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召开了大型百科性通史词典《中国通史词典》的出版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沪上诸多科研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通史词典》的出版,就辞书编排体例、治学精神、网络时代的影响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上,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和词典主编之一、史学家沈起炜,以及词典执行主编之一、辞书编纂学家谈宗英首先讲述了词典的编纂情况。李伟国介绍了词典的两大特点,一是将年限拓展至1949年,使得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得到体现;二是变原来的按笔画编排的体例为按学科分类编排又附有条目索引的体例,在提供查检功能的同时满足阅读需求。谈宗英谈到了编纂过程中的三项要求,即“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考证精确”。沈起炜则希望出版社要积累资料,专家能够提供意见,以使这部词典能够不断修订,不断得到完善。 在此后的讨论中,与会学者对词典的编纂质量、学术水平,以及编纂过程中体现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认为,《中国通史词典》与两部著名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大辞典》相较,呈现出不同于《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少而详细、《中国历史大辞典》词条丰富而简单的编纂特点。《中国通史词典》介于两者之间,其详细程度对一般读者来说已经足够,而词条数目又非常丰富。 同时,实用性也是它的另一突出特点。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表示,这些年辞书出版的数目不少,而真正严谨、花费多年时间、由诸多老专家亲自撰写条目的仍然稀少,《中国通史词典》的出版不仅仅对于历史学习有助益,更重要的是其中体现的治学精神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潘君祥认为“考证精确”是辞书编纂的一条重要原则,他对老辈学人严肃认真的考证工作表示敬佩。 此外,一些学者还谈到了网络对于辞书编纂的影响。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提出了“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工具书或将来如何编纂工具书”的问题。他强调现时代的工具书必须具备可读性和权威性,在查阅功能之外,能以较成系统的知识引导读者阅读,能在如今海量但不免粗糙的信息中提供权威信息。他肯定了《中国通史词典》在“时间脉络下”能够提供“系统知识”,并具备权威性。 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冯绍霆也对网络传播优秀文化成果作了展望,认为“运用先进的技术,把我们的《中国通史词典》这样一些优秀的成果推上去”,对于传播传统文化来说是值得尝试的。 《中国通史词典》由著名史学家杨宽、方诗铭、程应镠、陈旭麓、沈起炜主编,组织了诸多历史学者撰稿,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全书编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多年方始完成,在介绍我国五千年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凝聚了大批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和研究心得,对于文化的传承、历史知识的普及、历史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