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6日关于中国数学家证明世界数学难题“法伯相交数猜想”的报道引起反响,人们在为中国数学家的成功之举感到欢欣的同时,也关心这两位青年数学家的个人情况。 有意思的是,其中之一的徐浩的成长经历很值得思考。 看了刘克峰和徐浩关于“法伯猜想”的证明,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数学家瓦开教授激动地说:这个证明简洁极了,漂亮极了!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更是为自己创建的数学中心能够在几年内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作出世界一流的成果感到兴奋和自豪。 能够在短短两年内把世界级数学难题证明得“漂亮极了”的中国学子,无疑应该是个天才! 然而,世界数学大师眼里的天才,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却是一个失败者。 2004年春,刘克峰策划了一次西湖青年数学家论坛,在这次论坛上,国内的不少青年数学才俊聆听了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以及十几位国内外一流青年数学家的报告。 活动结束后,许多数学爱好者在浙大的BBS“缥缈水云间”上发文章留言。一个署名为“土拨鼠”的3篇留言引起了浙大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教授的兴趣,“土拨鼠”在留言中对这次论坛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表述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以及自己在求学历程中的遭逢。留言思想敏锐,对数学的理解已达到一定的深度。 刘克峰深为这位青年学子对数学的挚爱所感动。经调查,刘克峰欣喜地发现,“土拨鼠”就是浙大数学系的硕士生徐浩。 徐浩,1978年出生,宁波人,1997年考上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由于对数学的偏爱,3年后转学数学系,2001年考上本校硕士生。 而2004年的徐浩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考博士落榜,工作尚无着落,他迷恋数学,却无法继续求学。人生的路向何处去?他感到迷茫。 “徐浩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刘克峰说,“在读硕士期间,他就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为外单位服务。如果他想就业、想赚钱非常容易,但他不愿去,他的目标是继续深造,一门心思想学数学,可是我们的体制却难以容纳这样的学生。” 爱才惜才的刘克峰为这位青年学子提供了一条彻底改变他人生的路:让他留在数学中心担任秘书,边工作边复习,第二年继续攻博。 2005年,徐浩考博时再度落榜。 2006年,徐浩第三次考博落榜。这次,徐浩表现得异常偏激,他在BBS上公开抨击现行考试制度,因此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博士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而刘克峰却在美国。他出国前曾专门交代中心副主任许洪伟教授,希望能破格录取徐浩。尽管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刘克峰和许洪伟努力说服有关领导将徐浩破格录取为自己的博士生。 刘克峰的另外两个学生也有着徐浩类似的遭逢。 硕士生李逸,宁波大学毕业,考刘克峰博士生时两门不及格。但他看了刘克峰的文章,并计算出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刘克峰意识到这个学生有悟性,是可造之材。于是刘克峰也把他留在身边当秘书,让他继续考。在此期间,李逸写了两篇有见地的论文,经刘克峰推荐发表了。但李逸在考博士时还是没考上,连破格录取都很困难,刘克峰只好将他推荐到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就凭着刘克峰的推荐信和他的两篇论文将他录取。 “我们的招生体制太死板。”刘克峰说,“我们的落榜生仅凭他的论文就被哈佛录取,我们的招生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这样的体制下,一些很有希望的学生有可能被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 王捷,喜欢数学到痴迷的程度,连女朋友都不顾,常几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结果女朋友离他而去。考博士两门不及格。刘克峰力主将他破格录取,因为他研究的方向与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一致,刘克峰就把他送到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学得非常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一位名家在谈学习时说:感兴趣就能学会,痴迷就能学好,发疯就能学精。徐浩、李逸都属于“发疯”一级的学者,过度的迷恋造成偏科,对他们不喜欢的课程,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忽略,结果在考试时某些课的成绩不理想,影响了录取。 刘克峰对这几个学生的评价是:他们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数学大师。 然而,“未来的数学大师”却差点被关在高校的大门之外! 对这类学生,刘克峰的办法是:因材施教。 新学年开学时,刘克峰找到了徐浩,鉴于徐浩在计算机方面的水平和他的数学能力,刘为他设定的是一个世界级的攻克目标:“法伯猜想”。国际上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曾为此猜想绞尽脑汁,但刘克峰对徐浩的能力很有信心。 “我从刘老师那里第一次听说‘法伯猜想’。”徐浩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刘老师说,‘法伯猜想’是借助计算机提出来的,刘老师建议我,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研究。这是一条别人没有从事过的新路,最后我们确实是通过计算机的帮助证明了这一难题的。” 两年时间,徐浩在刘克峰的指导下,向着这座数学高峰艰难地攀登,终于取得成功。 如果没有刘克峰,徐浩能有今天吗? 刘克峰说,“我已推荐他到哈佛做博士后。哈佛学成后,希望他能回来为国家效力。” 可以说,是刘克峰改变了徐浩的命运。我们的社会还有多少个徐浩?仅靠一个刘克峰怎么能改变得了他们的命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