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卷惊艳世界】 从会徽“中国印”到比赛项目“篆书写意”,从金镶玉奖牌到祥云火炬,从开幕式上令世界惊叹的中华文明长卷到社会各界开展的丰富文化艺术活动……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夏天灿然绽放;中国文化,在这异彩缤纷的季节昂然展现。 剪纸、年画、风筝、刺绣、古琴、皮影戏……奥林匹克中心区30个“祥云小屋”将中国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一堂;歌舞、戏剧、戏曲、杂技、音乐会,古代科技展、历史文物展、奥运文化展……规模空前的奥运文化活动轮番登临各大剧场和博物馆;天桥民俗、兰州太平鼓、山西高台花鼓、宁夏花儿歌舞、申城海派秧歌……遍布京城各处的奥运文化广场,在全民参与的热潮中一次次激荡起中国文化的热浪。 环绕四海宾朋,绽放时代芬芳,历经5000年深厚积淀的中国文化之绚丽画卷,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艺术的瑰丽多姿。2008年,在惊艳的目光中,中国文化震撼世界。
2008年十大国学事件: 【冷寂诗歌震后爆发】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络上涌现大量诗歌,众多网友纷纷写诗哀悼遇难同胞,歌颂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表达灾难面前人们的爱与坚强、温情与希望。其中一些诗歌在网络、手机上广泛流传,引起大家的共鸣。报刊、电台和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众多有关震灾的诗歌。平时不为人关注的诗歌这时发出响亮的声音,集体抒情给人们减少了伤痛,带来精神上的抚慰。 因地震生发的诗歌源于人们的一腔真情,虽然不少作品质量并不高,但都不带有功利色彩。以诗言志,以诗传情,中国诗歌古老的传统在此再次得到体现。地震过后,诗歌复归于日常的平静。但这个现象催人省思,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当摒弃商业功利和浮躁喧哗,诗歌仍然是通向人类心灵的有效途径。
“5·12”大地震北川纪实专题请点击: 【传统节日复兴启元】 今年,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个重要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有人称,这一年是传统节日复兴元年。 重要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让现代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历史的延续性得到统一;也让处于全球同质化的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有了找寻民族精神家园的契机。今年清明节期间,北京扫墓的人数远远超过以往;端午节里,艾蒿居然再度出现在很多城市家庭门口;中秋节里,兔儿爷的售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仍然热销不已。在民族文化基因面临消退时,人们在传统节日假期的刺激下,笨拙又兴奋地重拾父辈的记忆。 兴奋之余,人们也多少感到了些无所适从的空虚。很多节日习俗已随着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民间信仰的改变失去实际功用。用什么来填补传统节日的精神?用什么来引领人们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真的只是重拾民族文化基因的开始,元年之后,路还很远。
“春节诗词”专题请点击:
“端午节庆”专题请点击:
“2008恭贺新禧”专题请点击: 【作协主席网上打擂】 起点中文网举办的“三十省作协主席小说擂台赛”,明年初将由网民投票最后决出高下。消息一出,文学界诧异了,媒体炸锅了,作家沉不住气了。有人说这是作协主席和网站联手“作秀”;有人则看得远,认定这是传统文学与网络亲密接触的开始。读者心里都有“小九九”,读小说“每个人心中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小说评比不是超女比赛,用网上点击数这种简单的计量方式作为标准来衡量文学作品高下,实在太可笑了。其实,换一个角度,比如把它当成一场游戏,把它看作一次娱乐,倒也无妨。 【这届“茅奖”年轻了】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分别授予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与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这是个看上去相当不错的结果,它所看重的还是作品的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这成为本届茅盾文学奖的特色之一。 而它的另一特色,则突出表现为《暗算》的获奖。它开启了一扇门窗,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风格迥异的作品被这个奖项所接纳。恰恰是在这里,历经七届的茅盾文学奖显示出一种青春的、富有生机的气象。 【山寨文化一路狂奔】 从最初的山寨手机蔓延到山寨明星、山寨歌曲、山寨电视节目、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山寨一词迅速蹿红成为流行语,2008年当之无愧成为“山寨文化年”。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它在模仿与创新的小道上“打着擦边球”边走边唱、一路狂奔。 放在草根文化这一范畴来解读,山寨文化是对精英文化的补充。沿着“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路探寻,这是“草根”的自娱自乐,是平民智慧的开启,是一种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即便其中不乏恶搞和炒作,但却以戏谑的方式向精英文化提出挑战。 然而,从山寨产品来剖析,山寨让人品到更多的是沉重。山寨是“走捷径、不重创新”的代名词,是对知识产权的无视,是原创力匮乏的综合征。山寨被冠之以文化之名泛滥,盗版、侵权之风会不会更加堂而皇之、愈演愈烈? 【京剧进课堂冲击波】 让倡导者始料未及,一件“看起来很美”的事,竟然引发巨大争议,国粹京剧受到的社会关注也是近年所未有。2008年2月教育部宣布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人士、各路媒体展开激辩,甚至吵到全国两会上。 京剧究竟该不该进校园的争议,不仅考量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更映照出传统文化断层造就的部分公众心理潜隐焦虑。与其说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是“成人本位”,不如说是成人自己对这项民族文化瑰宝艺术缺乏了解。而公众对进课堂剧目“样板戏”过多的争议,最终得到教育部“微调内容”的回应。 这场争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无疑具有标本意义。但愿,争议过后的平静不代表公众遗忘,京剧界与其吵吵哪家哪派剧目进教材,不如多去课堂给孩子们做示范。 【严打假唱各方叫好】 2002年崔健发起“真唱运动”,迸发出抵制假唱的民间最强音;而2005年文化部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则首次明确提出“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2008年,严打假唱的步伐再次加快并愈发变得坚实,无疑令人振奋和欣喜。艺术原本追求的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演,假唱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和纯洁性,使艺术变得虚伪。假唱,可以粉饰感官视听,但这种虚假的“完美”无法遮盖情感表达上的折扣。这一点,观众最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