲义》、《<孟子>讲义》、《<大学><中庸>讲义》等数种。完成草堂国学后,我想继续完成《国学通观》及《国学史》这两本大部头的书,希望能为普及国学作一点努力。
李里画扇面
《论语》讲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