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独立书店——因为独立所以存活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1-0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前不久,多年关注国外独立书店的“女书人”钟芳玲的《书店风景》最新修订版在内地出版,又引起书业界人士对独立书店生存现状的思考。就在该书出版与再版的十年间,独立书店的命运发生了曲折的变化,正如作者钟芳玲在书中所言,“这个地球曾经存在过那么多家独特的书店,但是却一家家地消失了,就像濒临灭绝的生物一般。”《书店风景》变成了她“为书店唱的一曲挽歌”。

     

    每周都在关门

     

      一提到独立书店,人们脑海中浮现起的多半是这样一幅景象:书店老板多为一派文士,爱书懂书,而开书店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理想而非盈利;店员对于店内藏书了然于胸,多有修养,且可以和客人侃侃而谈;店面尽管不大,多隐藏在巷弄之间或地下室等店租便宜之处,却藏有各种奇怪、冷门之书;书店没有豪华气派的装修,但是往往能给人一种感动和温暖;往来客人,或许并非前来买书,他们多与老板是至交好友,而且他们都是爱书之人。

     

      但是,独立书店的式微已经成为全世界爱书人的遗憾。2007年,法国书商协会和法国政府文化部图书与阅读署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法国的独立书店正处于崩溃的边缘,那些规模较大的独立书店已被收购,规模小的仅够糊口,而小书店中有13每个月挣到的钱还不到全法最低水平。素来书店文化浓郁的英国,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根据英国《书商》的报导显示,从20067月到20074月的10个月中,英国书商协会的独立书店会员减少了59个,相当于每周至少关闭一家。

     

      今年11月,台湾8家独立书店集体誓师,宣布“集书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求为台湾独立书店的最后一战做好准备。此前,诚品书店耗资两亿台币打造新敦南店却严重亏损,特色鲜明的“有河book”、“小小书房”濒临绝境的命运,都让台湾独立书店业者黯然神伤。

     

      在独立书店刚刚兴起的内地,同样上演着一幕幕令人心痛的挣扎。今年5月,复旦大学旁边经营了数十年的“左岸”被迫关门。9月,豆瓣网上发起了捍卫上海季风书店的倡议。再回望几年,杭州的江郎书店和三联书店已经倒闭,曾经盘踞在京沪两地闹市区的“思考乐”书店,几乎是一夜之间关门大吉,成都的“卡夫卡”书店倒闭后,也有多个“卡夫卡”涌现出来,但最后都难以维系。

     

    新阅读习惯吞噬独立书店

     

      对于独立书店所面临的困境,有人归结为几点原因,第一是网络书店的兴起。卓越亚马逊图书销售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卓越亚马逊的统计显示,夜间订单最大值是在11点到2点,而白天最大值是在中午11点到1点。网络书店24小时售书的功能,恰恰能满足白天工作劳累的上班人群工作生态。此外,网络书店海量的图书信息以及较低的价格,都是传统书店所不具备的”。其次,是独立书店的“性格”。独立书店很少卖大众畅销书和教材,这就丧失了很大一块利润空间。已经有一些独立书店为了生存下去,最后不得不选择向综合性书店转型。另外是它的运营成本。首先店铺租金、地价的持续走高,让独立书店难以招架。比如,经营古旧图书的独立书店布衣书局,从最早在北京二环内协和医院对过的胡同里一幢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到如今东四环外垡头东路的郊区,书局老板胡同无奈地表示“5次搬家,还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搬家已经成为许多独立书店无可奈何的常态。最后,公众阅读欲望的缺失,也是造成书店不景气的原因。开社区书店的邱小石表示,“社会人群的生活被整体消费能力和时间规划所左右。而我们的社会就没有让人闲下来的机制,来我这里的人实际上不认为书贵,但是就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有钱却没时间,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目前的物质条件还是满足不了人的欲望。只有物质极大的丰富以后,才有精神生活的消遣。这个过程至少还有10年。”

     

      基于上述对独立书店困境的总结,也有人提出了不同观点,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认为,“笼统说‘网上书店的发展对传统书店的冲击很大’,等于什么也没说,且有掩盖问题实质之嫌。网络书店与地面书店的关系,此消彼长,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不假,但在中国内地,却有另一层样式——网络书店唯一的‘取胜’手段,就是实行恶性价格政策,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是罕见的。”2000年和2002年万圣书店开始实践把书店定位成一个“去处”,虽不能说是“为了应对所谓的‘网络书店冲击’,但我们又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面对恶性竞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起一个体系。恶性竞争环境容易摧垮一间书店,但很难击败一个体系。万圣多年来把书店当体系经营,或许是我们‘应对冲击’的正确选择。”至于未来独立书店的命运,“我以为,独立书店的存亡绝不在连锁书店多寡,亦与独立书店数量无关,全在操作者认识、对待‘两难’的能力。换句话说,独立书店,因其独立所以能活”。

