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炎黄广场举行。 不久前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中华文化标志城”遭到百余名委员批评,认为这一项目没有科学论证,缺乏文化内涵,不应该建设。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激烈争议。 几乎与“中华文化标志城”引发争议的同时,在甘肃几个地方又陆续传出消息:华亭县宣布推动建设“秦皇祭天文化广场”;永靖开工建设西北规模最大的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最近,为与河南鹿邑县争老子,甘肃临洮县宣布投资8000万建设“老子文化园”…… 近几年,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开发建设,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志城”可谓是一“缩影”。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类似“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文化”项目,到底该不该建,应该怎样建? 文化旅游项目“复古”:理由很多很堂皇 其实,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之名,开发历史文化遗存的热潮,“中华文化标志城”既不是先行者,也不会“后继无人”。 早在2001年,河南新郑市就开建了“华夏第一祖龙”,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以未办理有关手续为由,被勒令其停工,2007年,新郑市又建成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再次受到广泛质疑;2006年,广西桂林市开建了“东方巨龙主题公园”;2006年,浙江横店社团经济联合会宣布,在横店镇按1:1的比例仿建一座圆明园;2007年,中华伏羲文化园规划设计方案“出炉”…… 就在“中华文化标志城”引发争议前后,甘肃又有几个地方开建或将建一批类似的文化旅游项目:华亭县不久前宣布,今年计划投资3480万元,全力实施秦皇祭天文化广场三期工程,强力推动莲花台景区建成,彰显“秦皇祭天第一坛”特色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力争形成与北京天坛、山东泰山齐名的“中国祭天三坛”;临洮县则于近日宣称,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主要包括老子博物馆区、祭祀广场区、老子飞升纪念景区,并拟定于今年5月召开“老子文化节”;今年3月14日,黄河三峡孔子大殿举行奠基仪式,概算投资3000万元,这是永靖县正在建造的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的一期工程,据称中心建成后,规模将居西北地区首位。 记者发现,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打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招牌,同时又与“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人民群众致富”挂钩。 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60亩,重点建设“一殿一阁一坛两庑五院”。谈及兴建缘由,永靖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永靖现有一座孔子大殿,但占地面积小、空间窄,加之墙垣毁损,房屋简陋失修,已不适应祭奠孔子,研究儒学文化的新形势,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当地积极倡导修建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暨黄河三峡孔子大殿。 “中华文化标志城”号称有69名院士签名支持,预算投资300亿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辐射300平方公里,连接相隔20公里的邹城城区与曲阜城区,其层次之高、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令人侧目。有人用讽刺意味的评论说,相比之下,甘肃这几个项目未免太“小家子气”。
正在建设中的“华夏第一祖龙”(上)和“华夏第一祖龙”设计图(下)(2007年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2007年2月18日拍摄的圆明新园建筑模型局部。新华社记者张乐摄
2007年2月18日,浙江横店建设圆明新园新闻通报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场展厅的圆明园沙盘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中新社发 王超 摄 无论是“中华文化标志城”,还是早些年的“华夏第一祖龙”,乃至“秦皇祭天第一坛”,都是地方政府在大力推动,尽管受到广泛质疑,但是一些地方为何不顾批评,仍在一意孤行? 甘肃省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何双全说,甘肃近年来一些地方都打出历史文化牌,像秦安喊女娲,临洮喊老子,泾川喊西王母,永昌喊罗马人,基本思路还是沿用长期以来就有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从积极方面说,地方政府出发点是好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热爱传统文化,从这个方面讲,适度开发,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许多都“变味”了,“文化”叫得特别响亮,乃至夸大,甚至生搬硬造,炮制出“假文化”。 何双全说:“比如‘秦皇祭天第一坛’,秦朝先祖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一代,后来东迁至陕西,所以秦文化地区主要在陕西和甘肃天水与陇南,与平凉市的华亭县并没有多大关系,其他地方都没有喊,华亭却喊开了,这就脱离了历史实际,让人感觉很奇怪。还有永昌县正在招商引资的‘古罗马风情娱乐城项目’,永昌到底有没有古罗马军团的后裔,在学术上存在很大争议,但地方不管这些,还是要建。” “这些做法是传统文化的‘大跃进’,不仅缺失文化内涵,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他说。 与何双全的观点鲜明相比,甘肃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副处长魏亚峰则显得比较谨慎,他认为,对于“中华文化标志城”等问题,反对和赞成的意见,主要是视角不同,前者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后者则更考虑文化因素。很难说二者谁对谁错,关键是看以什么标准衡量。 他说,以深圳的世界之窗为例,它“微缩”了世界各地的著名文化景点,可以说没有多少文化内涵,大家也知道这些景点是假的,但为什么去参观的人还很多?原因就在于有市场。“地方需要发展经济,历史文化遗存是一种资源,但一些地方没有,或者很少,怎么办?于是就找一个切入口,比如历史人物出生地或活动地,都可以被拿来利用,实在不行就人为创造。这些没有文化价值,但做好了,就可以成为景点,带动旅游业发展。” “拿敦煌莫高窟来说,从开始兴建时起,历朝历代都有新建或重建的洞窟,大家认为唐朝的洞窟很好,而觉得清朝的是败笔,但在当时,就很难判断。今天建造的东西,过上数百年,可能是文物,也可能是垃圾。所以看待这些文化项目,也应该有一个历史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