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曲义工”自居的白先勇在昆曲方面又有大动作。四年前,他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昆曲和《牡丹亭》,现在我不仅到处抛头露面,而且还四处投钵化缘。只要能拉那些从没看过昆剧的年轻人进剧场,我什么都愿意干。”时隔四年,白先勇又兴致高昂地来到了上海,这一次,依然不是为了自己的书,而是为了他另一个耗费巨大心力的作品——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同样由他担任制作、集两岸文化精英打造的昆剧新版《玉簪记》。 “昆曲义工”白先勇 《玉簪记》的主演依然是《牡丹亭》中柳梦梅、杜丽娘的扮演者俞玖琳和沈丰英 由白先勇担任制作的昆剧新版《玉簪记》将于 《玉簪记》最能表现昆剧精深 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四年,之前一向“深居简出”的白先勇也几乎“抛头露脸”了四年。四年间,《牡丹亭》的演出足迹几乎遍及海内外,159场的演出场次可谓是昆剧演出史上的奇迹。而一手缔造了这个奇迹的白先勇,开始觉得应该做出更多新的东西来。 “挑选《玉簪记》,是因为它是昆剧生旦戏的代表,是最能表现昆剧表演精深之处的作品。尤其是岳美缇和华文漪的《玉簪记》,她们的每一个配合都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我敢说这是昆剧艺术的登峰造极。”作为明传奇的又一名作,高濂的《玉簪记》讲述了书生潘必正和道姑陈妙常冲破礼教世俗的爱情故事。白先勇对剧中“以琴传情、以诗传情”的文人情怀更是深为赏之:“这部戏非常雅,古代文人的琴棋书画都能在其中找到。” 由于《玉簪记》整出戏都以生旦的配合为主,演员的表演也成为这出昆剧经典的精华所在。为此,和白先勇相交多年的岳美缇和华文漪都被邀而来。坐在两位昆剧名家中间,白先勇笑得像个孩子:“我从小就是华迷和岳迷,她们能够来教这出戏,是给了我天大的面子。” 昆曲虽然“曲高”但要“和众” 《牡丹亭》的成功,让白先勇这位著名的“昆曲义工”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信心。四年后再度担任一部新剧的制作,白先勇依然坚持着让传统艺术和现代舞台呈现结合的想法。新版的《玉簪记》以《琴挑》、《问病》、《偷诗》、《秋江》4个传统折子戏为传承制作核心,增加了《投庵》、《催试》两折,共同构成了约两个半小时的完整新戏。 和《牡丹亭》一样,新版《玉簪记》的舞美、服装都是台湾的文化剧场界精英。而白先勇的想法就是,让《玉簪记》的制作朝极简、写意、时尚的方向更迈进一步,把昆曲美学推向更高一层抒情诗化的境界。整个戏的风格都以清雅的感觉为主,书法、绘画的线条美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董阳孜的书法及奚淞的绘画艺术,铺垫出一个舞台上淡雅有禅意的水墨世界。而王童的服装设计则运用最精致的手工苏绣,让服装更显文人化的风格。 白先勇昨天还流露出了一个文化人的忧思:“昆曲艺术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承,我们有很多艺术家身怀绝技,一身的宝,但他们中很多人都快退休了或者已经退休了。所以我现在特别着急,我要让他们把自己一生的心血传下去。让昆剧的工作继续下去,不光是因为我觉得不这样做太可惜,更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去这样做。”白先勇说,“我们对《玉簪记》的目标依然是要全球巡演,并把它推向全国各大校园,希望全国的大学生都能来看昆曲,培养大量的观众。昆曲虽然‘曲高’,但是我就是希望让它能够‘和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