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独立书店:为城市留住人文气质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9-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经营十年、被视为“上海文化地标”的季风书园总店面临“关门危机”

     

        对季风书园而言,今年可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家被称为“上海文化地标”的民营书店,与地铁公司的十年租约即将到期。如果上调租金超过“季风”的盈利能力,位于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的总店将可能关闭。“季风”的去留引起广泛关注,一些热心读者因此专程赶到“季风”,向营业员了解情况。读书网站“豆瓣”上发起了“一起来捍卫陕西南路季风书店!”的活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500多名网友参与到此活动中,为让季风书园继续生存下去出谋划策。

     

        虽然租约还在商谈之中,最后结果要到年底才会有分晓,但人们还是希望“季风”能常驻繁华市中心,希望上海能有更多像“季风”一样具有人文气息的独立书店,希望上海的文化精神能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元。

     

    “季风”去留,爱书人的一桩心事

     

        书店往往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在北京,万圣书园和它的醒客咖啡成为著名的文化空间,而先锋书店则因其简洁独特的空间设计和执著的文化梦想成为南京的文化标志,厦门有“光合作用”,提到上海的书店,爱书人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季风书园,它的存在,提醒着上海文化品质的存在。

     

        创建于1997年的“季风”如今已拥有八家分店,而最早开设的位于陕西南路地铁站出口的总店,因为市中心的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有一种与上海这个城市匹配的精神气质,俨然成为“季风”的象征。

     

        “季风”一直以独特的“气场”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它的品质体现在人文定位上,占书籍总数30%的学术类图书一直是“主打产品”,走进宽敞明亮、总是回响着轻柔背景音乐的店堂,入口处醒目陈列的推荐图书几乎清一色是学术书籍、纯文学作品。此外,“季风”还定期举行文化沙龙,发布作家新作,推动出版学术书籍,雇用下岗工人,这些都显示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因此,尽管“季风”很少打折,也从来不搞促销,却依然在大书城、网络售书的重围中牢牢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繁华闹市里的文化绿洲。“去季风”成了很多爱书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在这里,你会不经意地看到江晓原、陈子善、孙甘露等沪上文化学人在熟门熟路地挑选购买书籍,也会看到有人因为找到别处买不到的书而情不自禁地惊喜。许多来自外地、甚至海外的文化人每到上海,“季风”是他们的必到之所。

     

        而对于普通读者,“季风”十年经营的人文情怀,其存在就代表着一种阅读的氛围,提醒着人们书籍的存在。评论家张闳曾如此形容“季风”总店:“这个寄生于地铁躯干之上的图书‘昆虫’,总是刺激着都市人群的精神之痒。它像是预先埋伏在那里,等待着来自地底的众生,随时准备给他们来一次‘精神’洗礼,作为升上更加光明的地面‘天堂’的预备工作。”

     

        像“季风”这样深具人文气质的独立书店,为大众阅读提供了更多富于个性和文化的元素。人们会缅怀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这样温情脉脉的小书店,喜爱台湾“诚品”这样的连锁人文书店,与它们象征的生活方式和营造的文化氛围不无关系。但现在,这样的书店却越来越难以负担日渐上升的成本,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视野。

     

        成本上涨、利润微薄,这不单单是“季风”的困境,书店的微利似乎注定了它无法在地价日益高涨的市中心生存,即使它在这里竖起了物质无法抵达的精神标杆。曾经在上海红火一时的“思考乐”虽然每年有近6000万元的销售额,但几家店面却要支付每年1000多万元的租金,远高于其10%的营业利润。而南京的先锋书店则将店址选在一个改造后的地下车库,只因租金较为低廉。

     

        “季风”的去或留,也许并不取决于顾客的态度,但“季风”的命运,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近期上海爱书人的一桩心事。

     

    人文书店生存堪忧

     

        记者调查发现,上海人文书店的生存状况的确堪忧。对一些尚在发展中的小型人文书店而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已经让经营者进退维谷。

     

        开在巨鹿路上的“渡口书店”已小有名气,在“豆瓣网”拥有人气不错的读书小组,定期举办读书会,每周五晚还有小组讨论,也算拥有了一批固定的读者,但书店经营者高路依旧十分忧虑,“买书的人太少”。这个从建筑行业转入图书行业的女孩时常感慨:“我就住在‘季风’旁边,逛书店是很平常的事,每到一个城市也喜欢到当地的书店逛逛。”但她的习惯却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书店营业现状令她对当初的决定产生了怀疑,“我可能太理想主义了”。

     

        同样是爱书的理想主义者开设的犀牛书店,在莘庄拥有200平方米的店面,网友评价这里“轻松找到全套的福柯、韦伯或者本雅明,成列的年代诗选和整面墙的‘上海译文’,喝着用意大利咖啡豆现磨的卡布奇诺,或者陈年的普洱”,虽然在读者群中广有好评,但是从去年国庆节开业,到宣告今年915日关门,才支撑了不到一年,连开一家“二楼书店”的愿望都没有达成。

     

        还有一些开在大学旁边的书店也境况颇危,复旦旁边的“左岸”已经关闭,华东师大附近的“大夏”书店,因为租金的原因,常常搬迁,令买书人无处寻觅。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由于书店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书市竞争日益残酷,许多追求人文主义理念的小众书店已经渐渐招架不住:杭州的江郎书店和三联书店已经倒闭,“枫林晚”也在去年撤出了闹市区;在成都,“卡夫卡”书店倒闭后,曾有多个试图延续“卡夫卡”血统的人文书店涌现出来,但最后都纷纷“凋谢”。

     

        这些大大小小独立书店的创办者,没有“季风”那样的机遇,毕竟,上世纪90年代独立书店还有发展生存空间,而如今,这些独立书店的店主们,全凭着对书籍的热爱艰苦经营着书店,却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如果一直亏损的话,也只能选择关闭了。”高路说。

     

        但悲观之后,我们还是能欣喜地看到,人文书店也并非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光合作用”的上海分店关闭了,但它今年在北京相继开了四家分店,并进驻杭州。根据相关报道,成都小书店的数目也在增长之中,浙江也有了民营书店的联盟。独立书店的经营者还需继续寻找文化理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为城市留下独特的人文气质。

     

        “许多国际大都市的市中心和繁华商业中心,都有大量的大书店存在。比如纽约,仅曼哈顿岛上就有14家平均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巴诺连锁书店,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家的‘戏剧书店’、‘广告书店’、‘艺术书店’。希望在上海市中心,也能保护扶持那些构成‘人文景观’的书店,让它们成为城市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久地存在。”有读者这样呼吁。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