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记者 龚丹韵 ●嘉 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电影《梅兰芳》上映后,片中美轮美奂的京剧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不少年轻人由此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我们一直为如何振兴国粹而思索,如今难题似乎迎刃而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曾掀起了中学生的篮球热潮,《棋魂》令一直冷门的围棋在当年成为热门……审美体验的方式,是否真能挽救、激活传统文化样式? 龚丹韵:您觉得一部作品的走红,可能拉动起一个行业吗? 梁永安:我记得之前已有电影《花样年华》,让旗袍成为流行。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现代人随时准备接受新变化,喜欢形形色色的新东西,看看那些无处不在的广告镜头,蒙太奇的切换之快,受众早习以为常。时尚流行甚至成为一种精神压力的释放。从这个意义上说,让现代人一下子喜欢起某样东西实在很容易,仅仅一个瞬间、一个镜头,就会喜欢上。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现代人的喜欢往往留于浅表,瞬间情绪过去,可能就雁过无痕了。并不是那种深入理解后真正的入迷。 京剧也不例外,虽然从艺术体例上说它来自传统,但是对当代年轻人而言它还是很陌生。尤其都市青年大多在电子文化中长大,京剧中的情韵、脸谱、色彩等表现方式,反而显得有点新颖。年轻人开始对京剧感兴趣,也许就是一种对银幕瞬间的好感,离真正喜欢国粹、理解国粹还有不小的距离。 在京剧真正的全盛时代,它不只是一种艺术,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定期聚在茶馆里,每看到精彩处,又拍桌子又吆喝,与台上的角色充分互动。就连19世纪西方的戏剧也是如此,观众觉得没演好,会跑上去和演员说这个角色应该怎么怎么演……文化社会学上把他们叫做主动的观众。如今银幕上的京剧,已经不是那个生活化的国粹了,你不能参与它,不能和它对话,它只是静静在那里呈现,单向输出。 龚丹韵:那么国粹进课堂,有互动有学习,效果应该更好才对,为什么现实结果却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梁永安:可能还是创新不够,与现代人难以共鸣。京剧诞生时也是创新的产物,近代以来的流派都在原来形式上有创新。就连样板戏也有新尝试,如《打虎上山》用了很多圆号,把现代艺术元素加了进去。到了当下,我们反而没有适应这个时代要求的创新,缺乏触动当代人心的东西。现在的思路一般有两条:一是走偶像路线,在舞美、唱腔、包装上与时俱进,另一条就是保持纯正的古典味。 事实上,我认为弄得再好看,也未必能在艺术上真正延续和光大。冰冷机械的工业文明中,传统艺术是为数不多的温情补品。比如说京剧,它代表了一种与工业文化相反的诗情画意,微妙的表情、台步、唱腔,蕴含着对人的内心阐释,对世界的情感解读。欣赏传统艺术,是一种静静沉入灵魂深处的精神状态,仿佛可以摆脱工业社会的喧嚣束缚,回归自然,得到片刻心灵自由,这就是经典值得品味之处。若硕果仅存的传统艺术,在大众化中变成时尚的一部分,变成市场的放大,被资本逻辑吞没,那么它作为工业文化对立面的意义就会消失,艺术本身的内涵可能被从此掩埋。 与大众文化的各种品类相比,京剧似乎注定是寂寞的。工业化中期的社会,也许还不到京剧复兴的时候。 龚丹韵:想进入品味艺术的状态,需要学养积累。以影视为契机,先引起大众兴趣,再慢慢学起来,不也很好么? 梁永安:影视有两面性,它把潜在的东西放大,可能有正向作用,也可能有负面效果。比如影视以碎片方式呈现京剧,让大家的眼睛愉悦了一下,很可能以后不够愉悦的真正表演都不想看了,过把瘾就忘。电影固然有一定带动能力,但是工业社会对实用性的追求还是占了上风,京剧缺乏雍容的氛围和环境,指望自发形成对京剧的持续感情很难。 日本采取的是制度化的方式。大阪神户地区规定,从小学开始,学生每学期都必须去看一次能乐和歌舞剧。小孩的审美观还没建立,固然不能一下子理解经典,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印象,以后只要稍作讲解,就有学养积累,懂得如何欣赏。再举个例子,日本2002年发行psp版奥特曼游戏,一致公认非常粗制滥造,但是居然卖到脱销,正因为它是很多人成长的记忆,大家抱着特殊感情在购买它。人往往对伴随生命成长的东西难以割舍。传统艺术也是如此。 龚丹韵:其实借着电影的东风,后续衍生品能跟上,还是有可能让京剧热继续深化。比如推出电影中京剧的原声带、开发与电影剧目相关的表演等等,这需要成熟而庞大的文化产业链。 梁永安:确实,美国很多艺术家自称“40%做艺术,60%做市场”。通过电影,年轻人与京剧巧遇,也许很快就错身而过,但社会的文化运作如果足够成熟,还是有发展的可能。说到底,一个社会接受怎样的艺术,透露出这个时代人的基本心灵发育状态。百多年来的沧桑,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总是磕磕碰碰,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潜意识中还是有种顽强的伦理,源源不断地进行代际传递。例如每年春运,将近两亿人从天南海北往家里赶。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化指标,说明民族的文化核心还在延续。 现在,什么都在摸索中,也就什么都有可能。我们正处在物质生产的奔忙时期,京剧表达出来的价值当下很难有依存感。但是民族生活在根性上有很多千古未变的内容。越是传统的艺术,久经时间洗练,越能从根源上反映生活的本质。或许再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大家不用再为俗事过度奔忙,有余暇追求高品质的活法时,许多传统的东西就会得到重新体认。也就是等这代年轻人进入中年以后,他们可能会重新感受到前人生活的细微灵动,再度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