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图书馆新馆阅览室一角。 2008年9月9日,对国家图书馆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天,是国家图书馆九十九岁华诞,同时,国图二期新馆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始运行接待读者。随着新馆开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已经一跃而为世界第三。 然而,这个日子的主题不仅仅是“喜庆”,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数字化的兴起,使传统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方式的广泛采用,使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受到极大挑战;读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也在碰撞中推动着中国图书馆加快角色转变的进程……目前,整个中国的图书馆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与重大变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家图书馆新馆投入运行,更加引人瞩目——是“新瓶旧酒”,还是“脱胎换骨”?国家图书馆此时的一举一动,无疑对业界都有着极强的暗示和榜样作用。 国家图书馆如果能抓住新馆开放这个契机,不但将使自身,甚至可能将中国图书馆业,乃至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层次。其受益者,将是全国的公众。 这是一次凤凰涅槃的机会。 “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向具有知识内涵、科技内涵的现代化服务方向发展;由以文献提供为主的一元服务向包括文化教育服务在内的多元服务拓展;由‘管理读者’向‘关怀读者’转变;由为公众服务,向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延伸——我们正在试图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适应图书馆发展潮流的新的服务体系。”显然,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国图新馆阅览室,高大的采光天窗使室内更加明亮,也使整个建筑更加节能。 “换骨”——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将高科技手段引入图书馆这个传统、‘古老’的信息服务行业,已是势在必行 如果说老馆的基调是以沉着与肃穆突出文化厚重感的话,新馆的风格则是用轻快和明丽体现时代的开放性。 新馆采用的是上下通透的中庭式设计,不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光线,也增强了置身其中的空间感。一层中庭最引人瞩目的,是文津阁《四库全书》。透过巨大的玻璃窗,与卷帙浩繁的古籍相伴,每一位读者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明的守望者。 与明快大气的建筑设计一样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新馆硬件设施的科技含量: ——无线网络覆盖整个馆区,读者可在馆内甚至是室外读者活动区获得最新网络资讯; ——引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无论读者身处何地,通过“智能架位系统”,读者都能精确地得知所查图书在哪个阅览室、哪座书架、哪个位置上。 ——新馆为读者准备了80部手持电子书阅读器,藉此,读者可通过馆内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下载阅读约19万种、38万册电子图书; ——新馆专设了视觉障碍人士服务区,视觉障碍人士可以获取与其他读者一样的数字信息资源; ——在图书馆常规工作时间,读者可以选择自助借还图书,全天24小时都可自助归还图书…… “目前,我们正在和歌华公司联系,近期有望在北京地区有线电视广播网开通专门的国图频道,观众通过家里的电视就能收看到国图举办的各种讲座和展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随后,他还向记者展示了国图新推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通过手机屏幕,读者可以获取国图动态、文化快递、书刊推荐以及资源检索等内容。 尽管以上这些科技服务在其他一些场合已经大显身手,但在图书馆领域,如此全面地应用,而且是一次性到位,仍然令记者有些吃惊。 “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们‘有钱’,而是基于我们对未来的思考。”陈力副馆长解释说,“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如果固守原有的形态,图书馆将被社会进步所淘汰。改善硬件条件,将高科技引入图书馆这个传统、‘古老’的信息服务行业中,已是势在必行。” “对于引领业界的国家图书馆来说,将眼光投向未来,尤其重要。”他强调说。 图书馆,不仅仅是过往人类知识文化的汇聚长河,同时也是人们步入未来世界的先导阶梯。国图新馆让记者对图书馆有了更新的认识。 “脱胎”——“藏用并重”、“以读者为中心”、多元教育、平等服务,公共服务观念的转变,愈发凸显人性关怀 新馆硬件条件的大幅改善,如同为国家图书馆“换骨”,但国家图书馆还面临新的挑战:“脱胎”——提升和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只有观念“脱胎”,才能赋予硬件“换骨”以实在的意义。 “过去,读者一进馆就受到我们的‘管理’,现在我们强调不要去‘看守’读者,而是为读者提供服务。这样的服务,应该是个性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詹福瑞馆长说。 服务理念的转变,体现在对图书“藏”与“用”的态度上。 在国图新馆一排排开放式书架面前,你一定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书海”的含义。在国图新馆,所有阅览室开放式书架架位总长度达16公里,有60万图书供选阅。“作为国家总书库,国图优先要考虑的,是文化的传承问题,保存文献是首要的任务。”陈力副馆长说,“现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兼顾保存和利用成为可能。当然,从‘以藏为主’转变为‘藏用并重’,归根到底,还是服务理念的更新在起决定性作用。” 在国图新馆,“资源”与“读者”角色重心正在悄然发生转换。 以往,图书馆资源是按不同介质分置的,比如,纸质图书和电子读物分属不同的阅览室。而在国图新馆,在同一阅览区域,读者可以同时翻阅纸质图书,利用电脑查阅数字化资源、收听收看音像资料。“其背后所体现的,是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转变。”陈力副馆长说。 在国图新馆,多种功能区的设置于划分,体现了对图书馆功能的重新定位。 国图新馆,除了宽敞明亮的读者阅览区外,在建设中,还专门辟出不同的空间——研究区、学术区、艺术区、休闲区和展览区、培训区。詹福瑞馆长说,“如今,图书馆越来越成为公众的场所。在与其他文化教育单位的边缘界限越来越淡化的情况下,我们重新对图书馆业务和服务定位。” 在所有的观念变革中,取消读者“身份”限制,是国图此次借新馆运行完成的最大一项改革。 陈力副馆长坦言,以前,对国家图书馆诟病最多的,就是借阅“门槛”问题。比如,原来,只有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或相应的行政级别才能借阅外文书。“新馆运行后,所有年满16岁的中外人士都可以到国图享受完全平等的服务。” 陈力副馆长解释说,原来设定读者身份限制的初衷,是担心国家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而造成浪费。比如,在社区图书馆就能获取的服务,如果要到国家图书馆来获得,就社会付出的实际成本来看,后者要远远高于前者。“但现在看来,通过对读者身份的限制来调控资源利用的想法,在观念上是有问题的。它违背了公共服务‘平等’的基本原则。国家图书馆的服务,要提供给所有需要它的人。未来,我们要力图通过设定特定的服务项目、提供特定的服务内容,用‘增值’服务来对读者进行分层,为所有读者提供更多的研究型服务。同时我们也期待我国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体系能尽早完善,与国图一道,分担大众阅读的服务需求。” 应当指出的是,国家图书馆的“换骨”与“脱胎”,并不起于新馆落成这一刻,此前已经经历了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只是,新馆落成为其提供了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同样,国家图书馆的“换骨”与“脱胎”,也不可能在新馆落成这一刻完成,甚至,这还只是开始,距离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 国家图书馆的“换骨”与“脱胎”,只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与变革过程的一个缩影。 我们期待,2008年9月9日,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国图新馆,开架阅览成为主流。60万册图书在总长度16公里的书架上供读者选阅。
国图新馆,为读者提供了数百台电脑,散在全馆各处,方便读者获取数字化资源。
国图新馆,随处可见的坐椅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
国图新馆,中庭式设计更增强了读者的空间感。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