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满语濒临消失 互联网能否拯救你?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10-1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满语消失原因何在

     

    满语的消失是全球语言大消亡的一部分,很多专家都预言,到本世纪末,在全球6800种语言中,将有一半会消亡。赵阿平教授痛心疾首地说,每一种濒危语言的湮灭,其所带走的是一种珍贵的人文遗产,这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赵阿平教授曾运用人类文化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对满语濒危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据她介绍,和其他语言一样,满语的濒危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语言的外部因素,如使用人口少、分布杂居、族际通婚、民族融合、社会分化、族群分化等;又有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表达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语言结构功能退化等;另外还有语言态度、语言趋同等因素。造成语言濒危的多方面因素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满族是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民族,具有开放性,对外来文化积极主动吸纳,尤其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十分崇尚。同时,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少数民族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需要尽快学习掌握先进的汉语文汉文化。清一代,满语、满文作为“国语”、“清文”通行全国,然而曾几何时,满族在不长的时间内,从满语单语进入到满汉双语,最后转用汉语。满语目前只有极少数中老年人懂得,青少年一代已失传;满族人对母语只有听的能力而说的能力很低,或没有说的能力。语言使用人口少表明这个语言的功能已严重衰退,正在走向或已处濒危。这是导致满语濒危的最主要因素。

     

    满族入关后,因满汉通婚而改变家庭成员的民族成分以及通用语言的影响,也加速了满族转用汉语。满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族成员,其中满汉通婚是重要渠道之一。此外,满族入关后通过改旗、抬旗、过继为嗣、汉人投充、编旗编佐领、抱养汉人儿童、三藩入旗等,使得大批汉族人进入满族,这也成为满汉融合、满族转用汉语的重要因素。

     

    1644年清军入关,大批满族陆续从东北三省进入内地,分散于汉族的居住区,满族入关前的相对聚居变为与汉族等各民族杂居。语言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使满汉语言的融合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主流是满族开始全面学习汉语文汉文化,在一段时间内满族使用满汉双语,并逐渐向使用单语汉语转化。至清朝末年,全国除黑龙江省少数地区的满族人还使用满语或满汉双语交流外,满族已全面转用汉语。

     

    有人曾举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生活的2万锡伯族人所讲的锡伯语为例,意图证明满语口语不会那么快地消亡。诚然,当代锡伯语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种满语的变体,锡伯语和满语的差异,远远小于汉语北京口音和东北口音之间的差距。但毕竟,“满语口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复存在将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满语请放慢逝去的脚步

     

    满学研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热点。目前世界上有23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满语,许多研究机构都在加大对满语的研究力度

     

    □我国的满族语言历史文化研究虽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满语翻译、整理和研究人员相对这项紧迫而浩大的工程而言十分匮乏。目前我们的专业人员不过百人,经费更是紧缺不足

     

    满族语言和文化遗产抢救是一项系统工程

     

    19833月,一块满汉双语的竖形木牌挂在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的院门前,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这是全国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的中心机构,首任所长是穆晔骏研究员。据赵阿平教授回忆,这第一块名牌设计的很大,甚至超过了党校的校牌,几年后才改成常见比较小些的长方形牌子。

     

    满语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刘景宪研究员是中国第一届满语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曾经向赵阿平讲述自己的母校——中央民族学院满语专业开设的缘由。那是在1959年,尼泊尔国王来访时,曾向周恩来总理咨询中国满语研究和教育的问题,而当时中国的现状是,只对满语资料库做了妥善的看守保管,却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整理研究。在周恩来总理的过问和安排下,次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便开始了满语相关专业的招生。1965年,中国有了第一届满语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现任所长赵阿平教授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她回忆说,自己开始学习满语是在1986年。当时她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不久,一直醉心于清史研究,看到哈尔滨市民委面向社会办了一个免费的满语班,便兴冲冲地报了名。这个班最初借用哈尔滨第十七中学的教室,后来又辗转了许多地方,学员最初有七八十人。经过努力学习,最终她成为坚持完成学业的三十个学员之一。1988年,赵阿平如愿所偿,走进了满语研究所,成为专业研究人员。

     

    满族文化遗产抢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制定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也需要加强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为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及时反映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促进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黑龙江满语研究所于1985年创办了《满语研究》学术期刊。它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专门研究满-通古斯语言文化学术期刊,文章作者既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也有深厚造诣的专业研究人员及初出茅庐的青年新秀,许多文章有所创新突破,填补了诸多研究空白是国际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交流的中心阵地。

