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工效果图。 现在从地面看方城明楼只能见部分明楼红墙。 明孝陵这座有着610年历史的皇家陵寝,开启了明清两代帝陵规制的先河。走进明孝陵中轴线最末端,是由条石砌筑的巨大方城,方城之上是明楼。在方城下只能看见明楼的部分红墙,楼顶已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由于百年来经雨水冲刷,方城明楼已“银妆素裹”,墙体流出的大量白色粘合剂,让方城的结构变得日益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昨天上午10点,倍受瞩目的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年底建成。国家文物局要求,在最小干预,保持可识别的前提下保护好现有的文物本体。 方城明楼是朱元璋的创意 昨日上午,在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正式开工仪式举行前,记者随明史研究专家,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季士家来到明孝陵碑亭前,季士家指着康熙皇帝题写的“治隆唐宋”四个字说,朱元璋是个喜欢独立思考的皇帝,明孝陵的方城明楼是朱元璋对历代皇帝陵寝的发明创造,它的雏形是凤阳皇陵内陵城四面的城楼,朱元璋把它移到了南京孝陵。当时明楼采用的是木结构,平面为长方形,而楼下门洞已由三孔改为一孔。朱元璋还创造性地把神道建成了“曲径通幽”的拐弯形式,陵园外加上了围墙,这在以往的古代帝王陵寝中从没有过。难怪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谒陵行三叩九拜礼,表示对朱元璋的敬佩,让随从们很是感动。季士家说,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陵的明楼改成方形,并采用砖石结构,甚至斗拱、梁枋都用石制,比如永陵、定陵,明楼之内增加了谥碑。此时的明楼已成了一座碑楼,完全不同于城楼的概念。“所以南京明孝陵的方城明楼尤其值得珍惜。” 百年渗水明楼不堪重负 在现场,中山陵园管理局副局长余金保介绍说,明孝陵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沧桑,方城明楼亟待抢救。明孝陵方城是宝顶前面最大的一座建筑,方城正中有拱门,从此入口是圆形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组成。方城之上是明楼,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19.4米,楼内地面以方砖铺地,上面原有重檐飞角,覆黄色琉璃,造型华丽,雄伟壮观。由于历经战火破坏,方城明楼原有的重檐歇山屋顶,已在1853年,清咸丰三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在看到的是仅存的四壁砖墙。余金保指着方城上方说:“由于明楼缺少有效遮护,整个明楼长期处于风雨侵蚀之下,明楼已“银妆素裹”,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渗水。百年来经雨水冲刷,雨水进入墙体,并裹挟着粘合剂从青石条的缝隙中涌出,让方城的结构变得日益脆弱,这一直是我们的最大心病。”余金保表示,近几年,明孝陵对景区内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修缮,成果显著。此次对方城明楼重新加顶,隔断雨水冲刷是解决方城渗水的根本途径。 不是要造“新古董” 如何加顶,是加上一座与明代建筑无关的新型材料保护顶?还是复原明代官式建筑元素的保护顶?这是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们面临的疑难问题。参加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设计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郭华瑜对记者说,目前通过的这个方案,是经专家组几十轮反复调研论证及修改后敲定的。2006年,她接手该项目,跑遍了北京十三陵及明代皇家建筑,“考虑到明孝陵整体空间感受,我们做了大胆的设想,顶部采用的是轻钢形式,减轻负载。屋顶采用黄色重檐歇山琉璃顶,防水采用了新形苫背材料。从外表看,建筑风格与方城明楼相一致。”记者问,在方城明楼这样的重要遗址上加顶,是否会引起公众的争议?因为从效果图上看,是个“新古董”。郭华瑜解释说,加顶是为了保护城台,不是重建,也非复建。这个设计方案采用与明代官式建筑结构相一致的形式,是想传达一个信息,让游客能感受明孝陵的整体气韵。她表示,对原有的明楼红墙部分将保留岁月留下的痕迹。如果施工顺利,加顶后方城明楼将一劳永逸地解决渗水难题。 对文物本体“最小干预”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世界遗产处刘华彬处长在开工仪式上强调,“最终确定项目的性质是为保护现存建筑遗存而做的防护设施,应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单、轻便,可采用重量较轻的结构形式,并适当使用明代城楼建筑元素。要以非常慎重、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实施此项工程。”他希望有关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要求和江苏省文物局核定的方案,在最小干预,保持可识别的前提下保护好现有的文物本体,同时兼重历史信息的展示。刘华彬认为,虽然工程不算太大,但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意义。 中山陵园管理局王鹏善局长在开工仪式上表示,此次加顶工程强调“不搞无中生有、不搞狗尾续貂”,坚持“修旧如旧”、“向文物负责、向历史负责、向后人负责”的态度。王鹏善表示,把明楼工程建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历史评述的传世之作,向社会各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