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高校中有9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足20%。与此同时,上海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求,高校要主动“割爱”,取消那些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率太低的专业。 “难道高校中的所有专业都要按就业率做个排名,最后来个末位淘汰吗?就业率是评价专业设置的唯一指标吗?”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对此提出了疑问。他认为,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重在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在于培养高级人才,而基础学科部分专业往往并不直接和人才市场对接。若套用这个淘汰规则,历史、法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无疑是首当其冲,其结果是,高校人文基础缺失,专业设置越来越职业化。这位教授的观点是,专业是绝不能随市场一时好恶而随意设置或者淘汰的。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高校中几个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并非是大学教授们担心的那些传统基础学科,恰恰是前些年那些被冠以“热门”的专业。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十大学生最难就业的专业中,居第一的竟然是生物工程专业,其他难就业的专业还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新闻等等。 “热门”专业为何变“冷”,甚至还到了毕业生无人问津的地步?原因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一哄而上。一听到专业名称时髦,为了吸引考生,有的学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专业。据市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资料,2003年,上海仅有几所高校开办“工艺设计”专业,毕业生900余人;到了去年,开办“工艺设计”专业的学校达到了十几家,毕业生2100多人。原本保持稳定的就业市场,一下子多出一倍的学生,市场如何消化?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的专业如生物工程等,对于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传统优势的名校而言,依然是就业“热门”,只是落在了那些本不具备实力的高校内,才被打入了“冷门”。由此可见,盲目的专业“克隆”、盲目的专业扩张,导致大批学生未出校门,就被市场淘汰,而这部分盲目设置的专业确实也到了该淘汰的地步。 有高等教育专家指出,以市场为导向,淘汰部分就业率低的专业,已是大势所趋,这既是高等教育今后“高效节能”发展的需求,也是保障学生利益的实际举措。当然,淘汰低就业率专业,不能简单来个“末位淘汰”,还要考虑到保证传统基础专业生存发展。现在,首先可以“砍”掉的是那些既无师资保障、又没有市场需求的“克隆”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