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本没有什么定法可循,道家讲“无常势,无常形”。我这里分三个问题讲一般的读书之法。 第一,“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这是孟子的话,是有特别含义的。《孟子》里面讲“大”、“小”,比如讲“大体”、“小体”,讲“大人”、“小人”。我理解这个“大”和“小”是“心”和“形”的意思。所谓“大体”,指的是“心”;所谓“小体”,指的是耳目手足等。孟子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是用“心”活着,或者是以“心”做主活着的,这个人就是“大人”。如果顺着身体、形体活着,那么这个人就是“小人”。我们读任何书之前,先要相面。然后要看看“面”后面的那个“心”。“立乎其大者”,就是要看到书的“心”——“书心”。千万不要把书看作是一个死的东西。书是有“心”的,书还有眼睛、鼻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因为书背后是一个人,是一个生命。特别是那些哲人们、圣贤们,用他们的心血和生命写出来的书就更是如此了。因此,那些仅仅把书当作是纸来看的人,是最俗的人;把书当作文字来看的人,是俗人;把书当作是讲一般道理来看的人,是一个不那么俗的人;如果你把书当作一个有“心”的人,你可以说是一个读书人,或者,你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书有“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把书里的“心”读出来的。前提是你有“心”。我们有考据之学,辞章之学,再上有义理之学。义理实际上是跟“心”相关的。“先立乎其大者”需要气魄。很多人“立”一辈子,也“立”不出“大者”来。 第二,“次立乎其中者,则其小者安其序矣”。这个“序”也可以改成“位”字,“则其小者安其位也”。我们看一个书的“心”之后,第二步就要看这个书的基本架构。书是有结构的,结构是会说话的。古人专门讨论过读“四书”的次序。当然,权威就是朱熹了。第一部为什么读《大学》?因为《大学》是讲学问次第、为学之法的书。第二部书应该读《论语》,第三部读《孟子》,第四部读《中庸》。因为这个次第本身体现一种结构。又比如说《论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句话,九个字,讲了三个东西,“诗”、“礼”、“乐”,是有次第的。“兴”是“开始”的意思,“兴”就是“兴起”。“立”,就是中间的步骤,要靠“礼”来“立”一下。“成”,就是“完成”。这就是一个开始、中间和结束。那为什么说“兴于诗”?“兴于礼”可以吗?对不起,不行。“兴于乐”更不行。一定是这样一个次序。因为“诗”是动“心”的。“礼”是收“心”的。“诗”先让人心动起来了,动,但不能乱动。“发乎情,止乎礼”,这就是“兴于诗,立于礼”。一个是“放”,一个是“收”,最后一个是“和”。这是一个次序。这就是我讲的“中”。 第三,“次立乎其小者,则其大者可以通矣”。读书光有“大”、“中”是不行的,还必须注意“小”的地方,文字、句读、考据、辞章等等。细节是很容易能够发现问题的,而且细节是帮助你去理解那个大的东西的。比如说,你知道《庄子》是讲生命的,是讲生命哲学的,是讲生存和世界的关系的,但是如果对《庄子》中的很多文字、句读等不了解的话,能够把它读懂吗?不能。所以,一定要注意那些很小的问题。我们中国人还有一个传统,是由《春秋》开创的,叫“微言大义”。就是有很多大的意思是在那些小的细节里面表现出来的。 《庄子》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我们读《庄子》的时候要注意,庄子这个人,有时候在细节上文章是做得很透的。庄子的那种聪明,有时候会体现在细节的安排里面,有时候会体现在一种刻薄的气氛里面。我们可以去体会《庄子》的文字和文字所表达的基本的意义。这些就是“小”的东西。 我相信,我们读书时,把这个“大”的通了,“中”的注意了,“小”的计较了,这本书在我们面前就不一样了。那么,这个书就已经不是书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活人,活生生的人就出来了。他可能跟你谈心,跟你握手,跟你唱卡拉OK,跟你去喝酒。这时候,你可能发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近了,你们可以做朋友了。 这是我理解的一般的读书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