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音乐保护培训班在沪举办 为期5天的培训中,田青、曹本治、乔建中、郑长铃等知名专家学者,以《保护与创新——对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仪式中的传统音乐——兼谈传统音乐文化空间的保护》、《传统音乐类项目保护中的多学科综合视野》以及传统音乐的保护现状等主题,采取课堂讲授、讨论答疑、经验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学员展开专项培训。 这项培训工作的启动,也意味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加大了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权威人士透露,类似这样的培训班将来还会举办,目光会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类别。 海南将建“非遗”基地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为主题的2008非物质文化遗产(槟榔河)论坛近日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名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特别官员20多人齐聚三亚,通过对槟榔河乡村旅游区实地考察,献计建言如何建设海南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计划投资19亿元的槟榔河国际乡村文化旅游区是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点项目,其总体规划提出建设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弋阳腔保护初见成效 日前,江西弋阳县举行了弋阳腔剧团成立50周年暨首届弋阳腔戏曲周活动,这是该县抢救和保护“戏曲活化石”弋阳腔亮出的又一举措。弋阳腔起源于宋元时期的南戏,产生于弋阳县,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声腔,有“南昆北弋”之称。该县和上饶艺校联合开办弋阳腔戏曲班,择优聘用部分优秀学员,重新恢复组建了弋阳腔剧团,为弋阳腔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目前已能演出30本传统古装大戏,13个传统折子戏。 齐鲁“非遗”丛书出版 国内首部系统总结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近日出版。据悉,《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10卷,共400多万字,1500余幅图片。该丛书对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集中展示。 太谷学生学打形意拳 山西省太谷县教育局近日透露,太谷县教育局明年将在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中推广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把形意拳列入当地中小学课程。目前,太谷县胡家庄学校和明星小学等4所学校已作为试点开展此项工作。形意拳是我国四大拳种之一,太谷县是形意拳创立、发展和传承的主要区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影响。一直以来,形意拳在太谷的发展并不稳定,传承人老龄化,认真习武者青黄不接,太谷形意拳的保护与传承面临困境。经太谷县车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杨凡生的提议,太谷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范围内推广形意拳。 江苏首发“非遗”邮票 江苏省文化厅透露,近日盐城市盐都区以该区第一批“非遗”为主题的个性化特种邮票在盐城首发。据了解,以区(县)级“非遗”为主题制作发行的特种邮票,这在我国还是首次。这套特种邮票共500套,每套2版共24枚,经国家邮政局批准,中国集邮总公司制作,北京邮票厂出品。它在方寸之间展示了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折射出盐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该邮票发行量小,题材独特,因此受到收藏爱好者追捧。盐都区第一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老虎鞋、盐城龙舞、八桅大篷水车等内容。 北京观众体验纤维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联手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连锁集团,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之“建筑空间里的艺术形态”主题展近日在京举行。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金奖作品:美国艺术家丽亚·库克的《迷魂娃娃》和中国艺术家张海东、王甍的《融·熔》以及吴冠中的特邀作品《雨花江》,王可、曹田泉的动态纤维艺术作品《云雨》等均与观众见面。虽然这次主题展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是与公众如此亲密接触也的确非常难得,“让大家透过纤维艺术去了解艺术”正是这次活动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