     

    因其独立所以能活

     

      独立书店的未来命运究竟如何?对此钟芳玲并不绝望,她认为独立书店历经诸多的悲与喜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的鼓舞与启示。“未来也许会形成三分天下的书店形态,独立书店如果能保持自己的特点,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一定能够活下去”。

     

      特点和模式,也许是独立书店的立足之本。在北京,就有一些特点鲜明,模式新颖的独立书店成为佼佼者。

     

      比如家庭作坊式的“读易洞”。2006年开业的读易洞设在北京高档商住社区SOHO内,他们吸引的是SOHO业主和这里上班的白领。“我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和可能”——读易洞主人邱小石如此诠释书店理念,“我们希望通过邻居之间的口耳相传让更多人知道读易洞书房,尽量用一种顺理成章的方式让大家对书房有浸润式的认知,而不是强硬地灌输给他们,这也不是我们做事的风格。”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调调,我们也不是任何人都欢迎,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家庭作坊式书店”。

     

      同时读易洞也给来这里的读者创造了很多独特体验。装修的风格古朴,却用对时间的记忆填满的空间间隙。邱小石说,“个人比较喜欢‘时间’这个东西,可以让书店看起来有痕迹,我收藏很多带点年头的生活工具,都成为书店的陈设”。而在书店的经营上,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读易洞的“涂书置换”:全款购书,阅后返还时此书的50%款额冲抵下一本书的购书款。邱小石说:“从读书方面,我是悲观的。纸质阅读发生彻底改变,那这个行业就不存在了,行业不存在了,书就只剩下艺术的价值,收藏的价值,文物的价值,但这个悲观正好变成为我的经营理念。”

     

      今年刚刚开业的“时尚廊”则主打艺术设计类图书和港台版书,“这些书都是读者从网上看不到,买不了的”,时尚廊负责人许志强表示,“我的目标是把书店做成全国最好的艺术书店”。目前书店摆放的主要是:国内外时尚流行杂志、国内外艺术设计杂志和图书、流行时尚文化图书、传媒电影类专业图书、饮食文化与美食评鉴、旅游类图书等,其中大部分为引进版,港台图书也占很大比重,显然这都是网络书店的盲区。“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位,是因为我们看中了艺术设计类图书的巨大市场潜力,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有几百万名设计人员,他们需要新的理念来充实自己,而且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也很强。”

     

      从形式上,时尚廊也不仅仅是一个书店那么单一。这里还是一个餐厅和咖啡厅,一个集画作展售、讲座、产品发布、剧场表演、电影欣赏、摄影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文空间。许志强认为:“后书店时代已经到来,图书可能在书店中仅占一小部分,到书店看看书、喝喝咖啡或者买个有意思的纪念品,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

     

      依靠网络,主营古旧图书的布衣书局也颇有特色。书局负责人胡同从2002年开始在BBS上卖旧书,2004年初创立“布衣书局”和布衣书局网站。事实上网络店铺与实体店面的结合是国内目前大多数经营古旧图书的独立书店的主要方式。胡同介绍说,布衣书局的网店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为方便书友找书,书局的书目分类是他本人自己设计的。书局所有的书在以“新书、旧书、民国书和古籍”等为部进行归属外,还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文化、工具书、其他以及报刊为目进行了分门别类。胡同本人也是藏书者,其中书目类图书可以作为藏书参考。同时,布衣书局对每一本图书都有详尽的介绍,比如除了书名、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外,还有印刷时间、印刷次数、印数、开本、页码、有否插图、装帧、品相及描述、作者介绍、目录和所属丛书名等。这对喜爱古旧图书的客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贴心的。

     

      最后,还是要提及万圣书园。15年历史,3次迁址,始终如一地追求学术精神的万圣在书业界创造了神话和口碑。刘苏里表示,如果要总结万圣的经验,“第一,它是一个卖书人站在买书人的立场开的一家店;第二,它相信‘路未绝,再坚持’的做事哲学;第三,决不改初衷——概括四个字是‘幸福为学’。仔细想来,这三件都与万圣不同时期主人的愿望与禀性有关。说得大一点,万圣有自己超出商业的为事哲学;普通一点讲,万圣是在‘曲线’做生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