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2008年中国文学事件中感受文学力量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2-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008年年终之际,回望一年来中国文学之路,一些沸沸扬扬的事件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文学依然是2008年文化中一股活跃的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疯狂”于此是悲哀

     

    每到年终岁末,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都牵动着各国文学界的神经。2008年,中国文学的“诺贝尔情结”再次爆发:一名偏居小城的安徽诗人叶世斌被名为“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的组织推举为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消息,一度充斥大小媒体。其实,这一研究中心并不具备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资格。尽管国内文坛对这一滑稽的闹剧一笑置之,但不可否认,“叶世斌事件”是中国文人期盼诺贝尔文学奖的具体表现。

     

    “对于中国文化界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是一个巨大的象征,我们也一直想像着,当它由中国人获得的那一刻,中国文学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评论家张颐武认为,一种“诺贝尔情结”强烈地控制了中国文学,这个情结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心态,是一种又期待又恐惧的心理:一方面我们用诺贝尔文学奖来论证中国文学由于表现人性缺少深度而无缘获奖,同时又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表示不屑一顾。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表示也曾把目光投向中国,诗人北岛以及山西作家李锐一度呼声颇高。李锐本人显得异常平静,“中国当代文坛确实很浮躁,很多作家最关心的是怎么轰动,怎么迎合市场,出版社最关心的是怎么制造畅销,理论家、教授们又常常沉迷在和汉语处境无关的时髦‘话语’当中”。他认为,冷静地创作或许比炒作更能够让我们与这个奖项靠近。现在的作家如果无论巨细都一窝蜂地狂躁于“诺奖”,那么对于中国文坛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著名作家王蒙则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本身代表的不是一个纯文学的标准,“与之对抗毫无必要,也不起作用;奉为天神,同样幼稚。我们与诺奖评审机构应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与其批评‘诺奖’,不如改善自己的国家文艺评奖。”王蒙呼吁,应该建立一种真正文学性艺术性权威性、且被世界公认的华语文学大奖。

     

    “矛盾”中的茅盾奖:注入文学创作“新血液”

     

    如果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坛是失落、无奈等多种复杂情绪交织,那么作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人们给予更多的是一种期盼。然而,近年来每在获奖结果公布后,茅盾文学奖都不免被指已经成为各种社会力量、文化力量折中的结果,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折中的关键词便是“市场化”。

     

    长期以来,茅盾文学奖在中国作家和读者心目中都占据着神圣的位置。从历届获奖作品看,茅盾奖向来侧重宏大叙事,青睐厚重的史诗性作品,倚重现实主义精神,关注历史题材。然而在今年的颁奖礼上,“黑马”麦家带着他的《暗算》犹如一块突然坠下的高空落石,搅乱了茅盾文学奖在人们心目中一以贯之的那潭写实主义的湖水。由于裹挟着同名电视剧的巨大影响力和一股市场的锐气冲进了茅盾文学奖,从入围到获奖,麦家的《暗算》一直就充斥着各种猜测和质疑。

     

    是否要以大众文学的标准来要求茅盾文学奖?对此,中国作协副主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副主任陈建功表示,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文学日益分化为大众文学和所谓的高雅文学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对中国文学都是有益的,使我们所谓的高雅文学作家要注意拥有读者,使我们大众文学作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品位,这不是互相排斥的事。”

     

    对于《暗算》的质疑,知名评论家李敬泽很肯定地说麦家获奖有两层突破性意义:“一是作家的层次与过去有所不同。从上世纪90年代出道的新生代作家麦家开始,文学创作力量将会有越来越多新的血液加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二是在审美视域上的拓展。麦家的小说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貌,这也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麦家在专业文学评论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也拥有非常广大的读者群,李敬泽说这两者能如此完美结合实属不易。

     

    知名作家陆天明则说,这次麦家的《暗算》能够当选,也是茅盾文学奖与时俱进的表现,这无疑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新生代作家的突围,更是传统文学的突破。

     

    除了评奖的突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入围作品被全部放在网上进行了一次集体展示。无独有偶,2008年,在网络集体亮相的还有来自全国部分省份的作协主席、副主席们。9月,由起点中文网站发起的“全国30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活动,作协主席们放下身段试水网络,这场传统文学与网络的“亲密接触”,俨然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截至目前,河南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爸爸从呼吸到呻吟》和湖南作协副主席王开林的《桃木匕首》总点击量已近50万大关,其他作品总点击量也超过6位数。尽管如此,由于多年的传统写作观念与网络文学正发生猛烈的碰撞,主席们普遍还是对首次的触网经历有些不适应。他们觉得纯正的网络小说“一日万字”的写法过于浮躁,而网友们则抱怨他们速度太慢。但不管怎样,主席们的参与足见网络对文学影响之深入人心。

     

    北京文化评论家解玺璋说:“网络文学不能像传统文学那样,拥有精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文字,而传统作家有着深厚的写作功底,把他们的作品拿到网上发表,对网民的阅读有好处。”解玺璋还认为,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传统作家的名字,现在他们在网上连载作品,影响将会是双向的。

     

    张颐武认为,这类竞赛“为传统作家焕发第二度青春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他说:“目前传统作家面临出版瓶颈。传统文学变得越来越小众,畅销作家仅有余华、刘震云等十多位,而这十多位一线作家,已经让小众阅读饱和。大批传统作家的作品找不到出版机会,他们曾经是名声很高的作家,但市场将他们漏掉了。网络发表作品,在将来是非畅销传统作家的一条出路。”但是他提醒,让文学全面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也是不可为的,文学毕竟是理想与精神的化身,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它可以向市场表现出开放的姿态,而不能变为被市场所用的工具。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