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论。杨俊在《“帝乡佛国”的灵魂——吴承恩晚年浙江之行与百回本〈西游记〉创作》中,认为,杭州、湖州、长兴等地民情风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给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创作滋养和灵感冲动,可以作为考定《西游记》作者的线索。
三、《西游记》情节和孙悟空的原型问题。关于《西游记》中“八十一难”的原型,宋殿兴在《〈西游记〉八十一难出于慈云寺五十三峰》中认为,河南巩县慈云寺的“五十三峰”,乃是《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发展而来,即是“八十一难”的原型。“五十三峰”也有与《西游记》相似的传说。齐慧源《淮泗神话传播、流变与〈西游记〉的创作》则主要是通过《西游记》第66回涉及淮泗地理景观以及流传神话进行对比联系,认为无论孙悟空形象,还是情节,受到了流传在淮泗地区无支祁神话传说的影响,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
四、《西游记》传播问题。德·巴雅尔图在《托忒蒙古文西游记》中,从传播的角度,介绍了蒙古文《西游记》创作动机、文本形式、插图内容和回末诗的特点,给《西游记》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五、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西游记》才是本体的研究。淮南师范学院朱玉先生在《论〈西游记〉的理趣美》中对《西游记》的诙谐有趣的特点进行了重新诠释,在《西游记》有的情节的背后蕴藏着调侃神圣、解构权威和嘲讽世态等思想,表现出小说一定的理性色彩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