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纪念熊十力逝世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举行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2008-06-1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1968年5月23日,国学大师熊十力在上海去世。为纪念熊十力逝世40周年,“十力丛书”10种由上海书店出版。在日前举行的“纪念熊十力先生逝世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熊十力家人万承厚在感谢“十力丛书”顺利出版的同时也在担心,随着项目主持人之一王元化先生的离世,熊十力先生留下的其他书稿能否继续高质量地整理出版。早报记者 石剑峰

     

    “元化先生走了,丛书日后怎么办?”

     

    目前由上海书店整理出版的“十力丛书”包括《十力语要》、《新唯识论》等10种,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生前曾极力促成该丛书的出版,“没有王先生对丛书的大力关照,就不可能有现在大家看到的丛书。” 熊十力的儿媳万承厚向早报记者表示。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也表示,王元化先生生前对这套书非常重视,“任何细节他都关心,包括书设计成什么样子、字体字号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遗憾的是,王元化先生在丛书正式出版前辞世。“十力丛书”与王元化的密切关系在让熊家后人欣慰的同时,也令万承厚感到一点担心:“元化先生走了,丛书日后怎么办?以前我们家人对丛书整理、出版有什么样的要求,都会直接和王先生提,然后王先生再和出版社商量,现在王先生不在了,我不知道出版社能否像以前那样重视这一丛书。” 熊十力先生的著作当然远远不止目前出版的10本,出版社也表示完整呈现熊先生的著作将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也知道这类学术书不会给出版社带来太大经济效益,以前有王先生督促着,现在不知道出版社还会继续这个工程吗?”万承厚问道。

     

    熊十力在“文革”期间去世,这位国学大师的诸多手稿、著作在历次抄家中流散。等到“文革”结束,“家里人四处收集老人的资料,找遍上海政协、统战部,走访全国各地,最终留下的只剩下一点点,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据万承厚介绍,目前熊十力大部分手稿和资料均捐献给武汉大学收藏,“最好的归宿当然是复旦大学,但当年他们拒绝了。”

     

    20世纪中国学术成就被长期忽视”

     

    “西方学界谈起中国文化和学术,言必称孔子、孟子,对20世纪中国学术成就根本不了解,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灿烂的学术成就。”讨论会上复旦大学哲学系张汝伦教授说,“章太炎、熊十力等人的著作在海外很少有翻译,更无法为西方学者所了解、所重视。”目前,即便是熊十力这样一位重要的20世纪中国思想家,其著作在海外也只有日译本。

     

    华语学术著作的翻译一直困扰着中国学术界,当西学通过翻译大量介绍到国内时,中国学人的著作却很难进入海外学术界,特别是现当代中国学人的学术成就。令与会学者担忧的是,能翻译中国学术著作的海外汉学家越来越少,“以前这些海外汉学家的古文底子都还可以,但现在他们学习汉语也是从白话文开始,所以能理解、翻译中国学术著作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位学者说道。而张汝伦则表示,除了翻译问题,中国的学术著作特别是20世纪那些大家的学术成就为西方忽视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他们的研究本身有所忽视和偏差。比如对熊先生的研究,我们的定位首先就不对,国内学人把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所以人家对熊先生的兴趣不大。其实熊先生的一些认知和解释都涉及最基本的哲学。因为我们的研究还没有进入到这样的层面,所以西方人更加无法去理解熊先生的当代意义。又比如章太炎,国人自己都没怎么读懂,怎么让西方人接受。”

     

    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潘德荣教授认为,让西方学术界认识、理解中国学人的工作,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学自己花钱邀请中文比较好的外国学者来中国,和中国同仁一起做一些课题,通过这个过程慢慢让西方学者和学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同行的工作,“也可以在我们的资助下,挑一批书让他们慢慢翻译。”

     

    熊十力 1885-1968)

     

    原名继智,号子真,晚年号漆园老人,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著名哲学家。幼时在家随兄读书,14岁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黄州,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参谋。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全国解放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1968年因病在上海逝世。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家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