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哲学理论没有创新就要沦为“他人”的注脚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8-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本报讯 “到目前为止,哲学的范畴和概念体系仍然都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哲学?中国的哲学又如何表达?它存在的根基在哪里?”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塑造论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创新”学术讨论会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傅永军教授提出,“哲学理论如何创新”成为哲学界的普遍焦虑,这也成为与会40多位学者集体关注的话题。这次讨论会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成就进行概括与总结,推动中国哲学创新,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的。

     

      山东大学教授刘陆鹏认为,中国学界在1978年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比较而言,变化引人注目,但理论创新相对不足。30年来,我们不断地引进西方学者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尽管儒学在现代化创新中做了很多努力,但成效并不令人满意。“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张全新教授所提出的塑造论哲学体系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主体意识,具有了很大的意义。”据了解,塑造论哲学是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大学教授张全新提出并逐渐展开系统论述的一个全新哲学体系。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张全新陆续出版了《塑造论哲学导引》、《中西哲学方法史研究》、《现代物理学中的“实在”与“时间”问题——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及当代宇宙学的塑造论哲学审视》、《塑造论哲学之经济学哲学论证》、《塑造论哲学之政治学哲学论证》、《塑造论哲学之社会学哲学论证》、《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佛学的理论文本与佛教的符号行为》、《形成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逻辑哲学引论》、《系统方法概论》等约500万字的著作,希望融合东西方哲学源流,并关注当代人类命运,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创新。其哲学思想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一位学者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学科的言说方式,也即理论体系创新的问题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管是文论、史论,还是哲学的言说,西方多表现为理性文本,而中国传统为诗性文本。一直以来,我们以西方学术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及理论形态来衡量中国的文史哲理论传统,一度曾有例如“中国哲学合不合法”这样的争议。事实上,合不合法的关键在于标准的建立,如果国人丧失自己的理论传统,则只能沦为“他者”的注脚甚至传声筒。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