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傅佩荣:我被于丹“挤”出《百家讲坛》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1-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傅佩荣

     

     

     

    人生困惑问庄子  傅佩荣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10

     

     

     

    傅佩荣四书心得  傅佩荣 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75

     

     

     

    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 著  线装书店  20068

     

     

     

    傅佩荣细说孔子  傅佩荣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5

     

      有“台湾版于丹”之称的人气国学先生接受本报专访,爆料当年《百家讲坛》讲《论语》本来也有他的份,因为于丹的一播出就轰动全国,结果央视对他说“你就不用讲了”

     

      学者傅佩荣被称为台湾版的于丹,他以《哲学与人生》开始为大陆读者所熟知。他在凤凰卫视主讲的《国学天空》,短短8分钟时间,将老庄孔孟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拉得更近。近日,傅的新书《人生困惑问庄子》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读者的关注。该书出版后,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身在台湾的傅佩荣教授。

     

      对话傅佩荣——

     

      “与人交往要找到一个稳定模式”

     

      庄子遵从顺其自然

     

      广州日报:新书的意思是人生困惑的时候问庄子,您觉得庄子对读书持一种什么态度?

     

      傅佩荣: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提到庄子,说他“其学无所不窥”,换句话说,庄子是任何书都看的,不过还好,古代的书很少。我们说一个人“学富五车”,也不过五本书(即《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那时每一页都是竹简,五本书就五辆车。庄子是战国时代,书肯定已经很多了,但再怎么样的话,他求学就有一定的方法和目的,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学一点东西。

     

      广州日报:您个人非常喜欢庄子,他最打动您的是哪一点?

     

      傅佩荣:他的“不得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种“不得已”,不是被迫的、无奈的、不得不怎么样的,而是指当你条件成熟时顺其自然。人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条件成熟你做,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反之则事倍功半,功败垂成。

     

      把老庄孔孟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

     

      广州日报:在现实生活中,最难处理的是人际关系,我们如何利用老庄的思想来维持和谐?

     

      傅佩荣:把老庄孔孟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中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内心的感受要真诚;二是对方的期许要沟通;三是社会规范要遵守。我母亲50多岁时因患脊椎肿瘤而瘫痪,我从美国回到台湾后就跟母亲交流,问她怎样能使她快乐,母亲既不要钱,也不要我出名,只希望我陪她打麻将。于是我每个周末都陪母亲打麻将。但是没想到母亲的愿望满足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天天陪她打麻将,我说,母亲,你的快乐我不能一个人独占。我除了儿子身份还有其他角色需要负责,所以每周只能陪打一次。六个兄弟姐妹,每人陪妈妈一天,老人更有新鲜感。我由此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与人交往要找到一个稳定的模式,长期维持和谐关系。

     

      广州日报:庄子认为,人有十二种情绪,每种都可能会导致一些情况的出现,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

     

      傅佩荣:庄子与惠施有一段辩论。惠施是一个说话高手,有一次庄子说,人应该无情。惠施说,人怎么可能没有人的情感呢?庄子就对惠施说,我讲的不是一个人完全麻木,没有任何情感,而是说,你可以有情感,但是要记得不要让情感内伤其身。这一点倒很符合儒家的想法。也就是说,喜怒哀乐要发而皆中节。所以孔子提到《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得真好。快乐但不要过度,悲哀但不要到伤痛的地步。不要说一悲哀就伤到自己了。在《庄子》里面说,人的无情并不是真的没有情感,而是恰到好处。不管怎么样都不会伤害到自己内在的生命,这样一来,我跟别人来往,喜怒哀乐的场合都不会影响到我内在的生命。

     

      “《庄子》能治抑郁症”

     

      台湾国学传播者红遍大陆

     

      傅佩荣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国学传播者。他在台湾大学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来,座无虚席,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并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近年来,傅佩荣奔走两岸,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群体宣讲传统文化精髓,用力甚勤,被称为两岸文化传播的“行者”。近年来在大陆已出版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孔子的生活智慧》、《心灵导师》,《解读论语》、《解读易经》、《解读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等。

     

      一般哲学教授的学问都从书斋而出,但傅佩荣说,他的学问却是与最年轻的学生互动而来,是典型的教学相长。常常是,讲完孔子,学生说:还要听孟子。他说好,半年之后。果真只有半年的准备,他就开始讲孟子。接着再讲庄子、老子。渐渐的,他的哲学讲义变成了书,讲座变成了光碟。傅佩荣热,也从校园向社会发散,近两年又热到了大陆。

     

      现代人读古代经典只在文字上打转

     

