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文化的奥林匹克:世界给我16天 我还世界五千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北京奥运会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交流活动十分广泛和活跃;它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当代文化的创新成果,并通过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参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真是太天才了,太天才了!”

      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书画展厅,两位外国人正在一幅画前仔细品味,时不时用手比划。这是一幅八大山人朱耷的《猫石图卷》。

      “我从丹麦来,她是德国人。”8月14日下午,阿德勒(Adle)指着阿珂(Acor),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在每幅书画前,她们都会停下来仔细端详,从《自画像》,到《汉宫秋月图》再到《公孙大娘舞剑》……在行书作品前,她们斜着脑袋揣摩半天,在任颐的《公孙大娘舞剑》图轴前,则讨论飘带在舞动中的作用……

      在《西郊寻梅》图轴中,画面上半部林中隐藏着一个茅屋,上面的竖旗迎风招展,画面下半部却是一位隐士带着侍从在四处寻觅。梅花繁盛,丝毫没有落意。

      阿德勒站定了说:“这幅画上半部看着风很大,下半部却看起来一片宁静,没有风。同一幅画里,同一个地方,同一片天,天气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吗?”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段勇对这样的疑问并不惊奇,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自武英殿历代书画展对外开展以来,每日观者不断,有许多观众是从早上开门就入馆,到闭馆时才离开。在展厅中,常有手持望远镜的观众,长时间对着一件作品仔细观摩,小到一方印章也不放过。”

      “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如果没有将文化纳入,那是不完整的。”

      中国在申办奥运会时曾有“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的承诺,如今,伴随着奥运会的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汇聚北京,这个承诺正在变成现实。

      奥运会承办国历来注重展示国家的文化形象,无论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对于澳洲文化的宣传,还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希腊文化的展示,塑造国家的文化形象已成为各国举办奥运会的惯例与必然选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2008年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

      奥运期间,首都博物馆推出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调集了全国26个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按历史顺序分为“曙光初照”、“礼乐安邦”、“盛事华章”、“古典终结”四个部分,以文物珍宝勾勒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而军事博物馆则展出了“孙子兵法展”,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的另一面。

      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院藏精品书画展”、“院藏精品瓷器展”和“院藏文物精品展”等十大文物展。其中,在武英殿展出的“院藏精品书画展”,将分三年九期展出晋、唐、宋、元,直至明清的历代书画艺术。

      “这是一部‘缩微版的中国书画史’,也只有在故宫,你才能亲见这一历史。”段勇对此评价说,“虽然各个博物馆展示思路不完全相同,展示的文物也形态各异,但是展示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总体目标则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各馆推出的展览与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十大文物展览,千秋各具,为阐释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奉献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大展示,也是各国文化的大交流。今年4月启动的“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将持续至9月,汇聚了“典藏中国”、“创意亚洲”、艺术展览、世界经典和国内优秀剧目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包括歌舞、音乐会、戏剧、舞台剧、演唱会等多种艺术形式,260多台演出、160多场艺术展览,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艺术家共同建构了这台奥运文化艺术盛会。

      专注于体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易剑东认为,北京奥运会最大的亮点就是文化交流活动十分广泛和活跃。

      埃及知名歌剧导演易卜拉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埃及很重视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元素,取材于埃及历史故事的经典歌剧《阿依达》已登上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8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文化部为配合北京奥运会组织的“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分为国内和境外(含港澳台地区)两大部分,是迄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艺术水平最高的文化盛会。

      《奥林匹克宪章》的文化要义

      复兴后的现代奥运会一直以艺术、文化与体育的关系为主题,1906年举行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倡议在每届奥运会期间同时举行以文化为内容的艺术赛会。从1912年至1948年,历届奥运会中都进行了雕塑、建筑、绘画、诗歌、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比赛。

      1912年,获得第五届奥运会文学奖的作品就是顾拜旦的《体育颂》。

      自1948年伦敦奥运会以后,在奥运会期间举办世界性文化艺术节则成为一种传统。

      1954年国际奥委会全会通过了奥林匹克艺术展的方案,并将“组委会举办艺术展览(建筑、音乐、文学、绘画、雕塑、体育邮票和摄影),也可包括芭蕾舞、戏剧、歌剧或交响乐演出”写入《奥林匹克宪章》第三十一款。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组委会需制定文化活动计划,并提交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内容包括:在奥运村举办象征人类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活动及主要在主办城市举行的同样活动。文化活动需至少贯穿奥运村开放的整个时期。这种文化展示活动就是奥林匹克艺术节。

      由于奥运会的主办国要充分利用奥林匹克艺术节展示多姿多彩的本国文化传统,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艺术节举办时间都较长。

      墨西哥城奥运会的艺术节为期1年,慕尼黑10个月,莫斯科1年半,洛杉矶奥运会艺术节为期10周,其间举办了20个展览、220场演出,参加艺术节的团体来自世界各国。近年来,奥林匹克艺术节出现了按奥林匹克周期设计,走向系列化的发展趋向。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艺术节跨越4个年度,形成4个主题相互呼应的一个系列。

      该艺术节始办于1997年,当年的主题为“梦的节日”,集中展示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有30个展览、14场舞蹈与戏剧、8次大型表演、50场电影和文学节目、3场音乐会及其他活动。1998年主题为“海之变”,集中反映澳大利亚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1999年的主题为“通向世界”,在世界范围交流澳大利亚文化,在五大洲50个国家的150多个城市开展70种文化艺术活动。2000年的主题为“参加悉尼的庆典”,于奥运会开幕前1个月开始,各种文艺活动逐渐达到高潮。