     

    199911月,黑龙江满语研究所进驻黑龙江大学,并组建了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0年获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文化学)”硕士学位点,2005年开始招收培养满族语文与历史文化本科生;今年将开始招收博士生,培养方向是汉语言文化与北方民族语言文化关系。2001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研究生前来留学, 2005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研究生前来留学。它是黑龙江大学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是抢救调查、开发利用满族语言文化遗产及同语族语言文化遗产,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与制定决策参考。

     

    满学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研究热点

     

    不单单是在中国,满学研究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热点。目前世界上有23个国家的学者在研究满语,许多研究机构都在加大对满语的研究力度,《满德词典》、《满俄词典》、《满英词典》、《满日词典》和一些相关研究成果都已陆续在各国出版。尤其是日本文部省设立大型课题“环太平洋濒危语言抢救调查”,每年有专家到我国东北进行实地考察。韩国首尔大学也为此设立了5年课题。国外从20世纪末开始将满语文化研究列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专门培养高层次后继人才。赵阿平教授说,很多国外专家满文的写和说的水平之高令人吃惊,这给我们的满学研究增强了紧迫感。相比之下,我国的满族语言历史文化研究虽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满语翻译、整理和研究人员相对这项紧迫而浩大的工程而言十分匮乏。目前我们的专业人员不过百人,经费更是紧缺不足,作为国内重要研究基地的满语研究所也只有十人左右。

     

    今年9月初,黑龙江大学招收的202007级满文与历史文化专业本科生陆续到学校报到,这是中国满语研究最新鲜的血液。本届新生有7名男生,13名女生,高考成绩都在570分以上,按零表报考录取。在4年的时间内,他们将学习满语、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关系史等三十多门课程。目前,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课题研究人才队伍基本上建立起来。科研人员正采用现代化数码技术进行满语调查,并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珍贵的满语口语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准备建立满语文化的数据库。我们目前的抢救工作已为满语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搭建起了平台,奠定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满语消失很多清代史实记载将成为“天书”

     

    据介绍,在清代268年历史中,汇集了浩如烟海的满文档案史料。全国现存满文档案史料约二百多万件,如果要把这些珍贵史料翻译出来,需要100个人用一个世纪的时间。但目前从事满语书面语译成汉文的不到50人,而精通书面语的不到20人。如果满语消失,很多清代史实再也没有解密的机会。

     

    据最新消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将在200871523日在中国昆明举行。其中的“满-通古斯语言文化与人类学专题会议”,将就加速抢救发掘、研究利用满-通古斯诸族语言、文化珍贵遗产等议题作国际范围的交流,赵阿平教授将代表黑龙江大学满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担任该专题会议的主席。

     

    关键词

     

    满语

     

    公元1616年,一个“马背民族” ——女真族建立了清王朝,1644年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统治了中国长达260多年。满语,作为当时的“国语”,不仅记载、见证了清朝的历史,也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财富。满语是满族所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它是一种黏着语,语音上有不完全元音和谐现象,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如今,拥有1000万人口的满族,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位居第三大民族,但会说满语的人却已经不足百人。

     

    记者感言

     

    满语会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将传统语言的保护的思路拓得更宽,眼光放得更远。一项调查表明,2000年至2007年,世界上使用最多的10种语言在互联网上的使用频率增加了176.5%,而其他语言的使用频率增长幅度则达到了431.9%。于是,很多人寄希望于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加强小语种的保留及延续。“东北满族在线”、“淑尔罕满-锡伯语言文化传播中心”、“吉祥满族”等网站的访问量逐渐上升,栏目也日趋雅俗共赏和专业化,满语的教学也通过互联网得到了较从前更加广泛的传播。

     

    一种语言的消失不亚于一个生物物种的消亡。语言是人类无形的文明遗产,几乎每一种语言都积累、传承了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它们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们希望互联网时代能够为即将消失的满语的保护创造奇迹,这或许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应该努力让满文这种对人类文化有过贡献的文字尽可能长久地传承,不希望它像甲骨文、吐火罗文那样在我们面前成为仅仅存在于文献的“死”的语言。即使它消亡的命运真的在所难免,也要通过学术研究的薪火相传,避免满文成为将来无人破译的“密码”,让满族文字和东北地区早期历史以及清史研究不要断流。

     

    让满语放慢逝去的脚步,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