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让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过程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4-2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以文化为品格的学校将是长青的,民族文化乳汁滋养的青年一代将是强壮的,具有丰厚底蕴的教育将是有力的,注重传统,不断进取的民族将是坚不可摧的。学生不仅是书本和课堂教出来的,更应是文化熏陶出来的。 

                          

                                       214中学学生学习“老北京”文化。

                                     向多学科渗透

      4月1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美术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听着美术老师吴迪为大家讲解《中国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天质自然,丰神盖代’,顾恺之的书法则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吴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向同学们展示名家作品。

      据了解,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在几年前,就在初一到高三年级开设了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并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各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初一年级的“经典诵读”模块,精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丛林》、《四书》等章节;在美术、劳技、音乐课中开设了“中国书法”、“中国棋艺”、“古典戏曲”、“篆刻”、“茶道”等课程。

      白云路小学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强调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例如音乐课上,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充分让学生认识民族器乐、欣赏民族乐曲,并在校内举办了民族音乐会;体育课上,老师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堂教学,教学生抖空竹、滚铁环等;美术课中,教师给学生讲解脸谱的绘制,学生兴趣极为浓厚。

      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说,现在很多学校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本课程研究,并根据学校特点开设了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补充了学生常规教材的学习内容,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奥运精神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结合起来,为各校探索出了一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教育之路。

                                          融入课外活动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就开始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世界遗产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于2004年和2006年举办了两届世界遗产青年论坛。第一届论坛启动了“世界遗产与年轻人”教育项目,论坛成果《走进世界遗产》宣传画册和《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国》论文集作为中国青少年献给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礼物,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第二届论坛突出“国际性”,有来自庐山、苏州、敦煌等国内遗产地的代表和法国、德国、智利等国家的100余名中学生参加,在论坛开幕式上,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学生表演的京剧《霸王别姬》和相声,赢得论坛代表的一致好评,他们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大为赞赏。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金帆民乐团多年来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乐团表演的节目当中。自2006年起,金帆乐团每年元旦相继举行“民族魂—长城情”、“民族魂—历史情”、“民族魂—奥运情”主题专场音乐会,分别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和人民大会堂演出,形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系列,学生们在演出、排练与欣赏演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学习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青铜器时代(殷商时期)的文化和中华少数民族的文化。

      近年来,西城区各中小学校在开展的艺术、体育、科技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尽可能注入传统文化的营养,金融街少年宫寒暑期组织地区学生学习传统礼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组织学生重审“明史”、白云路小学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培养学生基础道德,夯实做人基础。

      各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授课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与课改新学科相结合

      近日,北京214中学校本课程《北京传统文化》开课。学校结合科技课建筑模型制作这项内容,将该课程中的北京民居知识引入科技课程,把木件插接、沙盘基础、建筑装饰等项工艺组合在一起,要求学生从简单的“随墙门”做起,逐步升级到“广亮大门”“金柱门”“如意门”等。“学校希望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科技制作课程,使高中通用技术科目中的技术与设计一类的课程能够落实到学校课堂之中”,该校校长王文江介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与高中课改新课程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一直尝试的课题。随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关注,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推进演化,学校将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育人工程。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