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毛主席《送瘟神》诗论何习俗?民俗学者话端午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1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屈原像(木刻) 明代 陈洪绶作

     

     

     

    饮雄黄酒是古老的端午节俗。图为戏曲《白蛇传》中许仙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的片断。

     

     

     

    吃粽子的端午节俗,据说与纪念屈原有关。

     

     

     

    赛龙舟是端午节里最重要也最热闹的活动。

     

    主持人:杨

     

    宾: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

     

    主持人:我们还是从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开始吧。端午节放了三天假,人们总得干点什么。一提到端午节,现在的人们首先会想起来,该吃粽子了,再有就是纪念著名的诗人屈原。各位都是对民俗深有研究的学者,我想请大家说说,这端午节,历史上都有哪些讲究?

     

    高丙中:从历史来看,端午节习俗就很多了。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采用菖蒲、艾蒿;其二是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亲交往。节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当然,在近世,娱乐和社交活动变得很突出。

     

    举些例子吧,比如说饮用药酒,雄黄酒最普及,《白蛇传》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许仙听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现出了原形。大家都知道这故事,因为在端午饮雄黄酒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民间还有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的“画额”习俗,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再说吃粽子,这习俗可谓源远流长。有关的起源和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

     

    萧放:确实,端午节的习俗很多。我觉得考察这些节俗,大致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消灾避疫;一是悼念屈原。这两大主题自六朝之后,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俗之中,一直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如果要更仔细地看,消灾避疫的节俗普遍存在于南北地域的民俗社会之中;追悼屈原的传说同样流传全国,但一般集中在知识阶层,当然在两湖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色彩更浓。

     

    从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是本真意义的节俗,因此它也是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点在当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生存环境仍受到大气气候的变化影响,湿热的夏季仍是难熬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人们还不能完全避开高温的不适与瘟疫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人们也就需要从物质上或心理上得到一种安全的保障,因此处于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时节,人们必然仍会选择传统的文化手段来卫护生命。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蒿、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等,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在当时那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刻,这首民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

     

    主持人:刚才萧放提到“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时节”,听起来有点玄乎,怎么理解?

     

    刘晓峰:我来解释一下吧。端午节的节俗与古人对自然的阴阳二气循环的认识有重要联系。《礼记·月令》怎么说五月呢?——“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五月阳迫于上,阴动于下,是一年阴阳转换的重要转折点。那么,我们的先祖没有仅仅停留于应当顺应阴阳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还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调理阴阳。

     

    按照古人的思路,正月与冬春交替相关,为除旧布新之时,端午与夏至有关,是阴阳变化极为激烈的时期,在这样两个阴阳转化新旧更替的特殊时间,通过对天地阴阳之气相争进行模仿,会促进阴阳之交,进而达到促进人类和万物的繁殖,达到人畜与稼禾兴旺的目的。在端午节俗中,有一类依照模拟巫术的法则衍生出来的以“斗”、“争”为核心的民俗,如闺中少女的“斗百草”,端午前后举行的拔河活动、骑射比赛、龙舟比赛、日本端午的相扑,今天中国辽宁尚有遗存的“石战”,实际上都属于这一类。

     

    主持人:这听起来很有意思。以“斗”和“争”为核心的端午节,“赛龙船”和“赛骑射”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石战”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习俗是很特殊的还是很普遍?

     

    刘晓峰:南方竞渡,北方射柳。简单说射柳也是一种射箭比赛。俗话说:“南人驶船,北人乘马。”竞龙舟和赛骑射实际上是端午节与南北中国的风土相适应而出现的不同的展开。

     

    说到“石战”,有人介绍过东北某地端午节“克石斗仗”的习俗。当地有宝鞍山和望宝山两座非常平常的小山丘,多年来两村村民一直和睦相处,然而,一到端午节“克石斗仗”这天,可就不分民族、不论亲疏远近了,你只要是站在那个山坡的“克石斗仗”人群之中,就是亲爹走错站到了对方的人群里,也免不得被“克”。当地方言的“克”,就是互相投掷石头击打对方。

     

