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明清小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14-15日在江苏历史名城徐州召开。会议由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徐州工程学院主办,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承办、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来自全省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事业等单位的明清小说研究专家近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明清小说与地域文化、明清小说理论研究、明清小说其他相关研究以及古典文学名著的解读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一,总结明清小说名著的学术研究史,探索小说的阅读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研究指出新的路径。
徐州工程学院吴敢研究员针对当前《金瓶梅》研究的现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金瓶梅〉研究的悬案与论争》的报告,就《金瓶梅》研究中关于作品的文学地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成书年代、成书方式、作者、版本、评点、源流、文化等十个方面的悬案与论争分别进行了分析、梳理,全面总结了20世纪以来《金瓶梅》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这些悬案与论争既是过去金学的主体,也是未来金学的焦点,为金学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南京大学中文系苗怀明先生的《二十世纪〈水浒传〉文献研究述略》从重要文献资料的新发现、作品的校勘整理、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三个方面,按照时间顺序,对20世纪上半期直到九十年代以来的《水浒传》文献研究,进行了细心的爬梳。关于作品的阅读、研究方法,历来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容易出现分歧的地方。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卫全先生、运河师范学校冯子礼先生等,都在大会发言中对此进行了富有见解的阐发。
二,作家、作品的考证,是解读、研究作品的基础,也成为这次会议关注的焦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新林教授的《脂砚斋与〈红楼梦〉原作者》一文,根据对脂砚斋批语中有关信息的分析,论证脂砚斋的身份是江宁织造府中的书童,是《红楼梦》原作者的伴读,《红楼梦》原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陆林研究员在他的《金圣叹扶乩降神史实编年》文中,对金圣叹在明启七年、崇祯八年、九年、十年的扶乩降神活动进行了编年考订,材料详实,考据缜密,对研究杰出的批评家金圣叹及其批评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东南大学文学院乔光辉教授的《〈四时宜忌〉瞿佑作辨伪考》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究,证实《四时宜忌》实为辑录明代文人高濂《遵生八笺》而成,其著作权当属高濂。
其三,关于小说与地域文化的研究也有新的成果。
扬州大学文学院董国炎教授在《论武侠小说与运河流域的关系》的发言中,针对武侠文学起于幽并燕赵之传统印象,针对自然环境决定文学风貌的理论,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强调了社会经济文化及人口因素的决定作用,还以《三侠五义》《 施公案》等小说的传播为例,论证了运河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武侠小说发展、繁荣有密切关系。淮阴师范学院张强教授在《运河城市与明清通俗小说》文中,对小说的发展与运河的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运河作为中国经济活动的大动脉,不但为市民阶层的壮大创造了条件,而且成为明清通俗小说的重要摇篮。通俗小说创作上的繁荣既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息息相关,也与城市刻书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运河及城市给明清小说增添了新的表现内容,成就了明清小说的辉煌。
四,小说与戏曲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两者有着复杂的关系。 江苏教院冯保善编审的《论凌濛初〈乔合衫襟记〉传奇》,根据凌濛初创作该剧的缘起、动机,结合其《乔合衫襟记》传奇的残曲,论述了其对《玉簪记》在三个方面进行的具体改造,并从主题、关目的安排等方面,比较了《衫襟记》与《玉簪记》在内容及艺术上的高下,同时探讨了《衫襟记》散佚不传的若干原因。淮海工学院文学院伏涤修教授认为《红楼梦》虽对才子佳人创作模式提出了批评,但对《西厢记》剧作本身则是肯定和赞赏的。它继承了《西厢记》重情感反礼教的精神主旨,在语句、情节多有化用,在艺术上多有借鉴,因此《红楼梦》深得《西厢记》的思想精蕴。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文德先生《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及其戏曲考论》对明初李昌祺的中篇文言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及其据此小说改编的戏曲作品共6部进行了探究,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设计等论证了戏曲与小说的关系。不同时期、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思想、艺术上的传承与创新,都是专家们长期思考的问题。南京审计学院对外汉语系韩希明教授认为《阅微草堂笔记》与《庄子》有着颇多精神和气质上的相通,尤其《阅微草堂笔记》除了多处直接引用《庄子》以外,其话语方式大有其遗风。
五,从文化视角揭示作品的内涵,是这次与会者讨论最集中的问题。
文化视域的研究,拓展小说研究的边界。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兴勤教授在《王熙凤性格内蕴的文化解读》的发言中认为,《红楼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塑造了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化人物形象,并以《红楼梦》对王熙凤性格的复杂性、深刻性、独特性的成功塑造为例,对其性格内蕴进行了文化解读。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齐慧源女士在《从金瓶梅热拜干亲之风——看封建宗法制度下的明代社会特征》的发言中,通过分析西门庆拥有众多假亲戚的现象,及其反映出人们对拜干亲(结义)的热衷,不仅揭示了这种现象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在封建礼制的外衣掩盖下,所进行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病态特征,同时,还指出“拜干亲”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一种遗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小说《金瓶梅》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解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春彦认为,青楼小说《扬州梦》在女性意识的显现上,存在着两对矛盾:关爱与淡漠、自我的发扬与泯灭。徐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谭楚子将《金瓶梅》和《红楼梦》对比阅读,来解读作者的女性观,认为两部作品同为男性主义视角,在《红楼梦》里,女性实乃男性文人精神追求之理想寄托,《金瓶梅》无意识间客观上正在解构甚或颠覆着中国男权世界的部分空间。
江苏电视台副研究员黄强《从艳情小说管窥明代的内衣》,通过探究服饰文化的渠道,分析其反映出的民风民俗、社会等级观念。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尹丽丽女士的《唐代小说中的任侠风气》认为,唐代侠义小说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直接反映或间接再现当时的任侠风气。侠义小说通过描绘了侠客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侠义除恶、复仇报恩和逞技斗豪等任侠内容,并反映了唐代侠风的阶段性、地域性和兼容性等特征。
六,关于作家思想、小说批评理论等方面的探讨。
淮安市楚州区文化局刘怀玉副研究员的《吴承恩接受心学影响初探》认为,吴承恩的诗文和小说《西游记》中,无不体现着明代心学的影响。中国矿业大学高淮生在发言中指出,“兼美”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达的一个具有极其丰富意义的思想和审美理想,正如“意淫”一样,成为具有“内在意义开放性”的符号,这一符号(词)“所指”的任意性由于《红楼梦》这一文本的接受者的不断阐发而被充分地体现。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的管仁福、郝威的《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理论新探》,阐释了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的叙事评点中所表现的叙事结构理论,包括这结构预设的静态考察和“结构之技”的动态品赏两个方面,而贯穿其中的重要美学原则是“首尾大照应,中间大关锁”。这一美学原则的实现,不仅有作者“叙事作文,如此结构,可谓匠心”,而且还是一种“自然之文”的呈现。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王军明《也 说 秦 可 卿 的 出 身》 针对刘心武在《红楼梦揭秘》中提出秦可卿是一位废公主的观点, 提出质疑。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王增学教授《戏剧性:“三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认为,“三言”广泛汲取戏剧艺术的营养,丰富了自己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段,提高了艺术品位,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原载】 《江苏社联通讯》2008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