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银雀山,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土丘。1972年4月,因在发掘西汉墓时,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后,一夜之间名扬四海。当时在发掘西汉墓时,人们只注意到墓中有多少随葬品,而忽略了被挖出的一堆废弃的泥土中,蕴藏着后来举世震惊的绝世珍品。文物考古专家发现,在这些被挖出发青的淤土中,有一些深褐色的旧稻草一样的竹片,拣了几枚断片用水一冲,发现上面写着:“孙子曰……”难道它是《孙子兵法》?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成百部兵书,而产生于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被世界公认为是最早、最出色的一部。它的作者是春秋晚期的孙武。由于历史文献没有为孙武的生平留下详细的记载,所以到底谁是这部兵书的确切作者,专家学者争论了1000多年。如果出土的竹简真是《孙子兵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在银雀山1号墓发掘的过程中,考古组又发现了2号墓,从中又出土了一些竹简,上有两个“孙子”,一枚上有“齐威王问孙子……”另一枚上有“吴王问孙子……”在后来进一步的整理研究中,证实两个“孙子”,就是《史记》上记载的,齐威王问的孙子是孙膑,吴王问的孙子是孙武。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都是在1号墓棺发掘的。两部兵书的同时出土,使失传了近2000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从而使得千余年来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的不休争论,得到了澄清。 班固在《汉书·刑法志》中曾对孙武和孙膑及兵法情况有明确的记述,可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就不见有关《孙膑兵法》的记载,大概在隋代以后已失传,致使孙武与孙膑的关系及著作问题变得混淆不清,扑朔迷离起来,从而引起了历代中外学者对《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还是孙膑的种种猜测。唐代杜牧、北宋时期的梅尧臣,是持这种猜测观点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叶适也推测《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所为”。在杜、梅等人说法的影响下,后来又出现了不少怀疑之说:汉代人所说的孙武不见于先秦古书《左传》,疑点颇多。《孙子兵法》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孙武其人其书是出于后人孙膑伪托。另一观点则认为孙武与孙膑系一人。至于孙膑和《孙膑兵法》的争论更大,《史记》尚记载孙武有兵书13篇,对孙膑只笼统说他是孙武后裔,也是一个军事家。更晚的《汉书》记载孙膑有兵书89篇,但到了三国南北朝时就失传了。因此孙膑和《孙膑兵法》也成了历史的疑案。 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证实了《史记》所述:“孙子武者,齐人也。孙子即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之孙也……”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