    据说,在端午节这天“克石斗仗”活动,数十年、上百年屡禁不止、延续不断,而且打伤之后不记仇、不报复。第二天,两村的村民往来如常,亲热如故,一切又都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就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其实,“克石斗仗”历史上曾经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流行,是拥有悠久传统的古俗。在四川成都,端午原来有打李子习俗。在端午那一日,很多人买很多李子,带到城东南角城楼处,用李子对打。据说打斗的场面非常激烈,观者达数万人。1895年,因为打李子一事与外国传教士发生了冲突,这一习俗才为清政府禁止。在日本,“克石斗仗”被称为“飞磔”或“阴阵打”,相关记载出现得非常早。《扶桑见闻私记》记载了鎌仓建久五年(1196年)日本端午斗石的情况:五月五日,为庆祝端午佳节,大小官员都出席了“阴阵打”。两群不同街道的十五以上十七以下的儿童各七八十人分列左右开战。他们以石头互击,或头破或血流或眼溃,“多戴朱者”。在朝鲜半岛,《李朝实录》不仅记载有皇帝观看石战的事情,而且还有来自中国明朝的使者在朝鲜参观“石战”的记录。看来当时朝鲜的“克石斗仗”已经非常有名,连远来的明朝使者都想一睹为快。

     

    不过,话说回来,上述这些节俗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想通过人为的努力,促进自然的阴阳相交,它反映了古人追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轨迹,是我们今天总结端午节俗文化时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

     

    主持人:不听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听完您的介绍,我们才知道,端午节原来也有这么狂欢的一面。不过,刚才我们提到,端午节是要“避邪”的,那什么是邪?如何避法呢?

     

    陈连山:我先声明一下,我们讲避邪这个词儿,不是搞迷信。其实,所谓“邪气”指的是瘟疫之气。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大致在公历的5月底或6月初,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段,气温骤然上升到30℃以上,令人难以适应;同时,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所以,古人说五月是充满瘟疫之气的“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初这么一个容易记忆的“重五”日子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类健康。

     

    传统端午节最典型的活动是采百药。涉及的药物有艾蒿、菖蒲、苍术、蜀葵、小蒜、胡荽汁、蘩蒌羹、芣苢、蛤蟆、乌蛇等等。目的当然是为了预防即将到来的各种疾病。百药之中以艾蒿、菖蒲最为突出,使用最广泛。这两种植物都具有强烈的芳香,挂在大门口,用来避邪。直接挂起来的,叫“艾旗蒲剑”。捆扎成人体形状的艾蒿,叫“艾人”。艾蒿还被用来做糕饼,菖蒲则可以用来泡制菖蒲酒,甚至跟雄黄一起制作菖蒲雄黄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看来,菖蒲是具有防疫保健作用的。由此可知,所谓的菖蒲避邪,其实就是防疫保健。

     

    雄黄酒,刚才丙中讲过了。这些风俗可以说都是以避邪的名义开展的,内容主要还是搞好个人卫生。

     

    当然,在这个节日里,还有很多祭拜瘟神的活动。瘟神有两种。第一种是能够控制瘟疫的神。例如,1949年以前,河北定县有一座瘟司庙,其中供奉了五位瘟神。据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瘟司庙记》说,这五位瘟神的前身是五位擅长医治瘟疫的游方郎中,死后被人们尊奉为神。人们通过祭祀这五位瘟神,祈求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由于这五位瘟神原本是医生,崇拜他们,实际上是崇拜医学。第二种瘟神则是瘟疫的化身,全国大多数的瘟神都属于这一类。对待这样的恶神,人们的态度是坚决驱逐,有些地区把瘟神像装上草船(或纸船)抛入河水之后,还要放一把大火,彻底烧掉。表达的是人们对瘟疫的切齿痛恨。

     

    主持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主席在《送瘟神》诗里讲到的,原来就是这个习俗。看来,金庸小说里的“辟邪剑谱”那是假的,端午节节俗里的“避邪”功夫才真是大有用处的。谢谢您的介绍。最后,我们来谈谈屈原吧。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高丙中:纪念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主题,但是这一主题在现代之前只是体现在传说之中。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形成了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的新传统。中国的节日习俗有把诗歌文字纳入文娱活动的文雅传统,如春节的春联、元宵节的灯谜。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文雅昌明的国度,现在教育普及,更有在生活中推广诗歌传统的群众基础。我觉得,把以纪念屈原为名义的诗会与赛龙舟相呼应,一雅一俗,一静一动,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中国的古典传统了。

     

    萧放:人都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生存,也需要有文化的延续。文化延续的关键在于族群的延续,要保障族群生命的恒久,就必须有强固的族群意识。屈原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是他所体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也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子孙不屈不挠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有关屈原的历史传说比较于原始避瘟信仰来说,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使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十分必要。所以我们也就需要特别珍惜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在端午节中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目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我们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我们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