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海派文化与上海方言”研讨会举行 呼吁保护上海方言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9-02-2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去南京路上吃饭,不说普通话就没法点菜,这算不算上海方言的窘境?昨天下午,一场围绕“海派文化与上海方言”的研讨会在文艺宾馆举行。专家在讨论中提出,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好好保护上海方言,用海纳百川的心态营造多元化的交流环境。

       

        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马莉莉说,今年新进剧院的演员中三分之二来自外地,唱戏要从矫正口音开始。沪语是沪剧的根,上海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不应后继无人。演员钱程提出建议,希望电视台、电台能像兄弟省市一样,在新闻频道开设附上字幕的方言新闻,每天设定固定的时段,为想学“上海闲话”的朋友打开一扇窗。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用自身经历举例,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载体,方言优雅、传神的表达是无可替代的,他表示会尽自己的力量,保护上海方言。

       

        “沪语拼音输入法”研发者、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等教育界人士呼吁,不要在校园内强制学生、教师使用普通话(课堂除外),给方言留出一片生存空间。《现代家庭》主编马尚龙看到了一大批“80后”“90后”有自觉维护上海方言的意识,提议要正确引导。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胡范铸设想,在青少年中开展沪语演讲比赛。电台主持淳子等作家也建议,用方言来写上海的故事。

       

        “海派文化与上海方言”研讨会由上海大学海派文化中心主办。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