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为了解全国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而进行的一项连续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该项目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继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之后,于2007年8月至2008年初进行的大型调研工程。 国民阅读调查是出版物市场调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调查,通过全面的读者调查,可以了解国民的阅读与购买兴趣、偏好、方式、需求、行为等基本状况和变动情况,分析、总结国民阅读与购买图书、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制订有关出版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出版单位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有针对性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营销等提供市场参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前四份报告推出后,在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调查内容包括国民对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络出版物等各类出版物的阅读时间、购买数量和金额;包括书刊等出版物购买渠道、阅读场所、阅读倾向的情况;包括家庭藏书情况;包括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杂志社和读者最喜爱的作者的情况;包括国民对版权认知,对盗版出版物的认识情况;也包括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使用情况等。 在保持该调查项目连续性的基础上,第五次调查问卷做了比较大的补充修改,除了增加电子书、手机报、动漫产品等新媒体方面的问项,还有动漫产品、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项。在调查思路、问项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尽可能地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以便与国外同类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同时还从本届开始,此项工程由原来的每两年进行一次,到现在每年进行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跨度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本次调查样本城市增加到56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从上届的8000个增加到20800个,将农村样本由原来的20%提高到25%。样本总量中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8700:6200:5900。另外,本次调查还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样本,少数民族地区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15.6%。调查于2007年8月启动,12月正式入户执行。经过调查执行、三级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工作,目前调查结果全面完成,于2008年7月正式发布。 二、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报纸是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 国民对各类媒体的阅读率显示了国民文化消费的总体趋势与基本结构。本次调查获得了新的国民四大类出版物阅读率调查数据。根据历史同比口径,以下数据为国民识字人口的阅读率数据。 报纸是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2005年未调查报纸阅读率)。 杂志阅读率为58.4%,排第二位,比2005年的47.9%提高了10.5%。 图书阅读率为48.8%,排第三位,比2005年的48.7%略有回升。 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17.1%。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国民报纸阅读率份额最高,期刊阅读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比2005年略有回升,显示了党和政府与社会各界近年来积极开展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已经初见成效。而网络阅读率则继续快速提高,呈现出新媒体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我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国民人均年阅读图书4.58本,平均家庭藏书量为76本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国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高,69.1%的被访者认为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18-29岁年轻人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 我国国民平均每人阅读图书4.58本,比2005年的人均4.5本增加0.08本。其中城镇人口平均每人读书6.68本,显著高于农业人口的平均每人3.51本。 我国国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76本。其中城镇人口家庭平均藏书105本,远远高于农村人口的48本。 (三)国民人均月阅读报纸约7.4份,通过购买获得报纸的比例为76%,报纸自费购买市场已经形成 2007年在我国识字人群总体中,每人每月平均阅读报纸约7.4份。识字人群报纸阅读情况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倾向。表现为:在我国识字者报纸阅读总体中,每月读20份以上报纸的读者比例最高,占24.5%;而不读报纸的人数比例达到39.9%。在报纸阅读人群中,通过自费购买方式获取报纸的达到72.6%。在所有渠道中,报纸读者通过报摊购买获得报纸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家庭订阅、借阅、单位订阅的途径获得。 (四)2007年国民人均月阅读杂志约1.7本,文化娱乐类杂志的阅读率最高,近七成国民可接受的杂志价格在6元以下 在我国识字人群总体中,平均每人每月阅读杂志约1.7本。每月平均读1-2本的读者比例最高,占21.1%;其次为每月读3~4本的读者,占识字总体的9.3%;每月读5本以上杂志的读者较少。我国城镇户口居民和农业户口居民在杂志阅读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城镇户口居民人均月阅读杂志约2.7本;农业户口居民人均每月阅读杂志约1.1本。 在不同类型杂志中,文化娱乐类杂志的阅读率最高,达到45.9%;其次是家居生活类杂志,阅读率达到39.7%;第三是文学艺术类杂志,阅读率为35.0%。财经管理类、学习辅导类、学术科技类和卡通漫画类阅读率偏低一些。近七成国民能接受的杂志价格在6元以下,只有1.1%的国民能接受杂志价格在20元以上。 (五)近两成有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 数据显示,在我国图书读者中,知道/听说过电子图书的人群占总体的47.4%。过去一年阅读过图书的人群中,19.3%的人口阅读过电子图书。其中男性中21.4%,显著高于女性中的16.3%。城镇人口中电子图书阅读率为24.8%,远远高于农业人口的14.7%。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选择比例高达79.7%。其次为下载阅读,占49.6%,这部分人群具有高学历、年龄较大、高收入等特征。 在我国报纸的读者中,有固定阅读手机报习惯的用户人口规模在251万人左右,占报纸总体读者的0.56%,占人口总体的比例为0.33%。在我国杂志的读者中,有固定阅读电子杂志习惯的人口规模在227万人左右。占杂志读者的0.77%,占人口总体的0.30%。 (六)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普及率为65%,已建成农家书屋地区对农家书屋平均使用频率达到人均年6.7次 调查显示,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普及率为65%。就城镇地区而言,报刊栏是普及率最高的公共文化设施,达50.1%,其次为公共图书馆,普及率为44.8%,而社区阅览室的普及率排第三,为28.7%。在使用频率方面,仍以阅报栏为最高,平均使用频率为13.3次/年,而社区阅览室的平均使用频率为6.9次/年,略高于公共图书馆的使用频率。 农家书屋工程是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于2007年初共同发起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项重大工程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和发展,农家书屋在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使用频率上看,已经建成农家书屋的地区,其平均使用频率为6.7次/年,与城镇公共文化设施中公共图书馆6.5次/年、社区阅览室6.9次/年的平均使用频率不相上下,可见在农村地区建立农家书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农村受访者对于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67.5%的农村受访者对农家书屋表示满意。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书报刊太少”或“环境不理想”。 (七)国民动漫产品接触率超过二成,动漫产业潜力逐现 本调查中的动漫产品包括“漫画书/漫画杂志/动画片/动漫影视/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等”。在调查对象中,26.1%的被访者接触过漫画等动漫作品。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和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出来。超过80%的动漫接触人群集中在18~39岁,年轻化倾向显著。 在动漫产品类型中,动画片/动漫影视的接触排名最高,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紧随其后。在多媒体时代,影视和游戏这类综合运用影、画、声、光等多种手段而成的、动态的、表现丰富的动漫作品更受青睐。与之相比,漫画书和动漫杂志等静态作品阅读人群比例较低。 (八)国民对版权的认知度超过七成,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的地区,民众的版权认知度越高 在2005年的调查中,我们首次将“国民版权知识基本状况”加入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1.3%的民众表示“听说过”版权这回事。与2006年60.6%的民众认知率相比,民众对于版权概念的认知度有大幅度提高。 从不同区域看,不同区域的民众对于版权概念的认知存在差异,经济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的地区,民众的版权认知度越高。 (九)国民盗版出版物购买率持续下降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国民的盗版出版物购买率为41.9%,与2005年的45.5%相比,再次下降。 从盗版出版物分类来看,盗版音像制品的购买率为最高,76.6%的盗版购买人群表示购买过音像制品,一般图书的购买率位居第二,有36.9%的人群购买过一般图书,而游戏软件和计算机软件的购买率则维持在6%左右,购买比例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