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著名剧作家金芝逝世 被誉为“黄梅戏泰斗”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新华网合肥11月4日专电(记者熊润频) 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被誉为“黄梅戏泰斗”的金芝先生因病医治无效,11月2日在合肥去世,享年82岁。

     

    金芝本名金全才,是安徽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安徽地方戏剧创作、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戏剧“文华奖”“曹禺剧目奖”,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电视“飞天奖”“金鹰奖”,理论研究“金菊奖”等20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他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并创作的传统剧目《讨学钱》《打芦花》《罗帕记》,黄梅戏、徽剧舞台剧《无事生非》《刘铭传》《徽商胡雪岩》,以及黄梅戏电影《生死擂》、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二月》《祝福》等作品至今受到观众喜爱。(来源:新华网)

     

    金芝:安徽剧坛不老松

     

    金芝本名金全才,可谓人如其名,名实相符。自从1953年他根据庐剧老艺人王本银、王业明、张金柱等人口述本成功地整理改写了庐剧传统小戏《讨学钱》、《打芦花》、《打面缸》等作品之后,金芝在戏曲领域,尤其是在黄梅戏领域全面开花,创作、研究、教学齐头并进,屡有建树。尽管已是78岁高龄,却依然总能够在常人想不到处灵思泉涌,迸发出创造的活力。

     

    留得住才是好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好作品?对此,创作过40多部(包括与人合作)戏剧作品,发表过200余篇理论文章,出版有3本戏剧理论文集,主持及参与过《程长庚研究文丛》、《当代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等著作的编纂工作,曾荣获戏剧“文华奖”、“曹禺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电视“金鹰奖”、“飞天奖”,理论研究“金菊奖”等20多个国家级奖项的剧作家金芝认为,留得住、传得开的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作品。

     

    而金芝恰恰就是一位写了许多好作品的剧作家。

     

    看一看安徽戏曲舞台,在那些“出世”后一直“活”着的作品中,金芝根据传统剧目改编创作的《讨学钱》、《打芦花》、《罗帕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许多年来,戏被反复上演,曲被广为传唱,剧中一个又一个舞台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已经深深扎根于新老观众的心中。

     

    金芝在电影方面,20世纪60年代就有与陆洪非、完艺舟等人合作的黄梅戏《牛郎织女》电影文学剧本,后来又根据草青的舞台剧《斛擂》改编了黄梅戏电影文学剧本《生死擂》。而对金芝来说,近十几年来在艺术创作上最大的收获当属他与胡连萃导演合作、根据名著改编、创作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1997年他独立完成了《秋》的剧本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地亮出了《啼笑因缘》、《二月》、《朝霞满天》、《潘张玉良》、《祝福》等多部熔“诗、情、美”于一炉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

     

    改编名著尽显身手

     

    金芝不仅擅长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而且还是一位改编名著的高手,这在他几十年的编剧生涯中,已有大量成功的作品可以证明。

     

    改编名著有多难,有许多失败的例子可以作证。名著往往是一座笼罩着光环的巍巍高山,想要跨越几乎不可能。正因为如此,有许多勇敢的尝试者或因虔诚不够,或因才华欠缺,或因眼光过浅,纷纷在这些高山面前败下阵来。可是在金芝手下,不论是20世纪80年代将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改编成大型黄梅戏舞台剧,还是90年代将巴金的《秋》改编成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秋》,以及后来将一系列名著改编成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这其中有《啼笑因缘》、《二月》、《朝霞满天》、《潘张玉良》、《祝福》等等,他都一次又一次地出手不凡,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这其中,除了剧作家出众的才华,恐怕更多的,应当归结于他对艺术规律的尊重。

     

    金芝认为,改编名著,就是为名著和当前时代搭建一座桥。这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因而如何正确地对待名著,就有三个层次:一是尊重,二是理解,三是感悟。

     

    “吃透”原著之后,金芝方才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所追求的是在名著与黄梅戏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利用黄梅戏的剧种特点去准确表达名著的精神内涵,在不削弱原著思想深度的前提下将黄梅戏的“情”与“美”发挥到极致。

     

    一辈子走好三条路

     

    金芝将自己的人生总结为“一辈子是走三条路过来的”:

     

    第一条走的是戏曲创作之路。他曾经整理、改编、创作过庐剧《讨学钱》、《打芦花》、《打面缸》,黄梅戏《罗帕记》、《袁璞与荆凤》、《无事生非》、《梁山伯与祝英台》,徽剧《刘铭传》等舞台剧及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与人合作)、《生死擂》和以上提到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等共计40多部剧作。几十年与戏相伴,孜孜不倦,老而弥坚,这条路金芝走得无怨无悔。

     

    第二条走的是戏曲理论研究之路。金芝多年来共发表戏曲理论文章200余篇,出版有《编剧丛谭》、《当代剧坛沉思录》、《惜花·育花·品花》等三本戏剧理论文集,担任过《程长庚研究文丛》主编并兼及《当代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的编纂工作。对于这条路,金芝的体会是,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一个好编剧应该具备相应的理论修养。

     

    第三条路是参与安徽戏曲的教学、辅导与探索活动。除了亲临课堂授课,也常帮着别人看剧本、改剧本,对基层的或年轻的编剧给予艺术上和技术上的指导。

     

    三条路同步走,三者相互交融,促使自己每一个时期都在不间断前进。

     

    问到金芝为何能保持如许旺盛的创造活力,他笑盈盈说出了三点“秘诀”:不生气,不熬夜,不失眠。金芝风趣地说:“年龄大的人生一场气就生一场病,有人又说要想生气就去写戏,可我偏是写戏不生气。”

     

    不生气,常锻炼,心胸宽阔,情系戏曲,将能量尽情地释放到艺术探索与创造上,对金芝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何素平·

     

    几十年来,不论安徽剧坛如何潮涨潮落,却始终伫立着一位神采奕奕的不老松——金芝。金芝说:“黄梅戏根在泥土中,魂在舞台上,形在音乐里。”(来源:合肥晚报)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