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国内外专家学者等70余人出席研讨会。 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内涵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诗词,是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再现,是井冈山斗争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史诗。这个时期毛泽东创作的11首词作,真实地记述了从发动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进军赣南闽西、粉碎国民党军“围剿”、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前夕,长达七年的斗争史、创业史、探索史。在这些诗篇中,始终有一个大我,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红军;始终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人民支持的正义事业必胜。 学者们认为,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从特殊的角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期取得的思想成果。这11首词作,正是工农武装割据、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的礼赞。毛泽东诗词特有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意境,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学者们指出,毛泽东诗词丰富的历史蕴涵还表现在毛泽东本人在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无论是“三落三起”,还是“四落四起”,都说明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革命浪潮有高有低,境遇有顺有逆,人的心情也会时起时伏。这种心境,自然会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影响,一些诗词在豪放之中又自然地流露出些许婉约之风。然而,毛泽东毕竟是一位早已将小我奉献于大我之人,早已是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之人,因而方能“愈挫愈奋”,“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 在研讨会上,大家概括了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主要有:“马背上哼成的诗”、“破围和开辟”、“毛泽东诗词凸显了一种文化气象”。 关于“马背上哼成的诗”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这个时期毛泽东诗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这并非说这11首词作真的就是马背上哼成的,而只是表明,这些诗词创作于战争环境之中,创作于战斗与行军的间隙,创作于“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而迸发出灵感与激情之时。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使得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诗词显得动感十足,色彩十足,豪气十足。 关于“破围和开辟”的特征,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陈晋认为,毛泽东这个时期词作的史诗性聚焦在“寻路”和“护路”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寻路”还是“护路”,总是体现在受包围、遭“围剿”和不断地反包围、破“围剿”、突重围的过程当中,体现在不断地向新路开进和开辟,以创建和巩固根据地的过程当中。毛泽东这个时期词作的艺术审美张力,来自描述对立和冲突的内容所产生的审美反差,来自意象和画面在运动过程中迸发的流动感觉,来自凝重悲壮的现实场景和浪漫绚丽的理想情怀交叉组合所营造出来的生动的主观情绪。因此,毛泽东这个时期的词作给人一种“重”的感觉,即词路进取沉重,情思豪迈凝重,意志坚定稳重。陈晋还认为,“破围和开辟”这一历史和美学主题,拓展了传统军旅诗词的创作空间,即把传统的体裁形式同现实的崭新内容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词作,既是他自己的创作生涯的一次重大飞跃和发展,也是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关于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气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研究员认为,毛泽东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品,但更为根本的是中国现代史上吐纳风云、评说春秋、飞扬情志的文化现象。杨义指出,毛泽东诗词“乃非常人写非常事、出以非常之笔这种‘三重非常’的产物,笔锋运行于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之间,却蕴含着雄伟的气魄、巨大的智慧和从容的风度,散发着一股旋转乾坤、搏击人心的审美情趣的气流”。杨义认为,毛泽东以数字写战争,战争的规模、目的、民众基础和行军速度,都写得气势淋漓。由于这些数字出自大怀抱、大手笔,又与鲜丽独特的意象进行多姿多彩的组合,在运用手法中又呈现具体性和概括性、空间延展和实践飞跃的多样性及疏密有致的节奏感,因而颇有一些数字句成为全篇的警策所在,成为千古妙句。 在研讨会上,有的学者还从军旅诗的角度,探讨了毛泽东这11首词作的艺术特色。有的学者则从战争诗与战争观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毛泽东这一时期诗词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并提出构建毛泽东战争诗学的构想。有的学者还对这11首词作体现了“舒快与郁闷”的双重格调作了深入的分析。 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境界和时代价值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一时期毛泽东诗词的精华就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一脉贯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不断弘扬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的体现。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作会议总结时指出,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首先,就是《国歌》里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及由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唤起的责任意识、自我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复兴不止,奋斗不息。毛泽东诗词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时代的发展更加需要用这样的诗作激励人、熏陶人、教育人。其次,就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的高度统一。这种意境,就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随处都有艰苦,随时都有牺牲,就是要有以小搏大的精神,就是要有为真理和理想献身的气概。因此,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既有悲壮之感,又有万丈豪情;既有对战争的讴歌,又有对自然的赞美;既有行军疾进中的紧迫,又有远眺抒怀的畅快。 对于毛泽东诗词在当今时代的意义和精神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直认为,毛泽东在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词作,凝聚了他和工农红军、人民群众在当时拥有和迸发的革命情感、坚定意志和豪迈的理想情怀,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在致研讨会的信中说:“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功勋彪炳千秋。他的思想、著作(包括他的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