      从事儒家、道家思想研究这些年来,傅佩荣觉得世人对两千多年前的哲学解读有很多的误区,他说:“单单《论语》,被当下忽略的、不求甚解的、比较普遍的误会,大约就有十几处,尤其是自宋朝朱熹注解之后,有很多明显的错误,我都在书中挑出来加以说明。很多人把孔子当作一个‘教主’,觉得他说的一定对,但又不求甚解。”

     

      傅说,现在许多人读古代经典,还在文字上打转。很多人记背《论语》、《孟子》等,仅仅因为接受它是一种权威,但对古人何出此言,则不清楚。这么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还容易造成误读。

     

      傅举例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贫”二字互调,更符合逻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中“束脩”二字,原意为“干肉”,但他认为“行束脩”不是指给孔子献干肉,而是借“行束脩”这一古代男子十五岁时入大学所行的礼,代指“十五岁以上的人”,因为孔子在乎的是如何有效教导别人,而不是收学费。关于“行束脩”,大约有四百来个注解,他都看过。

     

      30岁前学孔孟,40岁后学老庄

     

      傅佩荣谈得最多的是国学的价值,“30岁以前一定要学孔孟,40岁之后就得学老庄”。现代人特别需要老庄。因为很多人感觉到社会成就都有了,但忽然觉得生命毫无意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这样活着。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容易让人患忧郁症。

     

      老庄讲“道”,是在提醒世人,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丢到海里。“道”就是海,“我”就是一滴水。只要滴水入海,水滴就可平安、愉悦。他说,“读了庄子的人不会得忧郁症。庄子讲无心而为,就是说‘好好做你的事,不要存特定的目的’。存有目的,不达目的就不安乐,忧郁症就是这样来的。”

     

      “受苦受难不可怕,最怕的是受苦受难时你心里没有希望。你看过但丁的《神曲》就知道,地狱门口挂了块牌子,说‘凡到此者,必将希望放下’。学了儒家、道家,心里不空虚,生活就不会像地狱一样。”

     

      “于丹讲《论语》是随机的,

     

      我是整体系统的”

     

      不学《易经》就只活在当下

     

      广州日报:最近几年大学的国学很热,很多地方开办国学讲堂,您觉得我们该如何来学习国学的经典?

     

      傅佩荣:在我个人看来,年轻时适合读“儒家”。念书、考试……当然得入世。你不入世,跟人群不建立关系,说不过去。儒家便于梳理人之间的关系,道家便于梳理人和“道家”之间的关系。人到三四十岁时,便会对道家有体会。人到中年,事业上有成败得失,跟人相处也有愉快也有不愉快,庄子劝人看开。

     

      “天道好还”,这就是老子的思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多事情,你不要以为逃得过。你只要有这些事情,将来总会有它的影响。你怎么加以解决,这是道家的智慧。学不学《易经》,完全是两种生命形态。不学《易经》,你就在它所建构的世界门外。你没入门,就活在当下。每天发生的事情,来来去去,各种新闻,眼花缭乱。

     

      广州日报:为人父母难,想让孩子快乐,怎么样让他快乐,该怎么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快乐?

     

      傅佩荣:教育孩子,基本上要顺从他的本性,尽量不要违背。你违背了的话,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伤害。即使成功的话,他恐怕得不偿失;对于教育他的人来说,恐怕是事倍功半,你辛辛苦苦弄了半天,达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这方面,庄子又给我们讲了什么故事呢?他提到一个我们熟悉的所谓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故事。他说,你看这伯乐很厉害吧,他一看就知道,哪一匹马比较适合有希望变成千里马。他开始训练它,但这是违背马的本性。庄子说,马平常就是吃草、喝水,高兴的时候,交颈相摩;生气的时候,怒目相踢,这很生动。

     

      要上百家讲坛说《孟子》

     

      广州日报:您上凤凰卫视讲《论语》,还在上海讲传统文化,有打算上《百家讲坛》讲您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思想吗?

     

      傅佩荣:我在凤凰卫视讲《国学天空》和于丹风格不同,当然央视的《百家讲坛》我还是准备去讲,已经达成意向,主要是讲《孟子》前期,已经录制了一些。

     

      其实,我曾受邀到央视《百家讲坛》试讲了两集《易经》,后来开讲《论语》,原计划请于丹讲7集,我讲30集,每一集的题目都已定好,结果于丹的一播出轰动全国,人家说,你就不用讲了。

     

      于丹是比较随机的,几句话有所感动,就用生动的故事、比喻来加以阐述,随机地选择几段,一般人看起来喜欢,觉得有意思;我不是随机选择,而是做整体研究,等研究有了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再设法把它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对比一下就知道。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