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史学会、南京大学和海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门隆重举行。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教授、南京大学茅家琦教授及日本田中比吕志教授、加拿大雷博教授、荷兰多柯·艾斯玛教授等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张謇研究专家学者围绕“张謇与海门--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主题进行了研讨。 海门市常乐镇是张謇先生的出生地。1894年考中状元的张謇,为了实现他“救贫”、“塞漏”的抱负,在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家乡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20多个企业和370多所学校,其中在海门创办的“颐生酿造公司”,其生产的茵陈大曲酒在1906年获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中国第一块获世博会金奖的奖牌。他利用海滨盐荒、兴办盐垦公司,推广植棉,是全国的首创。创办南通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等,开全国风气之先。张謇先生“父实业,母教育”理念,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此前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功地举办过四届,其中前三届由南京大学主办,第四届由南通大学主办。本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张謇与海门:早期现代化思想与实践”, 共收到海内外的学术论文115篇。 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原校长、著名张謇研究专家章开沅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划时代的实业家--张謇》主旨报告,其中章开沅教授高兴地说,第五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啬翁家乡海门召开,不仅在于大家可以重访张謇故里,更在于这些年海门的张謇研究欣欣向荣,为张謇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显示出新的势头;陈吉余教授提出了张謇是划时代的实业家,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促进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尤其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江苏沿海各地滩涂开发有重大的示范作用,开创了中国近代垦牧第一滩。同时,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分组交流,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三厂华润大生集团(前大生三厂)、常乐张謇故里、东灶张公堤等与张謇有关的企业、遗址。 |