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经太教授代表基地和学校对校外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介绍说,北京语言大学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以来,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窗口,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工作的出发点正是立足于这种特色,力求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作为首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基地,我们高度关注北京文化的研究,本次座谈将拓展和提升基地成员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拓思路。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姚安女士从首博新馆的建筑设计和展陈设置两个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新馆的民族化、国际化、信息化特征,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照片展示了首博新馆的风貌。姚馆长介绍说,新馆由中法两国的设计师联手设计,在建筑理念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统一,是当前全国最大的博物馆。展陈包括基本展陈、馆藏精品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围绕“北京文化”主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展示体系,其中,《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市建设篇》是北京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和馆藏精品展室是北京文化的补充和深化,临时展览是北京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姚馆长在会后还热情地对与会专家发出了邀请,并表示欢迎北京语言大学的师生们到首博参观。 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先生结合北京文化的历史特点,从北京文化的发展特征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北京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四大特征:第一,北京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北京这个城市变化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心性质的区域文化。第二,由于北京长期作为都城,帝王特征特别突出,主要体现在皇权思想、正统意识、绝对权威等方面。第三,北京文化是多地域、多民族的集成文化。第四,北京文化在结构上体现出多元性的文化层面。这些特征构成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 北京市文化局信息中心主任、《北京文博》主编陈晓苏女士在会上以自己的论文《北京区县地上文物的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的特点》为参照,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北京城八区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陈主任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梳理了北京地下、地上的文化遗存,为与会人员更加全面地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谭烈飞先生是地方志编纂领域的专家,他认为,“志”既属于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同时,又为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志书应本着实用性的原则,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出时代特点。目前的北京志详实记述了各个门类在北京地区发展的脉络、北京各个机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北京市的管理,包括市政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及社会生活管理的体制变化。他表示北京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愿意为首都文化研究基地提供资料性服务,也希望基地对北京志书的修订、出版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建平副主任指出,历史上的北京从边远重镇逐渐成为政治文化中心,这是北京文化非常显著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北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局面,表现出宝塔型结构的文化特色。上面是帝都文化,中间是士大夫文化,下面是市井文化,每一个层面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在对北京文化进行研究时,要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契合的精华部分。 当天,北京语言大学张维佳、李玲、郁有学、韩德民等几位教授也就北京文化研究和做客座谈会的嘉宾学者进行了交流。张维佳教授从北京话的历史形成和当代北京话的变异角度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并向马建农先生咨询了关于北京移民史研究著作的出版情况。李玲教授从文学本身的超越性品格角度阐释了中国现代京味文学和京派文学毫无帝王之气的原因。她说,帝王气派在文学里面更多地滋养了从容的东西,体现了抗拒商业文化的特点,这是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郁有学副教授结合首博姚馆长的介绍,谈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空”和“无”哲学风格的理解。韩德民教授从近年来文化观念的偏移、文化本体重心的转移层面,和与会专家一起探讨了如何借鉴文化的分离与融合的途径,保存传统民俗文化等问题。 座谈会上,校外的专家还向基地赠送了北京文化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使基地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目前北京文化研究的现状与重点,开拓了研究思路,增强了与校外专家的学术交流,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