      奥林匹克艺术节既是对主办国文化的展示,也是世界性的艺术大交流。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表明,由于文化的参与,各种艺术形式与奥运的结合,现代奥运正成为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典型的审美性和浓厚的理想性的社会运动,其吸引力不断增强,也激励着人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历届奥运会对于主办国来说,都是提高国际形象的大好宣传机会。主办国家在筹备盛会的同时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民众文化活动,在营造奥运氛围的同时,也最大化地将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相应地展现给世界。

      “紫禁城是如此的美丽和令人惊奇”

      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劳拉把自己珍爱的签字笔赠送给故宫博物院留作纪念,她写道:“紫禁城十分宏伟壮观,我感谢中国人民在2008年奥运会的盛情招待。”

      而在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前,曾在中国留学的泰国公主诗琳通参观故宫武英殿的“历代书画展”。武英殿展出的绘画珍品——《韩熙载夜宴图》《步辇图》等,让她流连忘返。

      段勇说:“重要的文物,特别是一些在艺术史或者工艺史上都具有深刻影响的作品,其内涵往往是隐藏在作品的背后。像目前正在武英殿展出的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和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不仅是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其本身也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值得认真解读。”

      他介绍道,“通过这两幅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在唐、五代时期的发展,了解艺术家本人的情况,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关系。更重要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艺术就已经达到了如此水准,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

      在故宫博物院八十余年的展陈历史中,在同一时间段推出如此多数量的文物展览、展示如此多数量的精品文物,这还是首次。

      段勇说,今年适值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现实,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件大事,更是国之盛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文物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更是有责任与义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丰富的藏品为观众提供高层次的文化交流,让中国观众了解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

      故宫博物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奥运会期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最多最频繁的一段时间,仅8月9日一天就来了8位,包括黑山总统武亚诺维奇夫妇,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夫妇等。

      芬兰总理万哈宁已是第二次来故宫了,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孩子。

      7月31日至8月10日,故宫共接待参加奥运会的官员503人,运动员531人,国外媒体记者643人,转播商和合作商1152人,他们可以凭奥运证件免费进入故宫参观。

      美国关岛总督卡马乔在故宫纪念册上写道:“这座紫禁城是如此的美丽和令人惊奇,我为能来这里进行参观感到非常的荣幸。”

      段勇说,十大文物展览的推出,定会吸引大量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国际人士前来,在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中欣赏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精品,这本身就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同时也将是交流方式的一种转变。

      中国与世界的和音

      晚明时期进入中国的西方人利玛窦很快就发现了中华文明在对外交往中的特点。他在日记中写道:“在一个可以说其疆域广阔无边、人口不计其数的王国里,尽管他们拥有装备精良、可轻而易举地征服临近国家的陆军和海军,但不论国王还是他的人民,竟然都未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他们完全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热望着征服。在这方面,他们截然不同于欧洲人。”

      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典范和基石。公元前138年和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借此同西域各邦建立了广泛联系,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汉朝就已发端,到了唐宋时期真正大盛。

      1405年冬天,东北季风陡起,一支由208艘海船组成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远洋船队从福建长乐港扬帆启航,开始了人类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跨洋航行。

      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巅峰。整个船队历经太平洋、印度洋海域,遍访三十余个邦国,所到之处会见国君、馈赠礼物、公平贸易……大明皇帝们在致各国君主的国书中屡屡宣示,中国愿与远近周边一切邦国“共享太平之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瀚诗中的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与丝绸之路和文化交流相联系。实际上,文明之间的交流不仅使中国文明远播世界,也大大丰富了古代中华文明。沿着丝绸之路,葡萄、芝麻(胡麻)、核桃(胡桃)、黄瓜(胡瓜)、西瓜进入了中国人的菜篮子;香料输入后,立刻成为中国中上阶层必不可少的用品。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林被甸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绝大多数是在诸文明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下展开的,这是正常的,但有意思的是,中国内部不缺少暴力,但在对外关系上,我国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即我国仍然是和平的。比如我们总是说大唐,这个大不是以大压小的大,而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大。”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让中国与西方靠得更近,但是中西方依然没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现代西方航海和资本主义将东西方首次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驶向亚洲,开拓了欧亚之间的海运事业。

      中国商品的规模贩运大大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17、18世纪,西方诸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入中国丝绸、茶叶和瓷器,引发了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一种狂热爱好。每当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运到,欧洲各国宫廷和王公贵族便纷纷前来争购收藏。

      19世纪初,以拥有中国丝绸为荣的时尚走向了衰落。工业革命中的欧洲人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丝织与瓷器业。至19世纪中叶,欧洲纺织工业最终将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手工业挤出了市场。

      鸦片战争之后,中外文化呈现不对等的交流方式,中国人或仇洋,或崇洋,注册商标也要有点洋味,商品有了洋名字似乎意味着高质量。

      今天,中国制造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文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各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人们正在以新的眼光看待中国,而中国自身也以新的方式展现自己。

      在北京奥运会上,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汇聚一堂,规模浩大的国际文化展演活动相继举行,这场世界文化的奥林匹克,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和”——演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场人类文化的大交流中,无时不洋溢着中国与世界的和音。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