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国现代文学馆电唁柏杨夫人(附全文)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5-04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记者 耿军)中国现代文学馆二十九日给张香华女士发去唁电,对知名作家柏杨的病逝表示哀悼。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唁电全文是:“张香华女士:

    惊悉柏杨先生因病去世,深感悲痛,不胜伤悼。先生的去世,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及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一大损失。

    先生一生著述甚丰,并饮誉海内外华人世界。先生以其犀利的文笔催醒国人的灵魂,洋溢出一股热忱真挚的爱国之情。及至晚年,先生又将自己的藏书、手稿、书信等全部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此一义举得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华人的高度赞誉。

    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将永远地珍藏于文学馆;先生的音容笑貌将永远地长存于文学馆人心中。

    最后,谨表我们深深的敬意与哀悼缅怀之情,并请香华女士和家人节哀。”

    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二十九日也给张香华女士发去唁电,内容为:

    “香华女士:

    惊悉柏杨先生因病去世,悲痛万分,伤悼不已。先生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广为流传。先生的去世,无疑是两岸文学交往中的一大损失。先生生于河南,长于台湾,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天赋写作才华,使他的大量作品广泛流布,也必将长久地流传下去。

    先生以他的创作为读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本中心未来的研究也是一笔丰厚的学术资源。

    最后,谨表我们深深的敬意与哀悼缅怀之情,也请香华女士节哀。”

    二00六年,柏杨先生将数十年创作的心血和结晶、共计五十六箱、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五件珍贵文物文献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中有他本人著作的各种版本四百九十一册、创作参考用书一百三十六册、各类杂志一百六十三册,以及《柏杨版资治通鉴》手稿的复制件四十册、狱中手稿等三十四件、日记十二本,柏杨书信二千二百四十四件,作家友人致柏杨信二百七十一件、读者等致柏杨信七千五百九十七件、写作资料、作品剪报等四百八十四本、各种影音资料九十三件、照片多张、名家书法字画二十一幅、使用过的物品实物一百五十五件。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了保存这批文物的“柏杨文库”及研究柏杨的学术单位“柏杨研究中心”。(完)

    附录:柏杨先生三部代表作

      柏杨,以“深厚学养、坚韧的道义担当、直言针砭时弊”为三大利器,有“硬骨头的文人”之称。上个世纪80年代携带着他的“酱缸理论”和对“丑陋的中国人”的鞭挞,在中国大陆思想界引起旋涡。其一生著述丰厚,同时是杂文家、作家、史学家和翻译家,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先后面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被列为中国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一生中有三部代表作,堪称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1《丑陋的中国人》

     

     

     

      “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该书中强烈地批判了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而柏杨的言论则成为尖锐的匕首,刺痛和惊醒国人。

     

      2《柏杨版资治通鉴》

     

     

     

      柏杨耗时10(19831993),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并对原书的人名、地名进行了全面校订,改正了大量疏漏与差错,对不适合内地读者阅读习惯和现代汉语规范的语词、叙说方式做了相应变通,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在中国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

     

      3《中国人史纲》

     

     

     

      该书近八十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二十世纪清王朝末期最不堪的那段屈辱岁月,是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煌煌巨著,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中国史。他笔下的中国历史,不是考据式的,也不是结构的或解构的,更不是普遍规律的教科书,而是以他的个人立场表达了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和见解,其中不乏偏见和偏颇,却也不乏真知和灼见。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通史的首选书籍,并代表了作家写史的一种高度,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杨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夏洪玲)

     

      文章来源: 重庆商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