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考古人员正在对双墩春秋古墓进行发掘。 安徽省文物部门首次对外宣布了蚌埠双墩1号墓的初步考古发现。从墓葬的规模葬制看,该墓为春秋时代诸侯王级墓葬。在该墓中首次发现了五色颗粒混合土、白土垫层、填土构成的放射线遗迹和土偶遗迹,其圆形墓坑结构、墓底埋葬布局等在全国也属罕见。目前,安徽省文物部门正在进一步发掘,以确定墓主身份并进行其他相关研究。 蚌埠双墩1号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双墩村。从2006年12月起,安徽省文物部门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6月15日,考古人员正在对双墩春秋古墓进行发掘。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新华网合肥6月15日电(记者熊润频)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获得重大新发现,专家称其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蚌埠双墩1号墓葬自2006年12月份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历时19个月,现已进入尾声。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该为中国春秋时代。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杨立新指出,“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蚌埠双墩1号墓葬是经过精心构思、设计、准备、施工、装饰的重要遗迹,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 蚌埠双墩1号墓葬发掘发现了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谜团重重。首先,该墓葬使用了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作为封土、填土。这种颗粒混合土非一地所产,均需异地选择和采运,并需要进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浅颜色。 该墓葬封土堆底部(除墓口和墓道外)、墓口外,铺垫了一层厚约0.30米的白色泥浆沉积土层,直径约60米,气势壮观。这在中国已发现的墓葬中从未见过。 该墓葬使用了圆形墓坑结构,并首次出现由填土构成的放射线遗迹现象。有专家认为,放射线出现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天文遗迹现象。 该墓坑中发现了大量土偶遗迹,以及由土偶垒砌的内壁遗迹,在中国考古史上绝无仅有。据介绍,这些土偶形状为尖顶圆体或方体,体表有明显的绳索痕,高20至25厘米,直径10至15厘米。从分布位置和数量来看,有专家认为其与汉代的铜镜类似,可能象征天上的星座或群星;也有专家认为土偶的形状可能与淮河流域传说的女娲抟土造人有关。 此外,该墓葬还使用了墓底埋葬布局,除墓主人及10具殉人的牙齿和遗骨等物外,同时发现的还有编钟、鼎、盉、舀、铃、戈、矛、镞、剑、车马器等铜器60余件以及石磬、陶器、玉器等随葬品。 据悉,蚌埠双墩1号墓的来由尚未查到相关文献记载,墓主身份还不清楚。从墓葬的规模葬制看,为诸侯王级的墓葬。杨立新认为,该墓葬“可能跟淮河流域的徐淮夷方国有关系”。 专家们认为,蚌埠双墩1号墓不管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迹上都是中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反映了极其复杂的埋葬习俗,对墓葬考古发掘提出了新课题。 6月15日,考古人员正在对双墩春秋古墓进行发掘。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这是双墩春秋古墓中发掘的编钟(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这是双墩春秋古墓中发掘的土偶(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专家:安徽蚌埠双墩一号墓死者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 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的重大新发现吸引了国内多领域专家前往“会诊”。专家日前指出,该墓葬包括墓主人在内的死者有一个规律,就是年龄都不大,平均年龄40岁以下。其中,墓主仅剩牙齿,腐朽程度大于随葬人员。 蚌埠双墩1号墓葬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自2006年12月份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历时19个月,现已进入尾声。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该为春秋时代。 据了解,蚌埠双墩1号墓使用了中国罕见的墓底埋葬布局。该墓葬为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底部,墓主椁室居中略偏北,其东、西、北侧均分布有三个较窄的随葬木棺腐朽痕,南侧随葬一人木棺痕,总计有10具随葬人骨。 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告诉记者,从墓葬现场来看,主墓中人骨保存状况不好,仅残存牙齿;10具随葬人骨有的保存较为完整。 “从这些尸骨的牙齿磨损程度来进行初步估算,这批死者的年龄大都不超过40岁。其中,墓主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而随葬的人员年龄不等,最大的与墓主年龄相仿,最小的仅20岁左右。”朱泓说。 对于墓主尸骨腐朽损毁程度大于随葬人员,朱泓表示,这在先秦墓葬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尸骨的保存状况与埋藏条件有关系,大的棺椁体量大,有很大的空间放随葬品,也有很多空气,给腐败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而最有利的保存条件是土坑墓,直接将尸体深埋入土壤,造成周围缺氧环境,腐败菌无法繁殖。随葬的小木棺很容易被土壤腐蚀,之后土壤直接将尸体压实,也容易造成这种环境。”朱泓说。 据悉,下一步,专家们将对人骨进行整体提取,在实验室中进行DNA检测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的提取、检测,以此来获取性别和年龄等相关的准确信息,为揭开蚌埠双墩墓葬之谜提供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