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历时一个半月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落幕。近400种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国宝级古籍,吸引了近1万5千名观众前往参观。除了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外,参观者中还有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特殊群体——古籍修复人。展柜前,他们最在意的并不是古籍的收藏故事,而是古籍的版本、纸张、装订、包装形式等细节。跟随这个特殊群体,记者发现了北京古籍修复行业的新生力量。 北京修复人不足60位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4000年,积淀下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历经岁月变迁保留下的约3000多万册古籍中,有1/3待修。据估算,北京仅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市文物局等单位收藏的古籍就有约500万册,待修的约有1/10。不过,北京各文化机构和民间的专职修复人加在一起还不足60人。如果只靠他们,修上800年,才有可能把北京的古籍修完。 今年3月,国家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并开始全国范围的古籍普查工作,本就供不应求的修复人此时更是千金难求。 民间修复力量浮出水面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半地下室里,两位20岁左右的姑娘正埋头穿线、压纸,手法利索。她们并非北大图书馆职工,而是来自北京墨林文献修缮中心。北大图书馆有15万册待修古籍,如果靠图书馆正式职工中的两名修复人,干上700多年才能修完,这两个年轻的“外援”是不可或缺的人手。 位于草桥的一处公寓里,北京古艺山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已悄悄做了3年古籍修复。一层的展示空间里,已经修好的古籍摆了几大柜子。按照国家《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被定为一级破损的《宋史》已经恢复柔软和韧性,变得干干净净,可翻可看。“刚从书盒里拿出来时,页面大部分是焦黄的,而且一碰就有碎片飞出来。”古艺山房负责人范晓榆说,像这样的一级破损古籍,他们已经为市文物局、首都图书馆、北师大等单位修复了几百种,其中不乏少量善本。在5月份首都图书馆举办的修复成果展上,178册展品中,一半儿由这家公司修复。 修复古籍是个手艺活儿,绝大多数修复人手艺高学历低。正是这个原因,使很多单位无法解决他们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于是,才有民间古籍修复公司的应运而生。 公司相比个人更具优势 其实,文化机构请民间修复个人帮忙修复古籍的现象一直存在,但在供求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修复公司以其在人才培训、视野拓展、赔付能力、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更具吸引力。墨林公司总经理沈辉说:“遇到有单位没有修复场地,我们就把书拿出来修,并按照古籍拍卖价格押一张支票给甲方。这样就很让对方放心。” 古艺山房公司的修复人都是20岁出头的姑娘。她们大多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的文物修复与鉴赏专业。她们进公司后,先跟着山西民间修复人手把手学习一年,之后在山西的修复基地工作一至两年,才能独立操作,来到北京。 并非所有的书都能交给公司修 尽管修复人紧缺,但并非所有的书都能交给公司修。古艺山房公司的修复室空间并不宽敞,四面墙上贴满正在修复中的古籍单页。这样的环境与想像中恒温恒湿的工作间相去甚远。业内人士感叹,保证古籍修复的理想环境对任何单位都是件难事。国家还需对新兴修复公司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安全措施等方面加以考察和限定才行。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红彦认为,民间修复力量要独自承接修复业务还必须解决修复人才的级别认定。“有了人才的技术分级后,可以实现一级修复人修一级的书,质量才有保证。”此外,上半年国家图书馆开办了继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后,我国第三批古籍修复培训班,共培训了全国各地71位学员,他们当中,41位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位,硕士7位,希望能缓解修复人才的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