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先生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后出版了《宁可史学论集》等多种专著,发表论文80多篇,在史学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史、敦煌学和隋唐五代史等学术领域都曾推出过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与会者指出:在历史理论方面,宁可先生对历史上的农民政权、历史发展的动力、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历史学科理论建设方面,宁可先生在《什么是历史科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等论著中,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内容、方法和原理等都做了详尽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宁可先生对古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古代人口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体制特征等重大问题都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在敦煌学方面,宁可先生的主要贡献是整理和研究敦煌写本社邑文书,主持完成了《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和一批相关论文。除社邑文书整理和研究之外,宁可先生还参与了“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英藏敦煌文献》、《敦煌学大辞典》等重大项目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编纂工作。在隋唐五代史方面,宁可先生主编了《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卷》,该书着重之处是土地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他还对唐代中央财政是否“南朝化”和农民的赋役负担与户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宁可先生还发表了三篇有关唐代农民战争的论文,指出从事农民战争研究,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丰富的资料,加以对比分析,从中选出可信的部分,才有可能达到研究目的。其《唐代宗初年的江南农民起义》,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廓清了有关这一问题的迷雾。 关于宁可先生的治学特点,与会者指出:由于宁可先生理论素养深厚,又重视对史料的搜集和辨析,因而其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意识。宁可先生思维敏锐,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其研究往往能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带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如其关于“亩产和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关于“中国古代社邑的研究”等,都是开风气之先的成果。二是重视基础性工作。宁可先生始终重视基础性研究,注重对史料的全面搜集和辨析。如他参与编纂和组织的《英藏敦煌文献》、《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等项目,都是事关敦煌学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三是学术视野开阔,善于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来解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如他有关中国古代人口和社邑的研究,都是体现其治学特点的经典之作。四是既重视微观实证,又注意理论阐发,将理论提升体现在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和概括当中。五 是既重视选题的理论意义,也重视其现实意义。宁可先生研究的重要问题,如地理环境、封建经济、农业劳动生产率等,都是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同时也都能加深读者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